道德教育中教师“不做”的逻辑

作 者:

作者简介:
肖楠楠,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现阶段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往往要替学生选择做什么,替学生决定怎样去做,最后对其结果进行评判,一切都是教师一手包办。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反而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助长了道德教育中的形式主义作风。究其原因,教师什么都要教而且什么都要用理性的方法来教,这是一大误区。教育的逻辑、道德教育的逻辑、教师与学生的逻辑呼唤教师的“不做”,教师的“不做”应是不干扰、不干预、不破坏、不中断学生道德发展的身心发展规律,是积极的“不做”,而不是不作为,不行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7 期

字号:

      一、“做”得太多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普遍存在实效性差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极为复杂,但是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目前对道德教育本质、目标、原则、方法认识上有偏差。[1]将教育归属于操作的艺术,塑造得太多;无视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使道德教育既失去了目标,也失去了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而导致灌输太多;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把正面教育原则等同于真善美教育,而导致净化得太多;主动的肯定意义上的说教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而导致强制得太多。

      (一)将教育归属于操作的艺术——塑造得太多

      目前教育的最大的问题是要克服一个很严重的倾向,就是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操作的艺术,完全是人造的过程,按照人的设想去设计结果。我们动不动就标榜培养人、塑造人,这本身就是教师的自大化。真正的教育工作是一种合作的艺术。道德教育也是如此。这就是说,人不能制造发展。就像这里的鲜花,尽管我们的工作可以改变它的生长,甚至改变它的性能,但就它的发展来说,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在有些领域往往懂得尊重自然的力量,比如美术教育要选拔苗子,体育也要选拔苗子,唯独在我们普通教育里面我们最自大,主观认为只要是人就能被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塑造人、蔑视自然,这个想法恰恰是我们在构建教育理想方面存在的问题。既然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你乱来可能要坏事。在不需要施肥的时候你拼命施肥,在不需要浇水的时候你把水浇得很足,这只能阻碍它的发展。[2]塑造得太多是由于我们缺乏对德育的思考——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德育应遵循自然,将其看成是一门合作的艺术,需要教师做的是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予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空间。

      (二)无视学生的个体主体性——灌输得太多

      无视个体主体性是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典型表现为没有将有争议的问题、尖锐的社会矛盾、敏感的价值问题以及教师个人真实的想法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现行品德教育方法上不尊重受教育者的要求,剥夺其自主选择和解决问题的权利,强制学生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完全忽视了品德教育的个性化特点,这恐怕就是现行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教育者应该反思,盲目地简单地从社会的立场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让他们按照社会和成人设计的路线走,仍然只会事倍功半,只能是灌输而已。[3]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限制和束缚,个性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主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害怕问题和回避矛盾,缺乏责任感和主动参与能力,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道德教育应以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确立为目标,拒斥强制、灌输和惩罚,实现向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转向,进而使整个教育获得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品性与意蕴。[4]

      (三)过度纠偏——“净化”得太多

      当前教育者片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把正面教育原则等同于真善美教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过度纠偏。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努力使教育“无菌化”,积极排斥假丑恶,消极回避假丑恶,另一方面又漠视校园内的假丑恶,消极对待社会假丑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人们总是企图在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中教育学生,理由是学生缺乏免疫力,是为了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但问题是,既然学生缺乏判别是非的能力,那么不应该用教育来促进这种能力的发展吗?如果离开了社会问题和矛盾,学生总是接受那些“永远正确”的思想观念,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很好地发展吗?回避社会矛盾和问题,掩盖社会生活中假丑恶等阴暗面,它就割断了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5]在与生活世界缺乏联系的道德教育中,由于过度地纠偏导致对道德教育环境过度地“净化”,真善美教育也变成了灌输,灌输的结果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抵抗,同时学生也缺乏辨别善恶假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压缩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四)将道德教育误解为积极的行为——强制得太多

      在以往的道德教育中,我们所采取的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是说教,其原因在于我们总是从肯定的意义上发布人应该如何的道德命令,总将道德教育看作是积极的行为。通过说教的道德教育强制人们去服从。我们是否想过道德教育的宗旨是什么呢?其宗旨应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道德选择——何种行动具有道德意义,何种品质在道德上是好的。通过提供道德选择的机会,让受教育者通过最大限度开发自己的潜能、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来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不是教师发布道德命令、学生执行的活动过程,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放手,给学生辨别、选择、行动的空间,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说教的手段向学生发布并强制其履行道德命令。

      二、什么都要“做”的误区

      现阶段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往往要替学生选择做什么,替学生决定怎样去做,最后对其结果进行评判,一切都是教师一手包办。在这些事情中,有些是教师应该参与的,有些则不尽然。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反而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如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引发了过度教育、不当的教育等问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助长了道德教育中的形式主义作风。

      教师什么都要做,什么都要管是有其渊源的。教育界有两个经常出现的错误观点。第一个观点是:每当学生出现什么问题或者遇到什么问题,我们的教师往往会说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处理,好像什么都需要教,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解决。第二个观点是:不管什么内容,我们都要教,而且所使用的都是理性的方法。[6]以上两个错误的观点在教师队伍中很盛行,已是约定俗成的规约。但是,第一个观点是不成立的。由于对以下三方面的认识不到位给这个观点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首先,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不到位。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具有特殊性,不管是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有一些东西是不需要教的,如人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不能言传只能意会的技能,无师自通的东西。其次,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不到位。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除了不用教无师自通的东西之外,还有些东西是需要通过教来获得的。最后,对教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其作用是有限的。学校教育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和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石,埋下伏笔而已。学生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教是为了促进学,教是学的催化剂。第二个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该观点之所以会如此盛行是因为用理性的方法教即讲道理的方法易于掌握,有一定的程序可供教师参考,新老师容易掌握,老教师用得顺手,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教师,这些也形成了习惯。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什么东西都要用理性的方法来教,什么东西都要用说理的方法来教肯定是行不通的,在情感目标方面用理性的方法反而会起反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