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基于“空间”之维的理论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梅新林,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杭州 310014

原文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当21世纪之初文学地理学渐成“显学”之际,由文学地理研究实践引发的学理思考,到文学地理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体系建设,尤其迫切需要在相对滞后的理论建构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本文基于文学地理学的内在需要与学理逻辑,重点借鉴和重释杰弗里·马丁所归纳的地理学的三个核心问题与弗朗科·莫雷蒂所提炼的文学地图的双重空间概念,然后重构为“版图复原”、“场景还原”、“精神探原”的“三原”理论,作为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的三大支柱,并以此为重建新的“空间阐释学”谱系提供理论支持与启示,同时藉此对影响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的若干关键问题作了新的反思和辨析。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空间与时间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双重维度,也是历代哲人反复思考和探讨的焦点论题。然而长期以来基于传统线性思维的惯性作用,由时空之间相互挤压与交融的结果而呈现为时间主导、空间萎缩的非均衡状态,直至20世纪70年代之后“空间转向”的发生以及“空间批评”的兴起,传统时空观念与理论终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转型,并由此汇聚成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空间阐释学”体系,其中以文学空间研究为中心的文学地理学在日趋多元化的学术格局中异峰突起,同样具有矫正传统线型思维与拓展新的文学空间的双重意义。然而站在21世纪新的学术起点上,由文学地理研究实践引发的学理思考,到文学地理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体系建设,尤其迫切需要在相对滞后的理论创新引领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回应和重新思考地理学的三个核心问题——“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意味着什么?”,同时借鉴和重释美国斯坦福大学弗朗科·莫雷蒂教授《欧洲小说地图集,1800-1900年》①中的“空间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空间”的重要概念,然后重构为“版图复原”、“场景还原”、“精神探原”的“三原”理论,作为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的三大支柱,以此促进契合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内在需要与学理逻辑的理论建构。

      一、“三原”理论建构的学理逻辑

      文学地理学作为融合“地理学”与“文学”而成的新兴交叉学科,一方面在以地理空间为研究中心上是与其母体学科——地理学一脉相承的。换言之,文学地理学同样需要重点关注和回答地理学的三个核心问题是:“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意味着什么?”。另一方面,由“文学”与“地理学”融合为文学地理学,这就决定了其研究对象并非一般的地理空间,而是具有特定内涵与外延的文学地理空间。具体而言,即是“空间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空间”的内外互动与交融。所以,文学地理学基于文学地理空间之维的“三原”理论建构,需要同时从文学地理学的两个母体学科吸取学术成果,而走向对文学地理学本原意义的学理思考和探索。

      1.三个核心问题

      根据美国著名地理学家杰弗里·马丁所著《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中的提炼和归纳,地理学所要关注和回答的三个核心问题是:“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意味着什么?”其中“它在哪里”是地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马丁认为,如果地理学不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即使是对我们世界最清晰的描述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古希腊学者首先创立了一套以赤道和两极为基础,划分经度、纬度,并以此构成的网格作为在地球上定位的理论。而后随着关于地球表面知识的不断积累,多种多样的相对位置被定义出来。研究与位置相关的问题,是地理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代表了一种最基本的思维过程。比如人类如何观察并描述占据一定地表空间的各种事物?在地球上发生的如此众多的现象中,人类如何决定哪些现象值得观察?再如,抽象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概念与语言、感知、意象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马丁紧密围绕地理学研究中的思维过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了重点论述。“它意味着什么”则旨在探索和阐释地理学的意义世界。马丁认为,从地理学思想的最早记载至今的几千年中,一些有识之士通过很多不同的方法来证明他们在世界中观察到的秩序。验证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拟人神的专治统治、受到法则授权的单一神的统治,以及各种因果关系,直到抽象的数学规律,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但这些并不是持续的日趋成熟的各个发展阶段,因为这些解释同时存在于古希腊哲学和当代世界中。②

      “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意味着什么”,同样也是文学地理学研究所不能回避的三个核心问题。首先提出“它在哪里?”意味着地理学的首要问题是空间定位,最后归结于“它意味着什么?”表明地理学的终极指向是意义追问,而处于中间的“它是什么样的?”代表了从空间定位走向意义追问的思维过程与结果,也是连接和贯通两者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在此三个核心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彼此不可或缺、相辅相成而又依次递进。文学地理学不仅可以从中获取启示意义,而且应该对此作出文学性的回答。

      2.“双层”文学空间

      毫无疑问,从地理学到人文地理学再到文学地理学——三者都聚焦于“空间”之维这一中心,但彼此无论在内涵与形式还是回答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斯坦福大学弗朗科·莫雷蒂教授在《欧洲小说地图集,1800-1900年》中提出的“空间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空间”的重要概念,可以为回应和解答以上问题提供新的视境和启示:

      文学地理包含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它是“文学中的空间”研究,又或者是“空间中的文学”研究。在第一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种虚构的东西:巴尔扎克想象中的巴黎、非洲的殖民恋情、奥斯汀对英国的重构等;第二种情况,它是真实的历史空间:维多利亚时代大不列颠的省级图书馆,或者是《唐·吉诃德》或《布登勃洛克家族》在欧洲的传播。以上两种空间可能偶尔有趣地重叠,但他们本质上是不同的。③

      莫雷蒂关于“空间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空间”的区分与界定,比较科学而有效地回答了“文学地理学”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的双重属性及其内在逻辑关系问题。据此,笔者进而提炼为文学地理学的“外层空间”与“内层空间”的“双层空间”概念,分别与“空间中的文学”、“文学中的空间”相对应。两者由外而内,内外结合,一同构成了完整的立体的文学地理空间。

      3.“三原”理论建构

      根据文学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与特点,以马丁提出的地理学的三大核心问题——“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意味着什么”为导向,同时借鉴莫莱蒂的“空间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空间”的重要概念而提出文学地理学的“外层空间”与“内层空间”的“双层空间”论,由此耦合和重构为“版图复原”、“场景还原”与“精神探原”的“三原”论,作为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的三大支柱。与先前笔者曾经提出的“二原”论④相比,“三原”论不是增加“精神探原”之一“原”而已,而是意味着对文学地理学理论的整体重构,其内在的学理逻辑关系如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