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2-0040-04 在中国传统的人性理论中,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对人性的一种基本假设,性善论有其积极与合理的一面。它充分肯定了人自身拥有的善良品质,人可以向高尚的道德人格、崇高的人生境界发展的可塑性,从而有利于人们理想人格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人们在人际关系中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进而促进人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但另一方面,由于性善论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在现实中容易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我们又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一、性善论的理论局限 (一)具有先验性而缺乏经验性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这种“从‘人之初’来探讨‘性本如何’的方式是先验的,‘人之初’即人的先天性、与生俱来的品性”[1]。人的各种良善的道德品质是通过其后天的不断习染和自我努力所获得的,孟子本人也非常重视人在后天的道德修养,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养浩然之气”,通过人内在的自省努力和持续的道德修养,达到“尽性、知性、知天”的境界,从而提升人先验的人性。如果我们将后天所养成的行为品质、行为倾向性转换为人先天固有的本性,无论是固有的善,还是固有的恶,都无异于是在用后天的颜料给先天的人性涂画色彩。我们不能把后天所习染的影响强加到先验的人性上,把人性视为善的或恶的。这相当于把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混淆了,不仅在逻辑上行不通,在现实中更是无法得到验证。 (二)具有空想性而缺乏现实性 性善论将人性归结为人的道德性,认为人性本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信心,有助于促进人们对理想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追求,但现实情况是,人自身有很大的局限性,人性的表现往往不那么完美,甚至有很多“灭绝人性”的事例。我们确信现实中确有一些“道德人”的存在,但相比这种“道德人”的存在,社会中亦有大量的“不道德的人”的存在。因此我们不能忽略这个现实,用一种善意的空想,将所有人都想象成为道德性的存在。人性有其内在的固有缺陷,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不能用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想象忽视现实中人性的弱点与局限。空想的人性往往与现实的、历史的人性表现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现实中的人性表现。 (三)具有片面性而缺乏全面性 正如西方谚语所说的,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不仅有利他性的一面,也有自私性的一面;不仅有同情弱者的一面,也有嫉妒他人的一面;不仅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不仅有维持正义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的一面……性善论仅仅意识到了人“天使”的一面,忽略了人“魔鬼”的一面;认识到人向善的可能,忽视了人向恶的可能。我们现实的人性往往是利他与自私、懦弱与勇敢、正义与妥协的混合体。因此,性善论缺少辩证的、全面的逻辑论证,是以片面代替全面、以部分代替整体,缺乏对人性全面的、完整的反省。 二、性善论的现实消极影响 性善论在现实当中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忏悔意识、超越意识、规范意识以及对权力约束意识的缺乏。 (一)导致人们忏悔意识的欠缺和盲目乐观的危险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论的主流体认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它容易使人忽视人性的另一面,即人性幽暗意识(张灏语)的一面。个体仅意识到自己作为善的、“天使”的一面,却忽视了自己恶的、“魔鬼”的一面,认为自己就是从善的基因发展而来。我们讲“慎独”,讲究自我的主观修为,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但是缺乏对人性的根本反思,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这是一种自恋式的乐观主义。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人生来是有原罪的,人需要时刻反省自己是不是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因为最后有上帝的审判在等着他们,心里带有一种罪恶感,由此便产生了他们的忏悔意识。由于我们缺乏对人性的罪恶和堕落的深刻反思,对人性的幽暗面正视不够,便造成了个体忏悔意识的欠缺。 (二)导致人们超越意识的缺乏和局限于当前的危险 由于对人性的乐观态度,认为通过德性的修养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造成了个体局限于自我的此岸世界,从而缺乏一种对彼岸世界的叩问精神,个体无法体会到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的张力,无法通过彼岸世界的“他救”来提升自我。个体的自我意识局限于当前,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超越精神,缺乏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这恰好和西方基督教所认为的人性本恶不同,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上帝这种超验性的存在才能实现自我的“救赎”,为了将来得到这个“终究救赎”,个体必须不断超越于此岸世界,向着彼岸世界靠近,向着上帝靠近,争做其选民,这就培养了西方人一种超越此岸世界通向彼岸世界的超越意识。 (三)导致人们规范意识的薄弱和去道德化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