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社会学中的新马克思主义  

——S.鲍尔斯和H.吉丁斯的对应理论及其转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贺晓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不是单纯的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过程;而学校生产劳动力也不是单纯的技术过程,同样是一种社会过程。这两种社会过程反映出的社会关系,可以也必须用来做个对比,才能深度理解学校教育。对应理论,是鲍尔斯和吉丁斯将生产过程的社会关系与教育制度的社会关系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一个用以解释说明学校教育何以如此的理论。这一理论,始终试图论证的是教育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以及教育改革必须依靠社会制度改革的先行。它第一次展现了社会再生产的学术视角,关注到了潜在课程,也为冲突、文化的研究打下了基石,对教育理论和研究影响深远。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4 期

字号:

      一、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

      论述教育社会学中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绕不过鲍尔斯(S.Bowles)和吉丁斯(H.Gintis)①以及他们的代表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以下简称《学校》)。这已成为了学术界的共识。西方有学者称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1970年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主要就是在与鲍尔斯和吉丁斯两人对话②。波士顿大学社会学系斯沃茨(D.L.Swartz)也发表文章肯定《学校》一书的历史地位,认为是二战以后教育社会学领域一部堪称“古典”的大作,它第一次展现了社会再生产的学术视角,对美国的教育理论和研究影响深远:“没有鲍尔斯和吉丁斯,我们现在有关学校教育之经济、文化、政治各个方面的知识就不成其为可能”③。

      《学校》初版于1976年,是鲍尔斯和吉丁斯两人的联名之作。但早在1971年,鲍尔斯就曾发表过一篇单独署名的论文,其实已经为此书打下了基调。论文名为《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以下简称“教育”),其主要思想后来都在《学校》中得到进一步阐发。鲍尔斯的这篇论文,被看做是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起点。鲍尔斯后来又拉上同事吉丁斯,合著《学校》,两人因此也被视为教育社会学中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不过颇有意思的一点是,鲍尔斯和吉丁斯并非社会学家而是经济学家。20世纪70年代当时,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按道理,从他们的专业角度展开的教育分析,理应被称为“教育经济学”而不是“教育社会学”。他们也确实是从劳动分工这样的经济学概念切入学校教育问题分析的。然而《学校》一书,一直是被列为教育社会学经典来阅读的,几乎没有人把它追捧为教育经济学的名著。对比一下教育经济学经典的舒尔茨《人力资本论》就可以看出,即便同样用了经济学专业概念来解释、分析,带着强烈批判色彩和社会改革取向的教育经济学左翼人士及其研究成果,更容易被划入教育社会学而非教育经济学的范畴。换言之,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大多激进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偏好保守。“教育”一文,最先刊载在《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nomics)1971年第3期上,刊物名称就带了“激进”二字,十分贴近文章的精神。

      鲍尔斯的这篇文章开宗明义,首先批驳了教育能够促进社会平等的盲目乐观主义,相反他指出,学校乃是一种与不平等紧密相连的制度。通过这篇文章,鲍尔斯试图论证:

      (1)在美国,学校并不是作为追求平等的一部分,而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雇主对有纪律、有技能的劳动力的需要,为了提供一种控制社会的途径以利于政治上的稳定而发展起来的;(2)随着有技能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在经济上的地位日趋重要,学校制度中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在一代一代地再生产,原阶级结构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3)美国的学校制度充满了阶级不平等现象,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这些不平等现象并没有显示出有多少减少的迹象;(4)不平等的教育是植根于使之合法化并使之再生的那种阶级结构之中的。因而,教育上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可以看做是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网状组织的一部分,而且只要资本主义存在一天,它们就有可能存在一天。④

      鲍尔斯的论点很清楚,以上四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学校教育生产、再生产着不平等。但不平等的生产再生产,也并非学校教育随心所欲,而必然是社会制度分层与分工的反映。资本主义以其不平等的阶级结构为其根本特色,差序性的政治权力分配以及维持,对学校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学校则扮演“应声虫”角色。

      鲍尔斯在文章中对学校教育的“应声虫”特点进行了一些经验性论证。最后他指出,不向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挑战的任何教育改革注定都不会成功,因为它触及不到根本,只能停留在表面做文章。教育不平等其实扎根于经济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只要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改变,教育不平等就不会被消灭。

      二、对应理论: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鲍尔斯试图改变世界,他又拉上了志同道合的吉丁斯,将“教育”一文的思想以《学校》这一专著形式,做了更为细致具体的论证、阐述和提升。《学校》一书具体通过展开对三大主题——人的发展、不平等以及社会变革的讨论,来回应、批驳并尝试超越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进步主义(杜威为代表)、功能主义(帕森斯为代表)、人力资本理论(贝克、舒尔茨为代表)的三个主要思想局限:一是自由主义改革思想,把教育看做是推动经济平等的主要动力;二是试图用个人认知能力比如IQ来解释经济不平等,而忽视了阶级的要素;三是把问题的症结归咎于学校而看不到经济体制当中的劳动的社会关系问题。《学校》的最大亮点在于,书中明确提出了对应理论⑤。对应理论,始终试图论证的是教育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以及教育改革必须依靠社会制度改革的先行。

      鲍尔斯和吉丁斯认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不是单纯的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过程;而学校生产工人(劳动力)也不是单纯的技术过程,同样是一种社会过程。这两种社会过程反映出的社会关系,可以也必须用来做个对比,才能深度理解学校教育。所谓的对应理论,是鲍尔斯和吉丁斯将生产过程的社会关系与教育制度的社会关系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一个用以解释说明学校教育何以如此的理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