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学术史与“话语体系”创新

——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及其典型案例考察

作 者:
叶坦 

作者简介:
叶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邮箱:yetan@cass.org.cn。

原文出处:
经济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本文为笔者研究中国经济学术史系列实证考察的典型案例之一。研究从“重写学术史”的学术潮流入手,阐论经济学术史探索与“话语体系”创新的关联,分析进行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已经具备的五大关键性基础。进而,实证考察典型案例《中国经济学史纲》五个方面的学术特色与学理价值,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探索中引航导向的重要贡献。最后,将历史视镜拉得更远些,从两个视角追溯中国源远流长的“经世济民”之学,及其汇聚成为“话语体系”充足养分的史实。希冀依循中国经济学术史脉络,勾勒出一条探索和丰富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可能路径。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在缩小,学术上强调与西方“接轨”的同时,也能够看到“西方中心论”和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不断受到各种挑战。有关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以及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创新等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实际上,这样的学术趋向并非骤然而至,而是有其累积经过和发展历程。上述挑战不但可以追寻到更早,而且不限于经济学界域,也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学界。大家可能记得,早在20世纪前期,德国人斯宾格勒(O.Spengler)先后付梓的两卷本名著《西方的没落》(Der Untergang des Abendlandes)就产生着强烈而持久的震撼。上世纪后期,美国人柯文(Paul A.Cohen)试图“在中国发现历史”,提出所谓“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ed approach,也译成“中国中心取向”)。①无独有偶,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的《中国方法》,在方法论上倡导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方法的中国学”,同样振聋发聩影响深远。②我国学者的努力并非仅限于学术视点变迁或理论方法鼎新,而是要追求更深层面的拓进,反思、刷新乃至改写或重写学术史,聚成国人的宏大学术抱负。如“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倡导“重写学术史”,成为伴随出土资料新出、文献释读新解以及科研手段提升之后要求创新学术史的典型标志。近期,美国汉学家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的《重写中国古代文献》中译本面世,也是基于“郭店简”和“上博简”的发现与整理。他要重写的不仅是学术史本身,甚至连构成学术史基本要素的“文献”都要被“重写”。③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刊出了重写文学史、哲学史、翻译史等方面的著述,还召开“重写学术史”的专题研讨会或刊物开辟专栏。更值得关注的是,在“重写”的学术潮流中,我国学者不仅注重“重写”与“话语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将“重写学术史”同中国“学科范式”创新紧密相连,如《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重写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等书问世。④这些固然同“后现代”思潮不无关系,但联系“话语体系”或“学科范式”创新的学术价值不容小觑。那么,经济学领域如何呢?

       二、经济学术史探索与“话语体系”创新

       如上所述,我国学界有关学术史的“重写”(rewrite)潮流既是质疑“西方中心论”趋向的延续与深化,也是新的研究资料发现和科研手段革新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学术研究体系化进步的重要体现。“重写”无疑是“创新”,而不是修修补补。“重写学术史”同“话语体系”、“学科范式”创新相辅相成,标志着中国学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也是有积累、有实力、有自信的学术倡导与科研实践的凸显表征,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奠定了基础。在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如何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本国的实践和发展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开放的新概念、新范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成为诸学科学者的共同使命。

       “重写学术史”是学术和文化繁荣的体现,其基础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强盛。众所周知,经济是基础,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肇端于经济,而经济的活力会促发学术的繁荣。在我国其他学科强调“重写学术史”的时候,经济学家、经济史家更是任重道远。前些年,笔者认识到我国经济学的跨世纪发展与深进的前提和基础,离不开梳理、总结和分析、研究学术史,因为令人信服的研究结论往往不能限于一般性实践总结和理论本身的推理或演绎,还要求以大量实证研究的坚实成果来佐证或检验,更需要通过学术史的系统考察来总结、提炼和完善。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发展,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学术史应当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这不啻为丰富和发展经济史学以及理论经济学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创新之路。所谓“话语体系”,必经长期学术发展历程的积淀抽象才能逐步凝聚形成,非一朝一夕的“建构”可以成就。

       诚然,迄今有关经济学的学术史研究还比较薄弱,中国经济学术史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十几年来,笔者在中国经济学术史的探索和倡导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也提出了一些探讨性论点。⑤指出“经济学术史”是一个较为广博的概念,其研究对象涵括经济文献学、经济学说(思想)史、经济学史、经济史学史、经济学研究史、经济学批评史、经济理论发展史、经济学科发展史、经济观念发展史等。其核心是研究经济学诸学科的形成、发展、特性、问题、趋向等等,考证经济学诸学科的创立基础、分布格局、演进脉络及主要研究对象、领域、方法、素材及研究群体、科研组织和相关的制度变迁等;以及教育领域中经济类相关学科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材的编选等等。其基础则是对经济学研究史进行文献计量学和理论阐释学的分析研究,考察特定时代哪里的什么人怎样思考或研究经济问题,是基于怎样的状况,要研究解决的是哪些具体问题,采用的是什么理论方法,发表或出版了哪些成果,提出了何种论点或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以及这些方法和观点的实效如何等等。理论上重点考察在上述基础之上逐步蓄积而成的经济概念、话语、范畴、学说乃至理论和规律,如此等等。还要关注影响人们进行经济思维、研究、活动以至决策的社会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搞清楚“是怎样的”及其关联因素的存在,进而深入探讨“为何如此”以及“诸因素之间关系如何”等等,以阐释经济学术发展史的脉络和规律。在经济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的时代,则主要考察人们如何进行经济思维、对经济事物形成怎样的认识、意见以至思想主张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