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盟早期教育政策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冉源懋,男,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贵州 贵阳 550001

原文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从产生之日起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盟教育政策以服务经济为主要政策目标,在政策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实现了从单一向多样的发展,并对欧盟国家内部、国家之间甚至超国家层面的教育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对这种历史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是全面认识当前欧盟教育政策运行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进行反思的重要切入点。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4)09-0067-05

       目前,学界对欧盟的教育研究很大一部分是围绕其教育政策展开的。对欧盟早期(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是全面认识当前欧盟教育政策运行和发展的前提,而这一点往往被忽略。因此,从欧盟教育政策对成员国经济及教育政策的促进、欧盟教育政策的实施模式、普通教育价值在欧盟教育政策体系中的确立以及成员国的合作机制等方面,深入探讨欧盟早期教育政策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对政策内容及实施的综合分析发现,欧盟早期教育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推动了成员国内部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形成了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多向互动机制,确立了欧盟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目标。

       一、推动成员国内部职业教育的发展

       欧盟早期最基本的一项教育政策是保障和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内容主要体现在《罗马条约》等基础性法律文件中。根据《罗马条约》的相关规定,1963年4月2日,欧盟(欧共体)通过一项决议——《欧共体委员会关于实施共同职业培训政策的基本原则的决议》(Council Decision of 2 April 1963 Laying Down General Principles for Implementing a Common Vocational Training Policy)。《决议》对共同职业培训的总体目标、实施方式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各成员国的责任作出初步的原则性要求,其中包括:[1]为保障合理的职业教育创造前提;在职业教育和经济领域之间营造比较紧密的关系;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提升要求单一或团体国家的参与等。

       欧盟成员国中,法国的国内政策与欧盟层面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步调一致。这一方面是因为法国在欧盟成员国中始终扮演着“坚定的联邦主义者”的角色,它必须表现出对欧盟政策的主导和积极响应;另一方面,是因为与德国地方分权迥异的中央集权制使得法国在欧洲层面的政策执行方面显得更有保障,更易于实施。在20世纪50至80年代,法国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也出现了经济严重衰退,失业人数大幅增加的问题。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从1950—1973年大发展时期的5.3%跌至1974—1980年间的2.85%。同时失业率急剧上升,其中青年失业现象尤为严重,1974—1980年平均失业率为4.85%,1981年上升到7.3%,从1985年开始失业率超过10%。[2]为了保证“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提升”,法国在1966年创建了一种新型的学院——短期技术学院,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短期技术学院学制两年,每周35课时,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课。学业合格并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可获得高级技术员文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已有此类学院66所,在校生5万人左右。[3]虽然只有20年历史,由于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短期技术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法国劳动力的质量。为了强化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体现职业教育与经济领域的紧密关系,1975年7月法国议会通过《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又称《哈比改革》),将改革的重点聚焦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方面。比如,在小学的课程体系中融入有关收音机、录音机、照相机和复印机的使用等职业实用技能和知识,在初中加强实验科学和技术教育,同时在人文科目中减少公民课而增加经济课等内容。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在调整其经济政策的同时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着重解决就业问题。受同期欧盟职业教育政策的影响,这场改革在专家学者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其中1984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萨瓦里法》)规定:“公立高等教育提供的培养,同时具有科学性、文化性和职业性……职业界参与高等教育的组织,派代表参加课程计划的制订;派实际工作者参加教学活动。”[4]另外,法国还发布了针对青年职业教育、解决青年危机的《提高青年人的职业水平和社会地位》,以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围绕高等教育“现代化、民主化和职业化”的《高等教育法案》以及《对未来教育的建议》等政策性文件。

       应该说,战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对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功效。欧盟成员国中,除了法国在欧盟层面教育政策影响下制定了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之外,英国也由于自身经济、政治发展所需,同时受整个欧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一大环境影响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英国政府逐渐把发展教育的重点从高等教育转向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注重青年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而这种转向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已初现端倪。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全称是《高等教育:1961—1963年首相委任的以罗宾斯勋爵为主席的委员会报告》)开启了英国教育改革和大发展的序幕,在其发表之后,英国政府就一直在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结构问题。但是当时的教育和科学大臣克洛斯兰(A.Crosland)并没有接受《罗宾斯报告》关于大学与学院之间形成联邦式关系的建议,而是在1966年5月《关于多科性技术学院及其他学院的计划》的政府白皮书中,提出在大学之外成立一批多科性技术学院,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增加高等教育中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业及课程,密切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满足社会与就业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欧盟强调“在职业教育和经济领域之间营造比较紧密的关系”的政策意图,同时,这一做法也开启了英国建立高等院校的两种传统,一是以大学为代表的自治部门(Autonomous Sector),包括高级技术学院;二是以主要的技术学院和教育学院为代表的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这一区分使得高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更好地保持了一致,减少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巧妙地调节了“精英型高等教育”(the Elite Higher education)和“大众型高等教育”(the Mass Higher Education)之间的矛盾。总的来看,20世纪70—80年代,英国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期间出台的影响较大的政策包括建立第三级学院、发展第三级教育、建立城市技术学院、推行职业培训计划、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实施职前教育证书制度等。这些政策无一不与欧盟层面职业教育政策意图相一致。

       对于欧盟早期的职业教育政策,约翰·韦斯特(John West)做了这样的评价,“尽管这些最初的原则试图构建某种共同培训政策以加强工人的流动,特别是致力于作为共同体前身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所倚重的重工业的调整和重组,但结果却是这些政策或原则在执行上显得缓慢和软弱无力。”[5]从事实层面来看,为了保证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有效性,尤其是成员国在职业教育政策实施方面的执行力,欧共体从1974年开始设立专门的“欧洲社会基金”对特定对象的职业教育提供资金资助,这直接促进和激励了英、法等成员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欧盟早期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为后来欧盟职业教育一体化这一政策目标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事实基础,也对今天欧洲职业教育高度一体化的巨大成功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