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及其教育的省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道德的存在有其客观依据而绝非主观的建构。道德的发生既源于社会的需要也有相应的生物学基础,更与教育分不开。对人而言,自然德性是道德教育的先天基础,道德教育的目的则是要实现人的圆满德性。人类社会学校作为道德教育机构是比较晚近的现象,学校道德教育是历史的而非永恒的。当前道德教育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既反映了学校教育在道德方面的缺陷,也暴露了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危机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为应对社会道德问题,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省思道德及其教育的取向至关重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道德是人类社会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由于道德现象的高度复杂,从古至今道德教育都备受争议。从古希腊关于道德可教性的讨论到现代社会对于学校不能胜任道德教育的批评,道德如何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何以可能一直没有定论。对于人类而言,道德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多胜于少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基于人的可教育性,通过必要的教育过程以增进人的道德德性。基于此,对于道德本身的探讨就是探究道德如何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何以可能的前提。否则,就会像苏格拉底曾经嘲讽过的那位大诗人,天天写诗,却不知道什么是诗。学校道德教育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放弃了对于人的道德本身的探究而过度执迷于规范伦理。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基于意识形态或道德教条对于学生进行思想灌输或行为训练。这种强迫式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而不道德的道德教育不可能实现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若要复兴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要对道德本身及其教育的取向进行省思。

       一、道德的存在及其结构

       道德并非仅是人的观念,而是有其社会结构的对应物,且必须要付诸行动。没有符合德性的行动,无所谓道德。道德的本质就在于道德行动的适宜性而非道德观念的超越性。原本道德的行动(为)如果过度或不及都将会成为另一种的不道德。道德的根本就在于道德行动的适宜性或中庸状态,而适宜性或中庸状态则源于道德习惯的养成。“道德德性通过习惯培养而成,因此它的名字‘道德的’也是从‘习惯’这个词演变而来。”[1]p159道德德性绝非仅凭空洞的说教就可以实现而必须去实实在在的践行。健全的社会里人的道德德性不能止于习惯而必须上升到理智,习惯的德性只是人从自然德性向圆满德性的一个过渡。一些反道德的自由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曾认为:“如果生命是善,那么束缚和约束生命,为生命强加一种它不可逾越的限制,又怎能是善呢?如果生活不是善,那么这个世界中还会有什么值得存在下去呢?存在就是行动,就是生活,生命的削减就是存在的衰减。”“在边沁看来,道德就像法律一样,都是一种病态。绝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也持有同样的看法。”[2]p37在中国古代儒家的荀子也同样主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换言之,荀子基于人性恶的假设,也“视道德为‘伪’,并因此把道德看作非自然的”。[1]p39但人类社会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道德规范或约束本身是人性所需要的,我们无法消除人的社会本性,也无法消除人的道德感,否则社会本身就会瓦解。人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由人组成,人的道德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社会制度。没有制度的约束和纪律的规范,人性将无法超越兽性,更无法组成社会。即便依靠强力暂时地组成了社会,如果没有道德的润滑和黏合,社会也无法健康地运行。在对于人类社会道德问题的认识上,与其把道德看成是社会问题不如把社会看成道德问题。作为一种社会事在,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而言,道德都绝不是一种病态或虚伪。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因为,由自然造就的东西不可能由习惯改变……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自然的。首先自然赋予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通过习惯而完善。”[1]p186-187而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则表明,尽管还没有查明是否存在道德基因,但道德感(moral sense)却很可能是人的本性中天赋的一部分,即第六感。“人类的道德感不是某种形而上学的、哲学的发明,而是种种遗传的生物倾向性(biological propensities)集聚的结果,这在所有其他动物中都是没有的。”[3]p60归根结底,社会需要道德,人的天性之中也有道德的因素(道德感),这就是道德得以存在的最充分条件。

       无论任何时代也无论任何社会,道德都是无法否认和消除的社会事实。无论精神生活、社会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都离不开道德。按照汪丁丁的说法,在涉及人的幸福的三个维度中,“精神生活的核心要素是‘自由’,社会生活的核心要素是‘正义’,物质生活的核心要素是‘效率’”。[4]p81社会实践中无论自由、正义还是效率的实现都必须以道德为基础。不存在没道德的自由也不存在没有道德的正义,即使是物质生活中的效率如果缺失了道德的合法性支撑最后也将会导致反效率,从而危及人的幸福。“为了追求效率,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得不划分为一个片断一个片断。感官的价值一旦居于最高位,永恒的价值一旦被弃置一旁,效率这种东西就非常残酷。”[4]p510道德作为一种善,我们乐意要它,“既因为它本身,又因为它的后果。”[5]p45社会无论多么动乱和残酷,哪怕是在血腥的战争中,只要有人存在道德将始终存在。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只不过是学者在认识论层面上的一种虚构或假设,无论在任何民族也无论在任何国家从没有真正的发生过。

       阿格尼斯·赫勒在《一种现代性理论》中指出,每一个人都具有“双重历史性”(dual historicity),存在“社会先验”与“遗传先验”的双重结构。“人类也是(至少)有两种同一性的生物。他与他们自己同一,他们也至少与一个群体同一,即所谓的‘社会先验’。他的‘遗传先验’被抛入人的‘社会先验’之中,并要在成长为某一类型个人的过程中与之密切配合。”[4]p303受到人的“双重历史性”影响,道德也存在一种双层结构。人的道德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存在。道德既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或本能又不完全是社会活动或政治活动的产物。表层的道德服从于社会的和政治的需要,受法律或纪律的约束,深层的道德则服从于人性的和本能的需要,受人的精神活动或生理活动的左右。表层的道德受时空或情境的限制,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深层的道德则植根于人性,可以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性或普适性。现实中那些可见的道德往往是表层与深层道德相互冲突与妥协后的产物。“德性是取决于我们的,并且恶也同样。取决于我们的行为也取决于我们而能不行为,反之亦然。故而,如果去做高尚的事情是由我们掌控的,那么去做卑下的事情也是由我们掌控的。可是,如果做不做高尚与卑下的事都是由我们掌控的,而做不做高尚与卑下的事正是什么是好或什么是恶,那么成为有德的人还是成为恶人,取决于我们。”[6]p154由于社会需求和政治力量的强大,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往往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表层的道德结构,即作为规则的道德。但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被动消极的道德行为要转化为积极主动的道德行动就必须要直面人性,必须要诉诸深层的道德结构。“做事必须符合规范,做人必须符合人的概念。”[7]p40因此,要理解道德本身而非道德的观念就必须要清楚,道德的存在和人的本性密切相关。人性是关于人的道德解释的绝对界限。任何关于道德的理论或道德要求都绝不能超越人性的界限。“道德是一种明显具有人性的东西因为在促使人们超越自身时,道德不过是激励人们去实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本性而已。”[2]p122实践活动中任何一种道德问题都绝不只是行为的失当而是涉及完整的人性或作为整体的人的生活。对于人而言,道德是一个整体之事而不只是琐碎的行为规范。对于某个行为是否道德的判断必须基于对于人的整个生活或一生的考察之上,必须以是否会导致一种好的生活或幸福的人生为参照而不能仅仅是行为主义取向的。人毕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活着仅仅是生存,人需要的是生活,尤其是好的生活,持续一生的好的生活。而好的生活要有意义,而生活的意义单靠个人无法产生。因此,每一个人的活着都有着非个人的目的,必须要与他人的生活形成交集,并分享某些最重要的东西。生命对于人而言只有成为超越生命本身的手段,人生才能够获得生活的意义而不只是活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