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腐败:以印度为个案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长江(1951- ),男,湖北宜昌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阶级、政党与国家政权;周忠丽,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南京 210009

原文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民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遏制腐败,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在实行民主制特别是实行西方式代议制民主的国家中,却有许多国家深陷腐败而无力自拔。印度这个自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自独立以来,逐步由一般性腐败发展到政治腐败,再到制度性腐败,说明民主制度本身并不能自动遏制腐败,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能成为腐败的催化剂。民主制度要能够遏制腐败,要求所建立的是真正的而不是形式上的民主,而与制度建设同样重要的,是所选择的制度形式是否具有使其有效发挥作用的本土条件。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14)06-0074-06

      进入21世纪,与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腐败仍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其差别仅在于腐败范围与程度的不同。对此,有学者明确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宣布已经完全摆脱了腐败的困扰。”[1]腐败的普遍存在带来了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民主可以遏制腐败吗?民主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除腐败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道理,但放眼世界,可以发现,已经建立了代议制民主的国家,大多数仍然深陷腐败之中。面对理论假设与现实政治的巨大反差,对民主与腐败关系的研究,显然不能通过理论假设和逻辑推导来进行,而只能从现实的个案切入,才能得到更为合理的解释。当今世界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许多属于亨廷顿所说的第三波民主的国家,如果将这些国家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很可能得出其民主化时间过短,仍然处于不成熟阶段的结论。因此,研究民主与腐败的关系,印度可能是最好的个案,这不仅因为印度被西方认为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民主国家,印度人经常为自己的民主制度而自豪,而且还因为印度所建立的代议制民主已经具有将近70年的历史。

      腐败在印度的演变与发展

      对腐败的定义,最为常见的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一般将贪污和受贿视为腐败的主要形式。然而,腐败本身也会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性质与形式的变化。联合国在1997年对腐败作出了定义,在2011发布的《解决气候变化中的腐败风险》的研究报告中,对腐败进行了新的定义。按照2011年联合国的定义:腐败是为了私人收益,对赋予个人的权力的滥用。腐败的形式包括:贿赂、任人唯亲与裙带关系、贪污与挪用公款、敲诈勒索、欺诈、偏袒与庇护、大腐败(政府最高层领导人收受巨额贿赂或者挪用巨额公款)、小腐败(亦称为官僚腐败。即发生在下层公务员执行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腐败)、政治腐败(为了私人收益保留或者加强权力对政治权力的滥用)、操控国家(个人、集团或者企业为了影响法律、规则的制定,对国家行为进行控制。这是一种使腐败“合法化”的方式)[2](P8)。只要对印度独立以来腐败的演变历史进行一个简略的考察,就可以发现,虽然印度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却经历了从官员忠诚廉洁到收受贿赂这种历史最悠久、最普通腐败形式的发生并不断蔓延直至向政治腐败等最严重腐败形式的发展。伴随代议制民主发展的,不是公职人员忠诚廉洁的延续,而是腐败程度的不断升级与腐败范围的不断扩大。

      1947年,获得独立的印度继承了英国人留下的政府体制,建立起英国式的自由民主制。“在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所有国家中,印度继承了最优秀的政府机构以及具有高尚道德和奉献精神公共服务部门。”“正是民众对具有高尚道德领袖的渴求使国大党赢得了政权。”[3]美国公共行政学理论家阿普来比在对印度政府和公职人员的状况进行考察后写道:“尽管存在着结构和程序缺点,绝大多数下层公务员收入很低,但总的情况却惊人的好。这儿的公务员,其道德水平远高于一般的忠诚。”“印度政府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最高忠诚水平的政府。”[4]

      然而这种局面仅仅维持了不到10年,腐败就开始在曾经是社会表率的印度公职人员队伍中发生,而且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蔓延,成为印度政府和社会不得不严重关注的问题。1962年,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助手萨斯特里推荐印度著名的政治家桑萨南在已有的两个专职反腐败机构:特别警务处和中央监控司之外组建一个新的反腐败机构:防止腐败委员会,对印度的腐败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并提出预防和制止腐败的方案。1964年,桑萨南提交了《印度防止腐败委员会报告》。报告的数据反映出印度的腐败正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蔓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一时期腐败在印度迅速蔓延,但腐败形式主要为联合国定义、古已有之的最为普遍的腐败形式:受贿或者贪污挪用公款,所以,这个时期印度的腐败可以认为仍然处在腐败的初级阶段。为了遏制腐败的蔓延,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令,加大了对腐败的处罚力度。然而,此后的印度,不但并未按照美好的设想发展,反而在原有腐败形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腐败形式,印度的腐败也发展到中级阶段。

      美国国际发展机构的一位研究人员,在1970年前后对印度进行了实地调查后写道:“‘腐败的民间’传说到处流传,贿赂与裙带风是印度官方政策、学术研究和街头巷尾聊天议论的经久不衰的主题。”[5]这位美国研究人员的实地调查结果说明,腐败在印度第一次大张旗鼓的反腐败行动之后,已经开始出现裙带风等新的腐败形式,而1964年桑萨南提交的报告中并未提到这一类型的腐败,这可以认为是印度的腐败进入到中级阶段的最初迹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政治腐败在印度初露端倪,印度的腐败就完全进入到腐败的中级阶段。政治腐败在印度的出现,说明印度政府自1962年开始的反腐败举措基本失败。面对新的政治腐败,印度政府并未做出有效的回应,进入20世纪90年代直至21世纪,腐败在印度开始向最高阶段发展:联合国定义的所有腐败形式都在印度出现并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而且,印度还出现了某些未被联合国定义的腐败形式所涵盖的新形式的腐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