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第三空间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伟芬,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信息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能否有效融合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培养效果。运用基于杂合理论的第三空间理念,通过跨越大学、中小学校和社区的边界,创新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职前教师教育第三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从把理论知识视为教学知识的权威来源,转换为把中小学和社区中的实践知识均纳入教师教育体系中,其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享有同等地位,且这些不同来源的知识相互作用创造新的协同效应。这种新的教师教育认知论范式将拓展职前教师学习机会,增强他们有效处理复杂的教学实践的能力。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12 期

字号:

       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是当代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结果,是目前我国和其他很多国家主要的教师培养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里,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师专业培养效果。多年以来,传统的做法是,中小学校主要提供给职前教师一个练习教学的场所,而较少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培养和支持,未能实现积极的、赋有教育理念的指导;大学授课教师则未能有意识地从教师教育研究中支持职前教师的学习与教学,往往只重视研究带来的知识创新,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即使是在目前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下的教师教育,仍然是大学把持知识建设和知识传播的“霸权”,中小学校仅是职前教师的“实践场所”,去实施和验证大学提倡的理论知识。

       针对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脱节这一核心问题,我们运用基于杂合理论(hybridity theory)的第三空间理念,在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项目中探究如何提高职前教师的学习质量,增强毕业生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能力。教师教育第三空间以新的、开放的、削弱等级化的方式把理论与实践知识融合起来,为职前教师学习服务。这将意味着教师教育认知论范式的一种新转变。这一转变让大学以更加民主和包容的方式与中小学和社区合作,这对于大学完成教师教育的使命是必要的。

       一、分割的传统职前教师教育模式

       传统的大学本位职前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是“理论运用模式”,即职前教师先在大学学习理论,然后“盛着”大学所学的知识到中小学校进行实践。虽然目前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项目纳入了多种实践活动,如加长教师教育的时间,把实践知识的学习安排在与大学合作的中小学校包括专业发展学校中等,但即便如此,学生所学的大学课程与他们在中小学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也甚少有联系。来自中小学的实践指导教师很少了解职前教师在大学所完成的方法课和基础课的具体内容,大学的教学教师也很少了解职前教师在中小学课堂上所开展的具体实践活动。职前教师通常也没有机会应用在大学课程中所学的教学方法,获得有针对性的反馈。即使职前教师在中小学课堂上有机会开展大学所提倡的实践活动,但由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他们也不一定理解有经验的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思考和决策过程。大学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缺乏联系成为教师教育的致命点。

       另外,还有一种“早早入职”的教师培养模式,即职前教师在全面承担教学工作前很少接受职前培训,倡导者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才能学会教学,如非师范生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后即可进入中小学工作。因为部分教育者认为好的教学实践是捕捉到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中小学的实习教学不会像大学临床课程那样事先已经详细计划好,所以,职前教师除了完成教学方法课规定的少数在中小学的教学任务外,通常是自己完成每日的教学工作,其实践活动不仅缺乏指导,更缺乏与大学课程的有机结合,此时大学的功能降至最低。

       研究表明,实践活动不仅是职前教师展示或者运用之前所学,更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时机。[1]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实践活动的作用。它不仅是为了让职前教师具有教学的经历,还是为他们创造更富有生产性的学习环境。对全美教师教育的深入研究表明,实践活动与大学课程协调好对于职前教师的学习更有影响力、更富有成效,计划松散、缺乏监督的实践活动模式是多年来职前教师学习的阻碍。[2]

       近些年来,教育者的认识逐渐转变并达成一致,即职前教师必须学会在实践中、从实践中学习,而不是为实践做准备。教师教育者尝试了各种方法加强大学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教学的联系。一些教师教育项目甚至提出了以临床经验为中心的职前教师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约翰·古德莱德(John Goodlad)则建议在大学建立教学法中心①。目前,大量美国高校已经实施了教学法中心的理念。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由部属师范大学主导,地方政府配合,与中小学校合作的共建实验区。虽然上述做法创建了一个更加中立的空间,把教师教育各方(大学和中小学校,不包括广阔的社区)组合起来形成互惠互利、互相尊重的伙伴关系,但伙伴关系中的大学和中小学仍然保持他们各自的文化和独特的课程形式,其形成方式是“制度或权力”,在其更新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制度层面的限制。

       本文从第三空间的视角,探讨在教师教育项目中大学与中小学校的各种跨越行为。

       二、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第三空间的内涵

       第三空间的理念来源于杂合理论,其确认了个体可以通过多元话语来理解世界。杂合理论之重要并不在于能够追溯两种本原,而是让“第三种”从中而出。知识的所有形式都持续不断地处在杂合的过程中,这“第三种”(新的效应)的产生不是溶解在一个普遍主义的大熔炉里,或者使其消失在多元平等的大杂烩之中,而是置于另一种三维辩证的作为“他者”的第三空间中。第三空间是非封闭的、未完成的构成物,拒绝二元对立,把对立原主体(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竞争性话语,如学术知识与从业者、理论与实践)以新的方式进行融合,将一种或此或彼的看法转变为一种全新的观点。也就是说,在此空间中,双方或多方相互混合生成第三方,混合并非同时共存、简单叠加,而是双方或多方在相互影响和作用之下交叉、融合并最终发生转化。其间,各方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乃至消失。可以说,第三空间是一个非实体性的结构,是无形的、抽象的、比喻的空间,它不断吸收新的因素,永远处于变化中,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因此,它的特点是交叉、融合、开放、流动,并产生新的效应。目前,第三空间的理念已经被用于许多领域之中,包括地理、艺术、后殖民研究、女权主义者研究,最近被运用在教育包括教师教育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