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4)06-0042-05 情境学习指在所学知识应用的场景中进行学习的方式,并且强调学习者的角色、认知融入真实的情境中。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社会互动性和协作性。情境学习理论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继心理学领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我国对情境学习的研究始于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实验,并在情境教学研究方面取得较大成就。这种情境性更注重根据教育目标而优化的学习环境,与国际情境学习对“情境”的解释有所区别,其侧重点在教学层面。国内目前对于国际情境学习的元研究尚显不足,缺乏对国际情境学习当前形势的研究。在利用信息可视化手段对国际情境学习进行定量分析方面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国际情境学习研究的主题结构与前沿问题的分析,试图准确把握国际情境学习的最新研究方法以及理论成果,为我国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活动及相关领域研究者和专家提供客观的研究依据和决策支持。 一、国际情境学习理论研究文献的基本分布 美国科学技术信息情报所(ISI)的Web of Science是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入口网站,包含SSCI、SSI等重要引文数据库,拥有8,000多种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高质量期刊。本文研究的所有数据均来自该检索平台。文章选取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具体分析的文献数据来源于SSCI数据库中国际情境学习领域的权威期刊,检索时间范围是1991-2013年,利用关键词检索法在Web of Science中检索了与国际情境学习相关的数据,共获得用于分析的数据763条(截至2013年3月)。 通过对权威文献情况的研究,可以得出某一学术研究课题基本发展态势。本文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数据基础,统计和分析学术论文产出年份分布和高产作者文献量的情况。 通过对1991-2013年的国际情境学习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际情境学习文献的出版量基本呈增长趋势,尤其是2006年以后,情境学习的文献量均较高。国际情境学习研究有许多高产作者,而他们的发文情况并不相同。本文选取了其中5位高产作者金书柯(Kinshuk)、安德鲁(Sense A.J)、加藤(Kato.H)、赫琳顿(Herrington.J)、尼尔斯·佩雷斯,对其发文量进行分析。排在第一位的是金书柯。金书柯教授是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学院的院长,他曾从人机互动的角度研究过受保护的学习环境对于良好学习系统的重要性。这也是金书柯教授在情境学习方向研究的重大贡献。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安德鲁排在第二位,他在《构建项目的学习环境》(Structuring the Project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中强调通过建立项目内的学习环境来促进从业者等的反思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技能及学会如何学习,这也是安德鲁在情境学习领域的重要研究。[1]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的加藤则从协作学习角度阐述了情境学习。赫琳顿是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教育学系的教授,情境学习是她的研究方向之一,她曾经在相关文献中对高等教育中的真实的学习环境做过研究,讨论真实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强调了情境学习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积极影响。排在第五位的是柏林洪堡大学的尼尔斯·佩雷斯教授,他曾在文献中研究了个人数字助理(PDA)对教育方案的合作具有的有益作用。该理论也是对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情境学习的阐述,对情境学习的推广有积极影响。 二、情境学习研究热点主题的可视化分析 通过信息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表现出来的文献共被引聚类,可揭示科学知识领域中主流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知识结构。由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的分时、多元、动态网络图谱可以揭示科学知识领域研究前沿及其知识基础之间的互动演进规律。[2] 文献共被引概念于1973年由前苏联情报学家依林娜·马沙科娃(Elina M.Eva)和美国情报学家亨利·斯莫(Henry Small)分别提出。[3]此后,作为引文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共被引分析(同被引分析)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献共被引聚类是由多篇文献间的共被引关系形成的,它体现了聚类文献中共同的热点问题和研究主题,通过信息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表现出来的文献共被引聚类,揭示了科学知识领域中主流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知识结构。[4]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前文确定的文献数据进行文献共被引网络分析。选取2003-2012年的文献数据为样本数据,得到国际情境学习研究的文献共被引网络,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在标识词(标识词来源施引文献关键词)的列表中,权值最大的标识词代表了具体聚类的主要的研究热点主题,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TF*IDF算法分析了聚类节点排名前4项的聚类,从中选取权值最大的标识词再结合施引文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国际情境学习文献主要的研究主题。 从聚类结果的情况来看,排名首位的是关于实践共同体问题的研究。“实践共同体”这一概念,它强调共同体和实践的重要性,并使得个体实践更加有效。也可以理解成多个有着共同关注点的个体,他们有着相同的理解和兴趣,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他们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从而使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在网络协作环境下,实践共同体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实践活动更顺利高效地进行。1991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让·莱夫(Jean Lave)和研究者埃蒂纳·温格(Etienne Wenger)的著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参与》(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一书,两位作者在这本书里面首次提出“实践共同体”这一概念。[5]而在2006年,伦敦帝国大学田中商学院的卡伦·汉德利(Karen Handley)等人的《通过参与、认同和实践发挥学习在实践共同体内外的意义》(Within and Beyo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Making Sense of Learning through Participation,Identity and Practice)一文也主要探讨了实践共同体的概念。[6]通过二次文献可以看出,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莱夫提出的“实践共同体”概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丰富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