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4)02-0050-08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学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学习的新理论与旧理论竞争,并逐渐被人们认可与接受。有时,新理论向前迈出的步伐如此巨大,以致新概念急剧增长,从而形成了新的话语体系。当前学习领域的研究正是如此,介绍新学习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大量涌现。对此,学者争论不休,有的欣然接纳新理论,有的坚守旧理论,有的力图把新旧协调统一起来,但远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将深入审视不同的学习理论及其争论,并指出面对分歧我们应做的合理选择。 要把握不同的学习理论及其争论的实质,需要分析其基本的思维方式,把起指导作用的潜在假设与信念揭示出来。为此,可借鉴美国科学史学家库恩分析科学研究活动的方法。库恩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认为科学活动是科学共同体采用同一范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科学家的个人行为,研究范式吸引科学家形成共同体,使他们作为共同体的一员开展研究。“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科学共同体正是由具有同一范式的成员所组成的。”[1]15范式是由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范式表明群体对个体的科学活动具有重要的规范与指导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共有的信念体现出来,尽管它不是成文的规定,共同体成员也未必有清楚的认识。共有的信念表现为“相信特定的模型”,模型发挥启发或本体论功能,“它们供给研究团体以偏爱的或允许的类比和隐喻”。[1]165的确,模型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在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它是研究者对于现实世界的事物、现象、过程或系统的简化描述,或其部分属性的模仿。模型为研究提供思想来源,发挥着观念迁移的隐喻作用,从而促进研究对象的认识与理解。比如为理解电流,可把它与水流作类比,通过类比模型分析电流的特征,这个理解过程实际上是水流的特征向电流发生了迁移。这里我们借鉴库恩范式思想的核心,不对具体的学习理论作分析,而是寻找它们共有的基础信念,确定学习的基本模型,并通过模型认识各种学习观的本质差异及其教学实践规范。如此,更能揭示隐藏在学习理论以及教学实践背后的潜在假设。 一、两种竞争的学习模型 尽管学习的思想历史悠久,学习的理论流派纷呈,但从基础信念来看,实际上可归为获得与参与两种模型。两种模型的思想与话语都同时出现在近来的文献中,只是相比而言,获得模型在旧文献中更加普遍,参与模型在近期研究中日趋主流。 (一)获得模型 自有人类开始,学习就被想象为获得某种事情。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把教师的职责描述为“传道授业解惑”,古希腊苏格拉底也把学习看作是“回忆”生来就有的永恒不变的理念。近代以来,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再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无不为了促使学生多、快、好、省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用获得来解释学习似乎约定俗成,中外亦然。如在《汉语大词典》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学习被解释为:“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2];“通过经历、研究或教授获得学科知识或技能[3]。受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研究成果的影响,研究者开始用概念发展分析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增长。概念被理解为知识的基本单位,可以积累、完善,合并后形成更丰富的认知结构。当人们追捧建构主义,把学习者称作意义的建构者时,意思也基本相同,仍是获得知识,只不过强调获得的主动性与独特性。学习即获得,在今天显而易见,习以为常,使得我们思考学习时难免不联想到物质产品的获得与积累活动,并据此来理解学习。比如,“知识获得”与“概念发展”使我们把学习理解为获得某种材料的过程,把人脑想象为有待填充材料的容器,把学习者看作材料的拥有者。 一旦认识到我们用获得思考、解释学习,就不难发现它在相关研究中无处不在。近二十年发表的类似如下标题的学术成果不胜枚举:诸如“对儿童语言获得的几点看法”、“会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钥匙”、“增进知识的获得”、“关于幼儿数概念的获得”、“概念获得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谈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获得”、“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理解”、“专长的获得:一种智力与物质整合的观点”、“论观念转变教学”、“隐性知识的获得及其显性化的心理途径”,等等。这些题目明显含有学习是获得和积累某种产品的意思,获得方式既可能是被动的接受,也可能是主动的发展或建构,不管途径如何,都意味着拥有某种独立存在的实体。 获得模型的研究框架中有很多相关的关键术语,形成一套相应的话语体系。如表示学习过程可获得的实体的术语:知识、概念、观点、理解、前概念、意义、图式、特征、事实、原理、理论、材料、内容等;表示获得这些实体的行动的术语:接受、获得、建构、内化、拥有、传递、发展、开发、掌握等;表示教师帮助学生达到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术语:传递、传授、传达、授受、促进、调节等。知识一旦获得,就能像货物一样被应用、迁移以及与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