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  

——基于经济数据测算的分析

作者简介:
李强(1981-),男,江西抚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徐康宁(1956-),男,江苏句容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巍(1981-),男,安徽黄山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康雍乾三朝在我国历史上是颇具争议的一个时期,学界对“康乾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尚存争议。文章测算了康乾时期人口、粮食产量、财政收入和进出口贸易等四个方面的经济数据,发现康乾时期的人口和粮食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37‰和6.13‰;财政收入和进出口贸易均有所增长。但与同时期英国的横向比较可知,无论从存量还是从增速来看均具有较大差距。此外,研究还发现,康乾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下、军事实力不强、文化事业停滞不前,政治制度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康乾盛世”并不存在。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3 年 03 期

字号:

      清前期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朝统治的134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大统一、大发展时期,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史称“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近年来,“康乾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吸引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界对此也尚存争议。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其研究结论也就有所差异;二是“康乾盛世”原本就是一段颇具争议的历史时期,功过兼有,因此学者们的研究更难达成一致性的观点。尽管学界对“康乾盛世”褒贬不一,但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就积极的一面来说,学界对当时的国家大统一、经济繁荣、国家财政储备雄厚、人口快速增长、文化大繁荣等均持有肯定意见;就消极的一面来说,学者们对当时的人口问题、物价持续上涨、闭关自守、限制工商业发展、蔑视科学技术等均持有否定意见。

      回顾历史,从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我们首先应该认识这段历史,客观、公正地对其进行评价。国内外学者对“康乾盛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来看,尚无一致性结论。那么,为什么有“康乾盛世”这一说法?或者说到底有没有“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对当今的中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这些都是颇具研究价值的现实问题。

      二、“康乾盛世”国内外研究综述

      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会上演讲时宣称:“今天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不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前,就比发达国家落后得多。”对此,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由于18世纪的经济数据无法获得,只能采取估算的方法获取。对此,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18世纪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测算,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学者有著名经济学家贝洛赫和麦迪森,国内有刘瑞中和刘逖等人。法国经济学家贝洛赫和我国学者刘瑞中都不赞同库兹涅茨的观点。麦迪森长期致力于国际经济比较和各国经济长期增长领域的研究,他测算了公元1—2030年中国、欧洲、印度、日本及全世界的人口、GDP、人均GDP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数据库。此外,国内学者刘逖则认为,麦迪森显然高估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

      1.保罗·贝洛赫的估算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贝洛赫(Paul Bairoch)根据当时人们的消费情况进行估算。他按1960年美元价格,分别测算了1800年和1840年中国、英国、法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结果显示,1800年英国人均国民收入为324美元,法国为220美元,中国为228美元,比法国略高一些,大约相当于英国的2/3;但184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则下降到了206美元,英国为447美元,法国为310美元。[1](P8-9)贝洛赫的估算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他并没有披露具体统计方法和指标,而且很多重要数据是其“个人估计”的,这使得其测算的结果备受质疑。

      2.刘瑞中的估算

      国内学者刘瑞中(1987)根据库兹涅茨的比例推算法,从本国货币、货币国家购买力和真实收入三个不同维度,测算了18世纪中英两国的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按照各自本国货币来计算,1700年,中国的GDP为73877万银两,人均GDP为6.6银两;英国的GDP为4800万镑,人均GDP为6.99镑;1800年,中国的GDP为198263万银两(是1700年的2.68倍),人均GDP为6.7银两;英国的GDP为23200万镑(是1700年的4.83倍),人均GDP为11.5镑。按照货币国家购买力来计算,170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6.6银两,英国的人均GDP为19.91镑,是中国的3倍。180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7.3银两,英国的人均GDP为32.77镑,是中国的9.16倍。按照真实人均国民收入来计算,170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3.2银两,英国的人均GDP为19.91镑,是中国的1.51倍。180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3.4银两,英国的人均GDP为61.47镑,是中国的4.59倍。[2]

      根据刘瑞中的测算结果,中国和英国在18世纪100年间国民收入均有所增长,其中中国增加了1.68倍,英国增加了3.83倍,但中国的人口增长要远快于英国,因此,中英两国间的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3.安格斯·麦迪森的估算

      安格斯·麦迪森是研究国际经济比较和各国经济长期增长领域的专家。他测算了公元1—2030年中国、欧洲、印度、日本及全世界的人口、GDP、人均GDP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数据库。他将中国与日本、欧洲、美国、苏联、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从1700年到1820年,中国人口从1.38亿增加到3.8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由22.88%提高到36.57%;GDP由828亿增加到2286亿,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由22.29%提高到32.92%;人均GDP不变,均为600,但全世界人均GDP则由615增加到667。[3](P36)

      4.刘逖的估算

      刘逖(2009)采用现代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对1600—1840年中国GDP进行了估算。根据刘逖的测算,从1700年到1800年,我国名义人均GDP从4.9银两增加至9.4银两,但实际人均GDP则从4.3银两减少至3.5银两,实际人均GDP的下降主要受18世纪我国物价上涨的影响。此外,刘逖还将当时中国与英国、法国和美国的人均GDP进行了比较,得出18世纪中国的人均GDP在下降,且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的人均GDP在1700年不足英国的1/3,略高于美国的7/10;1820年约为英国的1/5,略高于美国的1/4;1840年为英国的1/6,美国的1/5。根据刘逖的估算结果,安格斯·麦迪森高估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并得出康乾时期中国的人均GDP远远低于欧洲国家,且差距在不断扩大。[4](见表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