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概念与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

——从马尔库什与克拉德的争论谈起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建茵,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内容提要:

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外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关于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讨论曾经掀起了一阵热潮。其中,著名的人类学家克拉德与布达佩斯学派理论家马尔库什之间的争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事件。本文从马尔库什与克拉德针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争论入手,简述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不同解读,从而阐发了用一种整体的、辩证的、跨学科的、多视阈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观点。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然而国内外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始终莫衷一是。在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发表之前,以苏联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就围绕着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两个马克思”的争论;阿尔都塞又通过“认识论断裂”将“人的本质”贬低为青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阶段。但是,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发表以后,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评价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人类学理论再次激起了马克思思想“整体性”的讨论,以及人类学在马克思思想中居于何种地位的讨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又深刻地影响了英、美、法等国的人类学研究,人的本质再次成为讨论的核心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布达佩斯学派的乔治·马尔库什(Gyrgy Márkus)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劳伦斯·克拉德(Lawrence Krader)针对“人的本质”问题的争论成为这一研究之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事件。回顾他们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争论,对于进一步理清马克思与人类学的关系以及思考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马尔库什与克拉德争论的背景与焦点

       196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的马尔库什发表的专著《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部著作中,马尔库什分析了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尤其是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的本质”(human essence)这一术语的特殊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早期对这一哲学概念所阐述的思想贯穿了马克思的全部理论研究。他反对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类学的概念阐述割裂开来。在他看来,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理解的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忽视甚至完全否定了人的存在。同样,他也不能认同一些观念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解读为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精神和道德目标。他指出,马克思所表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一方面是对主客矛盾的一种历史的、实践的解决;另一方面,共产主义不仅是历史上必然超越资本主义的更高阶段,也将是道德和精神进入全新阶段的开始。因此,在该书中,他通过对“人的本质”这一概念的论述和分析,最终论证了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思想的内在逻辑联系和一致性。他说:“虽然我们的分析首先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为基础,但是为了说明我们采用的阐释方法的合理性,我们必须在此就阐明我们的观点:这一人的本质的概念以及更广义的人与历史的概念是马克思早期形成的哲学概念,但也呈现和延续在马克思晚期的‘成熟’作品中。晚期作品确实反对《手稿》对某些问题的具体论述,对最初的论述做出了具体的调整和更正,然而,如果不详细考察那些仅在青年马克思作品中细致讨论和形成的哲学观念,我们不可能全面和正确地理解晚期作品。”①

       1972年,克拉德编纂的《卡尔·马克思社会文化人类学笔记》首次公开出版,克拉德将收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马克思原始手稿真迹进行了仔细的甄别、辨认,并按手稿原样予以全文发表,并为该版撰写了长篇导言和大量的注释。这些笔记包括: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和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该书出版后,很快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几年内连出三版,还接连出版了日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多种译本。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和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克拉德对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的学术背景和相近的研究兴趣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围绕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展开争论提供了对话的平台。②在《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英文版出版之前,马尔库什将该著作的英文刊印稿寄送给克拉德,请他做出评价。克拉德读后即提出一个批评意见,即劳动、社会性和意识不能并列构成“人的本质”的要索。克拉德援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③,以及“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④。在克拉德看来,劳动、社会性对于意识而言具有绝对的优先性,三者不能并列,并且,克拉德在整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过程中发现观念、道德、宗教等意识形式仍处于从属地位,是派生性要素,因而马尔库什对人的本质概念的解读不能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得到印证,这就在理论上给马尔库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对“人的本质”三要素的论述,马尔库什针对克拉德的质疑进行了解答。

       二、马尔库什对“人的本质”的哲学人类学诠释

       首先有必要简要地论述马尔库什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理解。

       一方面,在马尔库什看来,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离不开人所具备的一些重要的特性。因此,他把人表述为“普遍性的自然存在物”、“社会性的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自然存在物”。作为每个人类个体本质性的活动特性,“劳动”、“社会性”和“意识”成为把握和理解“人的本质”至关重要的因素。

       对于劳动,马尔库什认为,它不仅是作为人类生活的必要前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而且同时意味着人形成、发展和占有自身能力的自由的自我活动。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通过全面的、不受肉体需要支配的、不仅生产自身而且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人类生活活动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因此,马尔库什指出,这种特别的人类生活活动就是广义的哲学意义上的劳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