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性审美话语的生成及其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批判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文史部

原文出处:
文学评论

内容提要:

当下社会呈现的全新的艺术特质,一方面使经典美学思维主导下的美学研究范式越来越言不及义,一方面现实境遇又促进了消费性审美话语的生成。消费文化语境中美的有力——社会经济层面上的整合能力,与美的乏力——意义深度与审美自律的缺失,都共存于当下现实。对流行的消费性审美话语的研究不能缺失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批判。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消费文化的流行带来的不单是文化形态的变化和文化发展格局的改写,还深刻地影响了经典美学的审美方式、态度和话语表达方式,现实境遇催生了消费性审美话语,使消费美学合乎历史机缘地出场。符号消费在大众生活中的凸显,使审美越来越成为社会现实的一种组织原则。一定意义上,文化消费而不是文化生产成为当下审美话语重构的逻辑起点,技术而不是艺术成为审美话语重构的逻辑骨架,快感和功利成为审美话语重构的价值诉求,受市场逻辑主导的文化产业是支撑其重构的现实力量。

       一 消费性审美话语生成的题域

       当下的全球化时代,机器人技术、仿生学、生物学、能量学、人工智能、3D打印机、大数据开发和远距离电子应用呈几何级增长,网络搜索引擎成为新兴产业的明星,网络文化日益渗透于日常生活。大众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充斥着数字技术,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娱乐、旅游以及家庭生活,网络已成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我们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以至于有学者断言:我们确确实实地面临着一项人类学革命,其重要性不亚于人类历史上开始使用火①。与之相应,透过喧嚣的表象,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在时间碎化、空间凸显的后现代境遇下,巴西学者桑多斯的断言依旧有效:“我们仍然生活在全球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是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现实和变化的基础。”②美国学者德里克认为所谓全球资本主义是指:新国际分工形成,生产过程全球化;生产的无中心化,高新技术的“汉撒联盟”开始出现,指出哪个国家或地区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中心变得日益困难;跨国公司已经取代国家市场而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在生产过程非中心化的背后,生产权仍高度集中在公司;生产的跨国化不仅是全球前所未有的统一的根源,也是全球前所未有的分散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天荒地真正成为全球的抽象,而脱离了其特定的欧洲历史的渊源③。全球化作为当下的历史语境,全面影响到经济、外交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尤为重要的是,不是生产而是消费越来越进入社会的中心,这深刻地影响到文化观念的变迁和艺术形态的变化,影响到审美观念和态度的生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和审美趣味,受到了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的支撑。一定意义上,文化和文化产业成为理解全球化的一个基本维度。在文化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的“文化需求”的相互作用中,意义的交换(符号消费)成为大众生活消费的重心,当前世界主流消费品都有着文化的意味,“日常生活审美化”原本是一定阶层和区域的某些现实,却在当下不断跃出自己的界域,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也获得部分认同。在大众文化的全球互动下,出现了审美时尚的全球流动,并影响到社会转型中的审美话语重构,多样化的审美方式和审美经验不断生成,使迥异于经典美学形态的消费性审美话语的重构具有了开放性和接纳性。

       消费文化的流行凸显了人对“物”的追逐、窥视和占有欲,当文化消费执著于赢得票房、收视率、上座率和码洋时,我们已然处于物欲的文化状态。在现代技术的强势揭蔽下,人的物化已由外在趋向内在,原本是虚灵状态的文艺被物化和量化了,连艺术符号表意系统的象征性或表征性也被实体化或指向现实中的物。文艺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原本超越人的物欲和自然层面而上升到精神高度,现在却反过来重新把人拉回到自然或物的层面。借助于文化资本的运营,艺术凭借商品、技术、身体等手段日益凸显“物”的诱惑力,越来越蜕变为与“物”相交融的经济、产业、技术等行为。市场通过大众的文化消费“收编”了一切文化艺术,无论是高雅艺术还是通俗文化。文化产业在政策激励下,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以新兴文化媒介入、艺术工作者为核心的创意阶层。创意阶层的崛起是文化时代来临的表征,他们主要提供智力资本和文化创造力,并以制造“审美趣味”为时代风向标,来俘获眼球和攫取经济效益;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存量和文化流量及审美风尚的流行,决定一个地区的文化繁荣与否。不同于经典美学的领军人物是学者型的精英人士,当下消费性审美话语的引领者则是商业操盘手,因为他们成功地统合了经济和文化逻辑的合一。

       当下现实生活呈现出的全新的艺术特质,使经典美学思维主导下的审美范式难以作出有效阐释,如果美学研究不对此做出积极回应,必然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如韦尔施所说,在传媒时代“电子世界不存在形象和本质的真正差别,令每一种欲解释电子媒体的传统本体论都被釜底抽薪,失却用武之地”④。新的审美话语重构需要直面人的现实生存,把艺术、生活及其非经典性的“本文”纳入美学意义系统,予以美学的覆盖(“再确认”)。在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的虚拟能够创造出惊人的逼真,幻象之美轻易地覆盖了“生存理解”,使人们自然而然地采取了背对现实的姿态,真实感的缺席带给人的是一种不确定性和幻灭感。这就是韦尔施所说的“现实的非现实化”,即电子传媒带来的存在的虚拟性成为生活世界的主导原则;同时,曾被视为普遍特征的网络的虚拟性,却显现出实体性的现实力量。现实与虚拟相互交融,“现实的重力正趋于丧失,其强制性变成了游戏性,它经历着持续的失重过程。”“真实日渐失去操守、本真和严肃性,它似乎变得越来越轻,强制性和必然性都在减少”⑤。在看似虚拟化的景观社会中,大众起劲地追逐“体验”的快感,对体验和娱乐的消费成为审美话语重构的基础。这个时代“看”的技术尤为发达,视像文化的流动性、生成性使传统的“静观”式审美鉴赏被参与式、互动性审美所替代。一个脱出自然限制的景观社会或园艺化世界呈现在世人面前,当代人日益以一种观光客的身份生活在“仿像”的社会中,与外界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观赏、娱乐、不断更换底片的相互凝视的关系,人看风景,同时也成为被看的风景的一部分。在“被看”中人是生活的过客,而非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主人。表面上看,绘画、音乐(作为公共艺术的绘画、雕塑)已融入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了,海报、广告、灯箱、建筑景观闪着靓丽的色彩,MTV、MP3、MP4、MP5不停歇地响着流行歌曲,但这种消费性审美话语与人的本质生成似乎没什么关系,充其量是一种技术力量的展示,只外在地培育了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是一种现成性的体验和快感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