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自律:审美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黎明,男,1958年生,河南安阳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艺术自律是审美现代性的首要范畴。近代以来的思想家们对艺术自律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阐述,其一是关于艺术家的先验禀赋和职业身份的独立性的论述;其二是关于艺术作品文本结构和意义自足性的论述;其三是关于艺术场的自主性的论述。20世纪中期之后,有关艺术自律的理论思考转向了从社会体制、历史语境等角度探讨艺术自律被建构的机制和过程。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1-0107-08

       艺术自律是现代性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古典时代,艺术跟宗教、教育、知识、手工技艺等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尽管亚里斯多德大幅提升“诗”的地位,但“诗”仍然只是一种效率显著的认知方式而已。正如荷兰史学家赫伊津哈所言,中世纪结束前“艺术尚未飞升到超越世界的高度。它构成了社会中必需的一个部分”①。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日益变得孤芳自赏、特立独行起来;面对世俗生活,它甚至采取了一种远离乃至于对抗的态度。康德美学的诞生进一步强化了艺术在生活世界中独立的态势。这种被称为“艺术自律”的文化现象给现代社会带来主体性的审美伦理、自足性的艺术文本结构以及自主性的艺术产业场域,进而为审美现代性提供了思想资源。

       一、艺术自律的合法性论证

       由词源学来看,“艺术”与技术性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在古典时代,艺术并非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场域,而更多地是指从事某种社会实践时所体现出来的技能优越的状态。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列举的七门艺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都只是在从事这些工作时需要的特殊技能的意义上被称为“艺术”。亚里士多德这样定义艺术:“借助真正的推理过程进行制作的技艺。”②诗可以表达普遍的真理,但是艺术只是自觉化了的技艺。直到中世纪,人们仍然是在“技艺论”范畴内讨论艺术,托马斯·阿奎那就认为思辨推理活动具有艺术性。甚至在我们今天的日常语言中,同样流行着一种技艺论的艺术观,比如烹调艺术、军事艺术等。“技艺论”的艺术观似乎在所有生活实践中都播散了艺术,但是它否认艺术自身作为人类生活实践的独立场域的存在。艺术自身成为人类生活实践的一个独立场域是现代性工程展开之后的事情。当现代性以其“分解式理性”将人类生活实践区分为诸多的自主性场域并要求它们以独立的属性展示其合法性身份时,艺术开始由散落于其它生活实践中的技术因子而聚合为一种同一性的活动空间。跟人类生活实践的其它场域一样,艺术也需要对自身的自主性存在进行合法性论证,这一论证的结果即是艺术自律论的出场。

       17世纪以后,艺术日益成为一种自主性的社会实践场域,艺术家日益成为一个摆脱了依附性的社会群体,艺术作品日益成为一种特定意义的生产机能,于是艺术场区隔于其它社会实践场域的边界日益明晰,独立自主的艺术场逐渐成型。面对此一历史景观,欧洲学者开始探寻新的艺术定义以解释艺术场的独立自主性。从查尔斯·巴陀到康德、席勒、黑格尔,以至于20世纪的弗洛伊德、海德格尔、阿多诺、阿瑟·丹陀等,西方学者们为了解释艺术的自律性设想出了种种理论方案,诸如“自由的艺术”、“美的艺术”、“天才的艺术”、“游戏的艺术”,以及“白日梦”理论、“新异性”理论、“艺术界”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致力于寻找艺术作为自主性社会实践场域的某种特异的表征,或者从伦理学、或者从心理学、或者从语言学、或者从社会学入手来界定这些表征的艺术属性,这些界定或者指向艺术家、或者指向艺术活动、或者指向艺术作品。

       综观近代以来的艺术理论,其中关于艺术之自律属性解释得最为成功者莫过于康德美学。在康德之前,已经有查尔斯·巴陀等人用“美”的概念解释自主性的艺术门类的特有属性。以审美作为艺术之自主性存在的依据从而使得自律性艺术获得一种先验的必然性,这是启蒙旗手康德的功劳。康德由他的“先验哲学”入手讨论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他将判断力活动视为与纯粹理性、实践理性相并列的第三种先验性。这一先验性的首先一个特性在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因此它能够引起愉悦但又不涉及主体的欲望;判断力活动的第二个特性在于“无概念的合概念性”,因此它能够“普遍传达”而又不涉及对象的内容。具备这些特性的判断力活动具体展开为一种“形式游戏”,而形式游戏来自于天才,即先天地以判断力为其心智活动主题的艺术家。对于艺术自律来说,康德美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从人类的先验性层面上赋予艺术的存在以必然性并且从本质属性上将艺术与人类其它活动区别开来。康德通过把审美判断力先验化使得艺术的独立自主性质不再停留于技艺层面,而是上升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存在。

       唯美主义、形式主义、先锋艺术、实验艺术以及新左派的审美救世论等等,都坚信审美赋予艺术以自由的品格,坚信艺术超然于俗世之外的救赎功能。《美学百科全书》中关于“自律性”条目中写道:“自律性更确切的涵义自18世纪末清晰地呈现出来,有两点极具基本性质。第一个涵义肯定了艺术、美的体验的独特性,作为一种价值资源的不可通约性。……第二个涵义肯定了艺术或美的体验‘起因’的独立性,排除了心理的、生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政治的诸因素的影响。”正是有了这两点,艺术才自称独善其身、远离人间烟火。

       但是由此也生发出两方面的疑问:其一,艺术存在之独立品格是否源于审美,抑或审美是否为艺术提供了特有的属性?其二,艺术能否超越历史,抑或艺术是否具有超然于社会历史之外的禀赋?

       20世纪初期,德国学者德苏瓦尔、乌提茨等人提出“一般艺术学”概念。他们认定艺术具有独立的属性和价值,但是艺术学的对象与美学的对象仅有部分重合,美并不能决定艺术的属性和价值。但是在艺术如何具备自身独立品格的问题上,德苏瓦尔、乌提茨以及费德勒等人一直未能提供明晰的解答。假如认定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立自主的存在属性,那么康德美学的解释无疑比“一般艺术学”倡导者们的解释更能征服人们的理智。

       法国学者雅克·朗西埃提出过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看法,即“美的艺术”只是艺术的一种历史性的类型。朗西埃由艺术的辨识和认同体制入手区分出三种艺术类型:第一种叫做“影像的伦理体制”,这是西方最早的一种艺术体制,以柏拉图的所谓“影子的影子”一说为代表;第二种叫做“艺术的诗学/再现体制”,这一体制始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后来的再现论、反映论都属于这一体制;第三种叫做“艺术的美学体制”,这一艺术体制即近代开始出现的、以人性解放为主题的现代艺术诸潮流,其中蕴涵着一种以美学革命来完成政治革命的诉求。③朗西埃由一种历史主义的视界把审美化的艺术处理成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阶段性的形态,也就是说,美学对艺术的统治只是一种历史性的现象,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性的关系。朗西埃的观点使得我们领悟到,由美学霸权建立起来的自律性艺术体制,也许只是历史的一种“事件性”的现象;康德美学所设想的建立在人类先验性之上的审美自律,实际上是“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的幻觉。依照朗西埃的看法,美并不必然地成为艺术的本质,它只是在审美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中被推举出来充当艺术的本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