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对话:课堂教学的意蕴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鹏君(1981- ),女,河南周口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湖北 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高教发展与评估

内容提要:

理解和对话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个体在理解和对话中实现思想、精神和心理的沟通交流。课堂教学中的理解和对话是一种意义生成过程和视域融合过程。现实课堂教学中凸显出理解和对话的欠缺:知识意义理解与生成的缺失;个体精神引领与建构的缺乏;师生关系理解与建构的缺位;自我建构与理解缺少。建构充满理解和对话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责任,双方需要努力做到:以爱为基,严宽相济;以人为“镜”,以己为“师”;己所悦纳,亦给予人;对话交流,消减误解。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14)01-0079-07

      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引领精神的场所,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意义生成和视域融合是其终极的价值追求。然而,现实课堂教学中却体现出理解和对话缺失的不同表征,要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达成理解,在精神上得到沟通,就要师生合力构建起充满理解和对话的课堂教学。

      一、理解与对话:基于课堂教学的阐释

      “理解”是西方新的哲学思潮——哲学解释学的核心,将它作为根本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把人作为哲学的本质问题,只有人才有理解,这是物所不具备的。所以,理解就意味着人去理解,对人的理解,为了人的理解。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领域都有对“理解”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话”是参与者之间一种平等的、共生的交往关系。“对话不仅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也包括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交流。总之,对话是一种渗透于人类一切行为与一切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意识或哲学。”[1]理解是对话的基础,对话是理解的途径。没有理解也就无所谓对话,个体需要在理解中展开对话,在理解和对话中进行精神的交流沟通、意义建构和视域融合。本文就是在课堂教学这一微观、具体情境中展开理解和对话的探讨。

      1.理解:课堂教学中“意义生成”的过程

      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是与人生须臾不可分离的,人时刻都生活在理解中进行着理解,否则就不可能做出恰当的言行。“离开了理解,人生顿时成为一片思想的荒原,没有任何的人生意义会在这片荒原上成长起来。”[2]因此,课堂教学中也体现着理解,理解的过程就是课堂教学“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师生自主地发挥想象力进行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

      教材、课程和教师的讲解为学生呈现的是知识形态。学生要与这些静态的知识产生联系,就必须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找到负载这些知识的生长点,进一步了解、加工和重组这些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对知识的意义生成,从而才可能吸收和内化。意义的生成不能靠灌输和强迫接受,只能靠学生积极的、自觉的理解。意义生成和知识的学习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知识的学习不断转化为新的意义,意义的理解又要不断回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生成的意义,一直存在于理解中,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对话之中。“理解就是此在本身在自己能够存在意义上的存在,此在的意义——亦即整个世界的意义——不是被理解后才呈现在理解者面前,而是随着理解被展开;不是理解发现了这些早已存在于某处的意义,而是随着理解的展开‘生成’了意义。”[3]

      课堂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情境,学校中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环境、校园文化等因素都会浓缩在课堂环境中,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学生只有对这些潜在的因素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感受和体验的不断更新,以至新的教育意义的产生,才能更好促使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观念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塑造。所以,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学生与各种课堂影响因素产生直接关联,理解并生成“教育意义”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关系也处于不断的意义生成中。“师生关系是学生完整人格与教师完整人格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对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4]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自身的表现方式,并作为教育活动本身而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参与到课堂关系中,积极自觉地进行交流沟通,不断的理解、深化和体会教师、同学及其关系产生的教育意义。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教育表达式、教育关系的理解中意义生成的过程,并因此影响其观念、行为、情感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对话:课堂教学中“视域融合”的过程

      所谓“视域”就是指由知识、能力、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构成的理解基础。“视域融合”不仅表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表现在教师与课程设计者之间。课堂教学中的“视域融合”主要体现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即指师生、生生在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对交往、互动给予立即反应,师生思维一直处于“在线”状态,从而对某一特定话题达成共识;它不是学生的视域适从教师的视域,也不是双方视域的简单重叠,而是在一定情境中师生在场的语言、思想观念的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对话产生思想观点的碰撞和交流,使自己原有视域的边缘被打破,与他人的视界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新视界,达成双方的视域融合。首先,师生“把灵魂向对方敞开使之在裸露之下加以凝视。”[5]教师和学生都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对方面前:学生不会因怕出错而掩藏自己,而是积极地去表达和体验;教师不会因担心不能恰当处理学生的问题而隐藏自己,而是通过对学生问题的反馈和应答充分显露自己。参与的双方不只是进行语言的谈话,更是一种“敞开”、“接纳”和“倾听”。其次,审视差异,同中求异。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就是教师“把珍贵的金属矿带入学生的灵魂,使金矿燃烧,以剥离开金属与渣滓。”[6]当师生面对面地交谈,共同进入课堂活动中,真实敞开自己、真实地表达自己时就出现不同的声音,就需要质疑、反驳对方或者修正自己,就会出现争论的“波澜”和自我检讨的“暗流”。这需要双方欣赏对方的异己之见、反思自己的异他之见,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吸引。其实,这也是双方在自我检验、自我醒悟、审视他人和欣赏他人。最后,异中求同,走向融合。当对话双方都尽力去认可对方的观点时,就出现了情感的“共鸣”,语言的“共振”和视域的“共同区间”,从而实现视域融合。在其中,“有可能把不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但不是汇成一个声音,而是汇成一种众生合唱;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人真正的个性,在这里都能得到完全的保留。”[7]正是对话使师生得到了理解,使心灵获得了沟通,使课堂教学实现了视域的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