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谢宗顺,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新加坡在独立建国时生存环境的严峻,使其对自身的生存安全保有脆弱感与现实感,也因此经济发展一直被视为其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新加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分析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四次重大教育改革历程可以发现:新加坡政府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秉持着“务实原则”,让教育系统所培养出的人力资源持续配合不同时代的产业需求,即“教育发展为经济服务”。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3)10-0014-07

       一、前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资料,新加坡1993年人均GDP(依购买力平价计算,单位:国际美元)突破20,000美元;2012年人均收入达到60,410美元,名列全球第3名。[1]而在世界经济论坛(WEF)所发表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在最近4年都保持在前3名。[2]新加坡耀眼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运作效能,以及具有特色、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显示了在现代化历程中所取得的成就。[3][4][5]从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教育就一直是新加坡政府设定的重要政治议程之一。在新加坡的现代化历程中,教育一直被新加坡政府视为推动经济发展、宣扬国家理念与促进社会融合的一个重要领域,每年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教育的发展上。为了使教育能发挥预期的功能,新加坡政府不断检视、调整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在独立后的这40余年间推动了数次重大的教育改革措施。本文试图探究的是在这数次重大教育改革历程中,新加坡政府是否有核心的原则来研拟施行相关政策?如果有的话,这个核心原则又是如何影响教育改革,而形成新加坡教育发展的特征?

       二、新加坡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对其教育发展的影响

       新加坡是1965年独立的新兴国家。独立初期由于邻近的马来西亚联邦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竞争,以及这两国减少了原本在运输与贸易上对新加坡的依赖,造成了新加坡传统经济生命线——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的衰退;此外新加坡缺乏石油、橡胶等天然资源,迁往新加坡的移民也缺少经济发展所需的特别技能,加上高失业率与多种族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这些内、外在因素说明了新加坡建国时生存环境的严峻,也形成了新加坡对于生存安全的脆弱感。[6]这样的脆弱感深刻影响了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政府。“由李光耀领导的行动党政府所制订的重大政策,都是为了确保新加坡的生存、安全、稳定与长期发展”。[7]

       新加坡政府从独立初期就意识到经济发展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经济上的考虑几乎支配着各项政策的制订,而国家的一切目的与意图也是为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8]新加坡的政治精英们对经济该如何发展有了清楚的判断,他们在对国际情势及自身发展条件进行分析之后认为:“……一个小国能否生存,就依赖于它如何看待自己与主导全球体系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现实的关系。……在新加坡独立不久,我们认定小国(新加坡甚至比大多数的小国还小)不能依靠自身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生存。……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加入国际体系,把我们的未来托付给国际体系”。[9]他们理性地认识到国际政治现实、自身的市场狭小及缺乏自然资源等不利因素,因此决定采取外向型经济(Export-oriented Economy)的发展模式,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而新加坡也从60年代的中转贸易与军事基地,逐渐发展成今日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国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海空运与通信中心等。[10]在独立至今的40余年当中,可以看到新加坡不断改变其运作方式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随需求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信息时代风靡世界以前,新加坡就已经成为诠释‘连通性’概念的典范”。[11]在全球化的时代,新加坡也积极抓住全球化的发展机遇,持续对经济进行重组与升级,改进或重建政策与机构,致力于将全球市场作为其经济发展的腹地;如今,新加坡成为善用全球化潮流的经济体,也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12]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到,新加坡清楚地认知到经济发展是国家生存的命脉,因而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对外高度连结世界经济体系,对内不断调整各项政策与结构,以创造更好的条件来保持竞争力与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影响之下,新加坡的教育也被视为负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工具。而从内部结构整体来看,新加坡的教育发展也呈现出强烈的“工具理性”倾向。[13]新加坡政府高度掌控教育体系的发展,在整体教育政策方针上认为教育必须有目的,且教育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服务,不可能纯粹为教育而教育;这些目的主要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此外还有帮助社会各族群融合、宣扬国家与社会共享价值等。[14]因此,国家整体战略的考虑决定了新加坡教育体系在内部结构里的定位,就是教育必须为国家发展服务,发挥其最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效益。

       三、新加坡独立建国后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教育改革历程

       新加坡的教育发展从独立建国至今历经了数次重大改革,而从这些重大教育改革中可以看到新加坡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15]也可以看到新加坡政府是如何调整教育政策以配合时代需求。[16]新加坡国家发展首重经济,而独立后的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60年代,以创造就业机会为目标,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战略产业;70年代,以产业升级为目标,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战略产业;80年代,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战略产业;90年代,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战略产业”。[17]新加坡学者Ng分析1965-2005年新加坡教育发展时指出,经济发展计划对于新加坡的工业化发展、教育及人力需求影响甚巨。他进一步将新加坡工业化阶段与重大教育改革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参见下表)。[18]

      

       (一)第一次工业化阶段与教育改革(1965-1978)

       第一次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教育系统的整合之上,而其中一项重要的政策就是双语政策的推行。从1966年开始,所有的中学生都要学习第二语言;到了1968年,在大多数非英语小学的中年级科学与算术课都以英语进行教学。之后的一连串改革措施,英语作为双语教育中的强势语言地位越来越确立。另一个重要政策方向是对劳动力的技能培养,在此阶段新加坡政府大力普及基础教育并广设技术学校、职业学校及各种技能训练中心,以培养出符合工业化发展的大量劳动力。由此可知,不论是英语能力的强调或基础、技能教育的推行,都可以看到新加坡政府以教育来培养劳动力,进而配合工业化发展需求的策略方向。[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