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本文以《李光耀40年政论选》为基本依据,紧紧围绕新加坡独立、建设、繁荣过程中所采取的发展道路和治政举措,力图阐明李光耀治政思想的要素、构成及主要的政策主张,以期为我国国家管理、政权运作及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 李光耀 治政 思想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绩素为各国所注目和为世人所称道。其治政思想,见解独到,系统深刻,闪烁着智慧和实践之光,值得重视和极具研究价值。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它原本是一个渔岛,1824年沦为英殖民地,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新马分家后成为独立的国家。李光耀从英国剑桥大学法学系毕业后,1954年发起组织人民行动党并担任秘书长,与殖民主义者开展斗争。1959年6月出任自治邦总理。从那时起,直到1990年11月,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达31年。31年,物换星移,世界各国政治领袖在国际国内政治中起起落落,浮沉不定,然李光耀历经风云变幻,坚定刚毅,成为身在小国却具有国际声誉和受人尊敬的政治家。在这三十多年里,新加坡从地小人少、资源贫乏的落后的殖民地,发展成为繁荣富庶和“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尼克松语),[①]李光耀贡献巨大,功绩昭然。他的名字,也从此与新加坡的发展、进步、繁荣和稳定结合在一起。追寻其政治生涯,就会发现,他一生致力于新加坡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制建设,从打着油布伞、踏过独木桥探访民生开始,到提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海外经济,一路行来,困弊与转机并存,艰辛与成功相伴,为这个岛国奉献了大半生。探讨其治政思想,就会理解,他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他的管理政府、治理国家的思想、理论和主张,集中体现在《李光耀40年政论选》中。多是新加坡建国经验的总结。这些思想、理论和主张,历经风雨洗炼,堪称珍贵。 一、国家成功的要素 李光耀认为,一个国家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一个稳定的政治局势。此为治国确论,亦是李光耀治政经验之中肯总结和政治智慧之映照。1959年李光耀组织自治邦政府时,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弹丸之国,国内华人、印度人和马来人混居,潜伏着种种多变的因素;在自治、新马合并及分家、独立的过程中,更是风云多变。政治纷争、罢工示威不断,“几乎没有什么投资、建设、新工作职位和经济成长”,[②]使新生的国家面临重大考验和许多问题。李光耀认为,“政治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必须条件”。“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以及合理和现实的政治领导,那就不可能谈到经济发展”。[③]因此,作为剑桥出身的律师,李光耀以法起步,强调有严密的法律才能产生井然的社会秩序,把新加坡治理成为一个法纪严明的社会。同时,作为一个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各民族之间和睦共处对于建立一个稳定的新加坡至关重要。李光耀深明和谐社会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坚持平等对待各种文化,并积极建立“新加坡人”的认同感,提高国民意识,树立共同价值观;坚持“双语政策”(母语和英语),确保新加坡人能以英语作为各民族的沟通语,又能同时掌握母语,以免失去传统文化;坚持政教分离,促进宗教容忍,维系多元种族社会的和睦共处。人民行动党执政30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为“亚州第二高”(人均GNP仅次于日本),政治稳定乃其基础。 2.一批有干劲、愿意付出代价、而又受过良好教育、并且训练有素的人才。新加坡实行的是“人才主义”,即用人主要看才能个性而不看家世背景的制度。李光耀坚信,人才是新加坡成功的关键。他说,“每一个社会,不论是工业化或发展中的社会,都不断地面对竞争,它在成功社会中所占的既定地位,是不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有魄力和按照更有效的原则做事的社会,总是超越那些不是这样的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因素是:一个社会怎样辨认人民的才干,并且怎样训练他们,使他们的才干带来更多的利益。”[④]当然,不同国家里的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天赋,而“把一个民族的天赋才能金字塔化为专门技能(经过训练的才能)金字塔的彻底程度,是决定有关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大小的重大因素。”[⑤]李光耀警告说,“没好好培养人才,国家一定衰败。”[⑥]李光耀说,谈起一些新兴国家和旧工业社会失败的原因,“我的脑海中就情不自禁地浮起空洞、不触犯人的词语,并且试图寻找婉词,把有魄力、有冲劲、有成就的国家和无生气、怠惰、懒散的国家;把有结合力、有纪律、有信心的国家和轻率、混乱、自怜的国家;把那些能够认出聪明能干的人民而加以赏识的国家和那些假平等主义之名把有天才的人民挤入平庸人群的国家等等的尖锐分野模糊起来。”[⑦]李光耀坚定地指出,我们唯一的资源是人民,我们应该牢记着人才资源是可以补救天然资源的缺乏的。因此,要设法提高人民的教育、技术和生产力。新加坡尤其重视执掌国家政务的公务员的训练和选拔。李光耀花了10多年的时间,顺利完成更换政治领导层的工作后,欣慰地说:“我觉得我已做了我所能做到的,那就是网罗最能干和最坚强的人来领导新加坡。”[⑧] 3.具有吸引高度工艺水准工业的能力。为了确保经济持续增长,新加坡根据经济、科技的发展,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从初期发展劳动密集工业,70年代转向精密工业,80年代提出经济变革,重组经济,发展高科技,近年来则侧重于海外经济。李光耀之箴言,就是“保持我们的竞争能力”。[⑨]“我们的经济策略,是在亚细安境内相辅相成,在世界市场上全力竞争。我们的前途,是在于制造产品外销,同世界所有其它国家竞争;我们的更大前途,是在于‘脑力服务’,尤其是在电脑软件方面。”[⑩]李光耀认为,“增加人力资本的净值方面,教育和训练向来都是重要的关键,”(11)强调要辨认、训练和调动人力,以便从今日的工业和工艺专门知识中取得最大好处。他说,那些教育程度处在最低水平的人民,从高科技发展所得到的好处最低,因此,要在今日这个互相依赖的世界里发挥生产潜能,就必须给人民技术和纪律的训练,使他们变得多才多艺。而且要把宝贵的人力资源用于从事生产更多诸如精密机器以及在以后生产电脑软件等产品,因为它们需要更高的教育水平,更高的技能,而且具有更高的加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