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构想: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政治学理论面临诸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葛荃,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威海 264209);   张英魁,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建构中国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对自身政治现实的反省与思考、对西方先进理论模式的借鉴与吸取、对自我知识谱系的梳理与检讨等方面的努力。本文认为,建构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承载学术任务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意识形态化的问题;三是政治学理论的本土化问题。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字号:

      作为一门古老学科,政治学起源于西方。历经时日,绵延传承,回顾19世纪中期以降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政治学大体上沿着两条路径,从思辨哲学逐渐向着现代政治学转变发展。一条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政治现象进行社会经济的考察和社会阶级的分析。另一条是由约翰·穆勒和托克维尔开创的,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政治假设进行验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学沿着第二条路径推进,前苏联和中国则是第一条研究路径的代表。

      20世纪80年代,政治学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得以恢复,在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路;同时,西方现代理论,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理论也被源源不断地引进。经过20多年的借鉴、发展与整合,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治学体系成为学界的聚焦点。20多年来,政治学研究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同期行进,它所面对的是数千年历史遗留与当代转型发展的诸多问题,面对的是中国自身的社会政治经济情景,是中国现实的政治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厘清思绪,调整视角,在反思、借鉴及整合的过程中,认清问题症结所在,从而为理论的建构提供合理的可操作的思路。本文认为,中国政治学几十年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政治学理论体系所承载任务的多层次性,核心理论架构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意识形态化,以及政治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薄弱。以下即对这些问题逐一探讨,敬请各位方家指谬。

      一 现代政治学理论承载学术任务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

      在中国学术界,政治学学科承载着怎样的学术任务呢?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赵宝煦先生指出:“政治学和行政管理研究,要想得到社会认同,就必须能回答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提供解决当前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最佳方案。”他特别强调“要熟悉中国国情,再研究问题,才能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1]这一论断可谓一语中的,与西方后行为主义的超越行为主义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处,即政治学学科在深入研究基础理论之外,必须要关注政治现实问题的解决。政治学界作为一个学术群体,必须对现阶段政治现实有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把握,在此基础上达成基本共识,这是政治学理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惟其如此,才能够明确政治学理论建设所处的现实背景,才能够切实把握政治学理论体系所应承载的学术责任。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阶段的定位,需要我们简略地追溯一下政治学发展的源流脉络。如果比较详细地划分,政治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

      一是古典时期(?-1850年)。这一时期的政治学与政治哲学是混而不分的,其中还夹杂着诸多伦理学的命题,总体上政治学从属于哲学,特别是很难与道德哲学区分开来。这一时期的政治学家兼具哲学家身份,重视规范研究(normative),主要探讨应然的问题。

      二是制度研究时期(1850-1900)。这一时期政治学与道德哲学逐渐分离,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始进入政治学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是法律和制度层面。他们以法律文件和宪法规约等政府文件作为主要资料,以政治制度及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方法则以描述性(descriptive)为主。在这一时期,政治学已经被欧美某些大学视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建制开始形成。

      三是过渡阶段(1900-1923)。这一阶段的主题是反思和整合,主要特点是对于制度研究的反思、批判,以及多种研究方法的介入。政治学家们指责制度研究不能为人们提供政治现实的真相,他们反省政治学的发展状况。在研究方法上受到实用主义和符号互动论的影响,此外诸如观察、调查和测量方法,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等等,也逐渐被政治学研究者们所接受,为政治学研究迈进行为主义阶段奠定了基础。

      四是行为时期(1923-1969)。这一阶段的政治学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愈来愈倚重人类行为的变量,强调个人行为是政治学研究的分析单位。经验的计量统计的研究方法得到普遍的运用,也有研究者主张采用田野工作(field work)方法。研究方法的创新建构了现代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五是后行为时期(1970至今),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弥补和完善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的缺陷,研究的主题依然是个人行为及团体行为,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不过后行为主义认为事实与价值不可分割,价值研究在政治学研究中仍然具有其合理性。

      对于政治学发展历史的划分,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可分为传统政治学、行为主义与后行为主义三个阶段,这与上面的划分只有细微的差别,并无实质的出入。我们对于西方政治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通过如下的表一能看得更清楚。

      政治学发展阶段划分及特点(表一)

      主题 研究方法学术任务 其它说明

      第一阶段

      很难与道德哲学区分,夹杂

      (-1850) 规范研究

      演绎解释法 评价应然的政治标准 诸多伦理道德命题

      第二阶段

      历史研究法,研究各国的法律及制度政治过程脱离道德哲学,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