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与个体的社会适应  

——对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的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小兵(1966- ),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讲师,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社会化和选择两项基本功能,个体在接受学校教育后能获得社会适应的基本素质,有利于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社会适应还存在负功能,有时会使个体在社会适应中出现问题。因此,需从学校教育之于个体社会适应的负功能以及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分层的筛选机制两个层面反思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学校教育,在此基础上,从注重多元化知识和价值的培养、坚持教育公平、加强社会实践三个方面修复学校教育之于个体社会适应的功能。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12 期

字号:

      教育与社会具有密切的联系,教育通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以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教育最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对现代公民价值的塑造以及知识、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是个体进入社会空间①之前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个体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一定的知识、价值以及生活所需的一些常识和技能。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学校教育,个体的社会适应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社会适应虽如此重要,但学校教育在个体社会适应上的功能也受到来自社会的质疑。这种质疑主要体现在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观念与社会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差距,在个体社会适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由学校教育所获得的关于社会的知识与经验现实断裂的问题,从而使得个体在进入社会后需要再社会化以适应真正的社会现实。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在接触社会后抱怨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就是印证。

      目前学术界关于“学校教育与个体的社会适应”这一主题的研究,大多数侧重在结构功能主义的框架内进行探讨。例如,关于学校教育目的的研究,大多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各级各类学校所遵循的总体要求,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三是各种课程和教学活动的目标。②这是从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及具体目标对学校教育的目的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主要将学校教育视为社会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既要完成系统自身的目标,同时也要努力实现社会这一宏观系统的目标。再如,对学校教育社会效益的分析,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在于提升社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推动个人、社会和经济财富创造的知识、技能和能力。③学校教育主要是为了使个体获得必要的人力资本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这里谈的就是学校教育在个体社会适应上的功能。还有研究者具体研究校园对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认为社会适应能力是指社会个体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与周围环境发生调节作用的能力,学校教育通过人格的社会化、优化知识结构、加强能力训练等渠道使个体实现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④,而学校规则、日常规则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情境与规则执行的一致成为当前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⑤。此外,还有对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所做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集中在心理学领域,主要是对城乡结合地区的中学生、初一新生、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社会适应以及其他心理特征进行研究。⑥以上这些研究主要从宏观上探讨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以及从微观上探讨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对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在研究中基本没有脱离结构功能主义的框架。对此,本文首先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分析学校教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反思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存在的问题,分析为何学校教育对个体社会适应还存在负功能,进而探讨如何修复学校教育之于社会适应的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学校教育与个体社会适应

      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不同结构、不同性质的部分组成的相对持久、相对稳定的和谐的统一整体。帕森斯对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体系》(1951年)、《当代教育制度》(1971年)、《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班级》(1961年)这些著作中,其中后两本是研究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取向教育思想的重要著作。帕森斯在研究中赋予教育两种基本功能——社会化和选择,但他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化。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是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系统,而教育的选择功能是对个体进行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包含对一个价值文化系统的内化,只有通过对价值取向的建构与重构,或将价值取向的变化有效地转化为新的实践,才能保证个体的社会实践与普遍的价值取向相适应。人的社会化是系统运作和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化过程包含在系统的分化与整合之中。家庭和学校都被看做一个社会系统,学校在个体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家庭和职业生活的中间站,在系统分化或整合过程中,学校是社会化的典型环境。学校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借助教师实现,教师不仅提倡诸如感情交流、个人人格至上、不拘小节等家庭价值观以促进个体间的认同,同时也教授职业生活要求的价值观以加强个体对成人角色的认同,比如说抽象、理性、控制与合作等。当个体获得相应的智力训练,并学会理性和控制、承认权威的时候,他也就能够做一个好公民,适应社会系统。⑦

      (一)学校教育与个体社会适应的关系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学校通过教育使得个体获得进入社会所必需的价值观念、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社会中,只有具备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参与社会竞争的知识、技能,个体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学校教育与个体的社会适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首先,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适应的前提条件。帕森斯认为,社会由个性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学校和家庭都是重要的社会系统,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⑧社会的稳定及其运行要求社会系统的需要获得最低限度的支持,而个性系统中的生存需要必须由社会系统予以满足,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也应得到保障。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的内容来自于社会认同的价值以及社会要求的生存技能。学校教育作为使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个体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观念认同,同时学会必要的生存技能,从而为个体适应社会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