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由来已久,而且贯穿于整个中国思想发展的始终。“道”最初是一个具体名词,本义为道路,后来思想家们把它引申、抽象为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的最一般性法则、规律和道理。春秋战国诸子几乎都对“道”有过阐发。道家自不待说,儒家对“道”的重视程度也丝毫不逊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在论述了儒家出于司徒之官而有的一系列特点之后,还特别强调儒家“于道最为高”,即是说儒家把道看成其最高的追求。孔子心目中的“道”就是这样一个最高本体,但孔子谈到道时都是与具体的人生和社会结合在一起的。在孔子那里,天道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主导的还是人道思想。儒家重视“道”,既是出于本体论或宇宙论的理解,也是出于政治伦理的需要,最主要是想用“道”这个价值理念来对为政者的施政行为进行规范。近现代以来受到西学东渐影响的中国哲学,更是有意识地确立并不断强化着“真理”的观念,以至于在哲学乃至一切学术研究中,都坚信有“真理”并以发现真理作为毋庸置疑的目的。①所以,现在我们经常把中国思想中的“道”与西方思想中的“真理”等同起来,如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对《里仁篇》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这样翻译的:“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显然,“道”这个概念已经被不言而喻地等同于“真理”。其实,“道”与“真理”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它们之间不无相通之处,在各自语境中也具有相似的地位和重要性。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对“道”的探求中,也包括了对“真理”的探求,“道”有的时候也包含有近似于“真理”的意义。 中文“政”主要是指政治、政事,如《诗·大雅·皇矣》:“其政不获。”《周礼·夏官》:“使帅其属而掌邦政。”《吕氏春秋·察今》:“荆国之为政。”中国古代的政治非常强调“正”,所以《说文》曰:“政,正也。”《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在道与政的关系上,“道”所表达的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真理和价值系统,“政”所代表的包含有我们今天所说的秩序、权力和制度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与“政”大致对应甚至包含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真理”与“权力”概念,并且以道统与政统的历史演变展开其逻辑关系。 道与政合一 孔子以前道与政合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古代圣王,是道与政合一的人格化身。儒家则重视王道政治,追求德政合一,推崇古代圣王。 王道,亦称王政、王术,即以德礼仁义治国理民之道。《尚书·洪范》论王道最经典:“无偏无陂,尊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路;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这段话全面地揭示了王道的三个基本特征:“王道荡荡”是说执政者必须优容宽大;“王道平平”是说执政者必须无党、无私、无偏、无陂,人人平等;“王道正直”是说执政者必须坚持公平原则、维护正义、以身作则。由于对《洪范》创作的时代有争议,一般多认为可作为殷周之际的史料。即使为春秋战国及其以后人所作,也一定是后人对王道特征的一种概括和理想化。《尚书·大禹谟》也揭示了王道的精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尧舜禅让帝位,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就是这十六个字。后来禹又传给汤,汤传给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又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这个传承过程是以心印心,以心传心,因此称为“十六字心传”。 王道政治提倡为政以德,追求德政合一。《论语·为政》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以北极星比喻“德”对于为政者治理天下的重要性,认为为政者有德,就有了感召力、凝聚力,就会如同北极星一样,自在其所,而群星都拱卫于四周。“德”主要是对执政者的要求,即国君应以自己的道德表率和示范作用来教育和感化百姓,而不是把目光朝下去要求百姓。孔子认为,要建立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德性决定社会治理的好坏。因此,他对执政者提出了“正”的道德要求: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孔子训“政”为“正”,说明执政者必须有“正”的方向、“正”的理念以及“正”的方略,能够遵循“正道”,这样才能使君民俱“正”,使国家社会进入“正道”,实现天下有道。统治者正己则能正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以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荀子说:“君者,仪也,民者景(影)也,仪正而景正。”总之,君主的德性是政治的根本。 王道政治理想是由古代圣王在政治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圣王是王道政治的人格载体。孔子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对历史上的圣王很少从理论上对“圣王”做解释,更多的是通过推崇、赞叹尧舜禹来表达他心目中的圣王观。孔子在《论语》中推崇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既有德又有业的古代“圣王”,是真正有“盛德大业”的人物,完满地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例如: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大哉”是孔子总赞尧帝为君之辞。巍巍乎,唯有天是如此高大。天之高大,唯尧能则之。孔安国注:“则,法也。”尧能取法乎天,尧即如天之大。荡荡乎,尧的大德广远无际,民众莫能名其状况。民所能名者,唯在尧的各种事业典章。尧是古代传说中的圣王,孔子在这里以激越昂扬的文字歌颂了尧帝效法于天地自然法则,制订礼乐典章,施恩德于民,取得了丰功伟绩,使人民对他无比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