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2)09—098—105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是近年来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前沿性的热点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领域乃至整个文艺理论研究界同行们的关注下,成为当前中国文论研究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意义的重要论域,并对近年来的文艺理论批评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建构产生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这一热点问题或曰论域的形成,原因不外有三:一、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文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新变现象,迫切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出发,对之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使新世纪的文艺理论批评有效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现建构中来。这一现实需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这一论域的形成。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的创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其中的一个二级学科的创设,以及马克思主义“三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提出,从学科的角度催生了这一热点问题的形成。虽然所处学科不同,但是近年来文论界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的研究,有效地呼应、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讨论,彼此之间的互动效果是明显的。三、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自身学术逻辑演进使然。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整体性变化,以及文艺理论批评本身观念和话语方式新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观念和方法两个层面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因而如何参照现实发展所需,通过思想资源和话语资源两个方面的重构,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学术创新和话语转型,以便更加有效地因应现实,从而有效增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于整个文艺理论批评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的问题,便被突显出来,这对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这一热点问题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化这一问题之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它们应该成为我们思考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问题意识”和提问方式,换言之它们关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的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是:学科间性问题、系统整合问题、问题意识重塑问题、阐释学对话问题、本土视域与世界视域并重问题。下面分而论之。 如何有效地打破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存在的学科封闭现象,注重学科间性问题,是当前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既然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业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论域,并且考虑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作为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及其下辖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学科生态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一般文艺理论批评之间的学科生态关系,为了突出学科的对应性,并在尊重共性的前提下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学科自性和现实针对性,那么明确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当代形态化研究的学科边界便理所当然。因为,随着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学科制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发展,每一个学科都试图将自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进行界定,在差异之中界定自身以获得身份。同时,明确其学科边界也具有不言而喻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它不仅能凸显学科自身的研究范式、学术旨趣、理论视域与价值取向,而且能使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的学术研究更加条分缕析、有章可循、井然有序。但这样也易于形成学科闭守的弊端,因而走向学科间性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所谓走向学科间性,就是要跃出自身的学科边界,融入大的学科生态之中,这里的具体所指是:一方面,其他相关学科创造的资源,所奠定的基础,所开拓的视域,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研究的学科资源;另一方面,应该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成果引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的学术研究领域,使之成为该学科研究的突破口与润滑剂。学科交叉和跨越边界常常就是思想激发之所,当代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以及后理论时代的理论话语的形态具有很多启发,如约翰·菲斯克说的:“在学术界,新的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常常产生在交叉学科中,因为它们发展在传统学科的荒芜的边沿,这样就避免了其限制和权威。打破学科边界就拆解了权威,因为权威安全地行使在学科界限之内,避免调整和变化。边界的圣洁对于学科和权力极其重要。”[1]跨学科或学科间性之所以必要的根据在于,现实生活不是分门别类地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地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分门别类的研究有助于专门化,但又极大地局限了研究者的思路和方法。文化研究的崛起,就是因为借鉴沟通了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文学等领域的方法而又超越其上,构造了新的知识领域和问题论域,从而开启了一种新的学术思潮。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文化理论更是如此,比如福柯的权力知识的理论,本身来自福柯的历史学研究,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历史研究主题和方法,在今天讲述哲学、美学、文论时,福柯的这种无法归类的思想形态都必须卷入。在讲述后现代文论时,主体性的消退,反理性主义,语言哲学,视觉文化等等,这些必须讲述的主题超越了传统文论的读者、世界、作家、作品等维度,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已经哲学化,美学化,文化理论化了。学科交叉和学科边界的模糊是知识创新的契机,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中国化研究学术创新中值得参鉴的经验之一。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形态化,实际上是一个伴随着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行进的过程。作为当下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创新性建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建设,是在中国经济崛起后对文化崛起的渴望与布局所提出的文化主张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建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和价值取向的优势,超越学科界限,吸纳各种思想资源,在各种思想文化和文论资源的碰撞、对话中,自由地生产和创造,在多样的思想的相互碰撞、相互有效、相互比堪的过程之中,以现实的需要为取舍标准,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并且注重总结、提炼、系统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的创造路径才是可行的。所谓学科间性,其实就是话语间性,就是通过各种话语、各种学科之间的交错共存碰撞出新知和新见。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非常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吸收和改造了人类两千多年来的思想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因此,在以当下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建构之现实需要为总目标的前提之下,充分吸收利用包括文艺思想学说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西方传统的和当代的人文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甚至于中西宗教文化的各种资源,在综合融通基础之上进行创新性的阐释和建构,从而推动中国化的、当代形态化的思想内涵丰厚、价值指向明确、阐释功能强大、现实品格突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建设,这正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建构过程中打破学科封闭、注重学科间性之意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