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的双重转型与双重启蒙诉求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金木(1982- ),男,安徽金寨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教育学博士,从事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陕西 西安 710062)。

原文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当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呈现出一种双重转型的局面。中国教育转型的双重性催生了启蒙话语的双重性,启蒙话语与后启蒙话语同时存在。在中国教育领域,主体终结性话语深深地影响着正在培育主体性的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鉴于中国特殊的教育现代化语境,教育研究者需要立足双重转型理论,坚守启蒙的理想与抱负,捍卫人之为人的尊严。当代中国教育启蒙的主要任务既不是盲目追求西方单子式的主体性,也不是盲从西方后现代主义话语而全面批判人的主体性,而是持续不断地进行主体性教育,唤醒理性而自由的主体性意识,培育具有健全主体性的公民。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12 期

字号:

       现代化是社会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是全面彰显现代性的过程。启蒙运动以后,在理性、自由、主体性等启蒙价值观念引导下,人类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种颠覆性的变化,步入了以现代性为基质的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是启蒙精神的现实化,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启蒙精神之上的,主体性、理性、自由观念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精神。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与教育转型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国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启蒙精神同样是贯穿教育发展历程的一条主线,启蒙精神的彰显也必然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诉求。

      作为“后发型”国家,西方教育“历时态”的现代化转型在中国教育场域中呈现出一种“共时态”的情形。中国教育转型的双重性催生了启蒙话语的双重性,启蒙话语与后启蒙话语、现代性话语与后现代性话语、主体性话语与反主体性话语同时存在。面对教育理论中的双重话语,中国的教育实践应该何去何从?与西方社会相比,当代中国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蒙任务?主体性、理性、自由等启蒙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教育场域中将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图景呢?

       一、双重转型: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分析框架

      现代化是一个纵向历时性的社会变迁过程,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从传统社会形态到现代社会形态的渐变过程。在西方“早发型”国家,现代化的一般进程是从“落后的旧状态”跃迁到“先进的新状态”,全面彰显现代性,继而在现代性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先进的新状态”又出现了现代性危机,开始反思现代性,走向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最终期望达到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可见,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是一个直线式的变迁过程,遵从“传统——现代——反思现代——重新构建”的演进路线。

      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后发型”社会,中国的现代化表现出了一种时空错位现象。在空间维度上,与西方国家自主、自发的现代化不同,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冲击——应对”式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内发的,而是被动的,是西方社会强烈冲击(武力侵略、文化殖民)的结果,进而学习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这样,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就出现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没有的“中西之争”、“本土化与国际化之讨论”。在时间维度上,与西方国家直线式的现代化不同,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学习——反思”式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实现以现代性为基质的现代价值观念、制度体系以及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反思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以避免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价值危机、制度困境以及生活无根化现象。

      正是基于上述时空错位状况,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呈现出一种双重转型的局面,教育现代化转型亦是如此。“作为‘后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赶超型’的‘双重转型’,是对发达国家历时态教育转型的共时态压缩。”[1]在西方社会中,教育现代化转型呈现出“传统——现代——反思——重构”的“历时态”进程,然而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中却呈现出“传统——现代”与“反思——重构”双向并存的“共时态”局面。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不仅要实现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还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形态的反思与重构。这样,当代中国教育转型中实现现代化与反思现代化同时在场,构建与解构同时存在,犹如基因结构中的双螺旋结构。“当代中国教育转型是一种双重转型。在时空上,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教育转型与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教育转型并存;在形态上,从依附性教育到个人主体教育的转型与从个人主体教育到类主体教育的转型并存;在性质上,从古代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型与从现代教育到当代教育的转型并存。”[2]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的独特性,认识到当代中国教育转型的双重性。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纵向承接的历时性关系呈现为横向并立的共时性关系。基于中国教育的双重转型现实,面对现代性话语与后现代话语的理论交锋,我们有理由相信,双重转型理论将是分析当代中国教育的基本框架。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分析、讨论,离不开中国教育特殊的双重转型语境。若离开了中国教育的双重转型语境,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将陷入“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无休止的争吵之中。

      反观当前中国的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中的本土性失语现象甚是严重。“长期以来是移植式思维,拿西方国家的理论解读中国的教育现实,西方国家曾经或现在如何做了,我们也跟着做。”[3]以西方教育领域的既存问题为焦点,以西方教育领域的前沿理论为标杆,似乎西方做的,我们都应该照着做,似乎西方想的,我们都应该照着想,这种研究倾向忽视了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发展落差,没有认识到中国教育转型的双重性。对当下中国教育来说,现代性尚未完成,理性精神还未成熟,既不能追随西方“前沿”而大谈后现代主义与非理性精神,同样也不能不关注西方的现代性危机与理性的困境。

      双重语境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基本语境,教育的双重转型理论是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双重转型理论是对二元对立思维的否定,它指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不是直线式的单向教育转型,而是反思式的双向教育转型,从而否定了教育研究中的“尾随性”思维、“保守性”思维以及“跨越性”思维。否定“尾随性”思维,可以有效地防止教育话语殖民,防止教育研究者一味地追随西方话语,改变“人云亦云”的研究局面。否定“保守性”思维,可以有效地防止教育研究中的闭目塞听,防止研究者对西方的教育危机缺乏关注,改变“自说自话”的研究局面。否定“跨越性”思维,可以有效地防止教育研究者不顾中国教育现实而畅言赶超,改变“盲目自负”的研究局面。只有坚守双重转型理论,我们才能走出教育研究中的“殖民”与“自殖民”,改变教育研究中的失语现象,才能立足本土教育问题,参照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实现教育理论的原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