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研究者为什么“走不下去”  

——兼论“国外教学理论诠释中国教学实践”现象

作 者:

作者简介:
安富海(1981- ),男,甘肃庆阳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甘肃 兰州 730070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几乎所有教学论研究者都强调要深入中小学去做研究,但为什么“走下去”做研究没有成为教学论研究领域的应然趋向?教学论研究者的成长路径、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固然对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中小学不欢迎和教学论研究者“下去”不会做研究也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不深入中小学做研究,当然不会生成本土的教学理论,这也是国外教学理论能够诠释中国教学实践的一个主要原因。改革高校教学论研究者的培养方式和成长路径、改革教学论研究成果的评价方式、加强教学论研究者实践研究的能力培养,不仅能使我国教学论研究有可能摆脱束缚、与国外教学理论展开平等对话,而且能使我国教学论在国际向度上的学术自主性成为可能。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12)07-0026-06

      修回日期:2012-04-20

      新课程改革以来,到中小学去做研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教学论领域的最强音。如果稍作梳理我们会发现,近十年来(过去也有,近十年更加明显)无论是在关于教学论的论著中还是报刊中,无论是在关于教学论的讲座上还是研讨会上,也无论是教学论领域的专家还是初学者,几乎都在异口同声地强调: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论研究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追求,而是一种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智慧探索活动;教学论研究要关注教学实践、走进教学实践,教学理论的活水源头是中小学的教学实践。许多研究者还以杜威、赞科夫、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深入实践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事例为佐证,号召和呼吁教学论研究者“走下去”①做研究。然而,号召者和呼吁者在号召和呼吁聆听者的时候似乎没有将自己考量在内,或者说似乎将自己置身于行动之外,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为那些虔诚的聆听者提供实践示范,而是在号召和呼吁后仍然将自己“宅在图书馆”里继续他们认为“更划算”的研究。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教学论研究者“走下去”做研究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对我国教学论界这一奇特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一、教学论研究者为什么“走不下去”

      我国教学论研究群体包括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教师,中央、省、市、县的教研员,还有一部分中小学教师。虽然教研员队伍中也有一部分教研员已经成为优秀的教学论研究者,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教学论研究的主要力量仍然是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教师。这些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著作中几乎都认为“在书斋文献中研究教学现象及其规律的教学论研究如同农业科学家不深入田间地头而在文献中研究农业科学一样”[1],不会生产出真正有利于实践变革和学科发展的教学理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教学论研究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可为而不为”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采用开放式访谈的方法访谈了12位教学论研究者。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长路径的影响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论研究者大多数都是沿着“本科—硕士—博士”这样一条路径成长起来的,只有极少数研究者有中小学工作经验。在这种成长路径中,经教师的耳提面命和亲身示范,他们自然而然将他们关注的焦点锁定在理论的分析与建构上。因此他们中大多数专注于研读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理论,很少有人对实践中的问题潜心数年进行追踪观察、实验、总结和提升。当然,数年“象牙塔”中的苦读,他们也“生产”出了许多教学理论知识,但这些理论知识不是生发于对中国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而是来源于他们对国外既有的理论成果的断章取义、引申发挥或复制、模仿,或者是迎合上意,从既定方针、政策中的推导。他们大多数始终在自己的“单位”中从事研究工作。当然,有一部分研究者时而也会下到中小学去“镀镀金”,但大都是走马观花或浅尝辄止。这种教学论研究者的成长路径注定了他们不会对教学实践给予更多的关注,反而会进一步加深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这种对立不仅造成了教学实践因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引领和指导而失去生机和活力,造成中小学教育实践者教育教学思想的贫乏和教育教学行为的呆板、随意与轻率,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整个教学论学科因在教学实践中无实质性的发言权而逐渐萎缩,合法性受到质疑,最终沦为一门被人“看不起”的学科。

      (二)评价体制的导向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决定他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某件事情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对理念的守持,而是对利益的权衡。倘若权衡之后认为这件事将使自身利益受损,那么,不参与乃至竭力阻抗当在意料之中;倘若许多教学论研究者都认为“走下去”做研究的结果将使自身利益受损,则实践指向的研究路径长期以来得不到教学论研究者的认可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等学校的教学论研究者一般都不愿意全身心地、长期地、持续地深入中小学开展研究,现存的评价体系的导向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现有的评价制度下,科研仍然是大学教师获得晋升和奖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能否在专业领域赢得学术地位主要看其研究的成果和发表文章的数量和级别,而不是看其为中小学提供了多少帮助。在这种评价体制的规约下,大多数的高校教学论研究者,尤其是想获得更高职称、更高威望的中青年教学论研究者,往往会选择宅在书斋认真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文献,而不是深入中小学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用自己所学的理论去解决问题。因为他们通过纯理论的研究更容易达到制度的要求。即使偶尔去中小学,关注点也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影响他们前途和声誉的科研上面。因此,当前许多高校教学论研究者即使下到中小学,主要考虑的仍然是“掠夺”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为学术论文的发表和科研项目的完成积累资料。这种功利性的研究不仅影响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成效,而且会失去中小学对大学研究者的信任。实际上,高校教学论研究者在中小学的这种“失信”现象已经存在,且影响范围正在扩大。

      (三)中小学不欢迎

      当谈到关于深入中小学实践做研究的问题时,大多数教学论研究者都认为,“现在中小学教师都比较忙,上面的检查多,我们下去做研究人家根本不欢迎,主要怕你影响人家的正常教学。即使你想办法进到学校去,他们对你的研究也只是随便敷衍而已”。不仅教学论研究者感觉到中小学不欢迎他们下去做研究,事实上中小学教师从内心深处也不欢迎教学论研究者来他们学校做研究。就这一问题,笔者访谈了三所小学的8位老师和4位校长。

      问:你们欢迎大学研究者来你们学校做研究吗?

      答(教师):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根本不希望大学研究者来我们学校做研究。我们学校几乎每周都有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来发问卷、做访谈、听课等。因为他们来主要是为自己研究课题找一些数据和访谈资料,对我们的教学没有任何帮助。

      问:你们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研究者来你们学校做研究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