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3)05-0018-08 由人建构的并且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必然以人性观为基础,对人有不同的认识,就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进而就有不同的教育结果。教育中诸多问题长期思而无解,不在于人们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或不够努力,而在于预成性人性观遮蔽了人们的思维视界。对于解决当前教育中的诸多危机而言,亟须树立生成性人性观。 一、预成性人性观及其教育危机 人性观就是对人的本质或本性的基本观点和系统认识。①自从有了自我意识,人便开始询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这一系列问题都可归结为一点,即“人是什么”。从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那句“认识你自己”的铭文开始,“认识人自己”几乎成了每一代哲学家难以规避的难题。正如卡西尔(E.Cassirer)所言:“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1]当然,许多研究者由于立场的差别,对“人是什么”的回答见仁见智,但诸多答案都潜藏着一个共同点,即人的本质是预成的。 1.预成性人性观的表征 预成性人性观认为人的活动及发展由其前在的本质决定。首先,它认为人的本质是先在的。预成性人性观认为人的本质先于其存在。在它看来,人是一个完成之物。“这种已完成性,是在逻辑而非时间意义上讲的。即从逻辑上讲,一切可(可以、可能)完成的存在都是已完成的。”[2]在中国古代,以孟子等为代表的性善论者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善良的,良心为人性所固有。《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可谓儒家性善论的纲领性表达。它意在说明,人(或者人类)天生就是善的,善先于人的存在。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者认为人天生就是恶的,恶先于人的存在。性善论与性恶论这两种观点看似针锋相对,但却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古希腊的哲学以理性追求为旨归,认为理性先于具体个人而存在。到了中世纪,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理性服从信仰。基督教认为,在创世之际上帝原本打算给人以不朽,但由于人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于是上帝撤回了原本的打算。上帝没有给人以神性,人因此知道了善恶,成了一种伦理性存在。由于祖先犯下了罪行,所以人天生就是负罪的,罪是由祖先遗传下来的。预成性人性观注重在现世中追寻前生。 其次,它认为人的本质是固定的。预成性人性观认为,本质为人所固有。“固有”有两层涵义:一是凡是人就一定有本质,不存在无本质的人;二是本质恒定地伴随人终生,途中不会也不应该发生变化。否则,它就是偶然的,不配为“本质”。“为了发现人的真正本性或本质,我们首先就必须摆脱人的一切外部的和偶然的特性”[3],因为本质是必然的。尽管人可以变化,但人性亘古不变。历史上,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人性不变”。预成性人性观注重在变化中追求永恒。 再次,它认为人的本质是共有的。所谓本质,乃是一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有的关键特征,故人的本质为人所共有。柏拉图(Platon)以“分离学说”为基础,认为人由形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灵魂的特征是理性。根据无形的理念统摄有形物体的原则,灵魂统摄着身体,因此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柏拉图认为,理性是人的“型相”(人在自己的理智中所显示的普遍真相),由于同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4],因而不同的人共享一个型相(理性)。康德(I.Kant)说:“人自身实在有个使他与万物有别,并且与他受外物影响那方面的自我有别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理性。”[5]由此可知,“人”的本质就是“人类”的本质,二者是同一的。预成性人性观注重在差异中寻找共性。 最后,它认为人是由本质决定的。在承认人有先在的本质以后,预成性人性观进一步认为人的存在和发展均由本质或规律决定,也是一个逐渐“符应”本质或规律的过程。本质是实体性的存在,本质展开就表现为规律。规律表征着事物的过程性存在。如果说本质决定了人的终点,那么规律规定了人的过程。人生的过程就是按照规律的要求形成本质的过程。本质包涵了未来一切发展可能。假若某人的发展不符合本质与规律的要求,那他就会被认定为一个不正常的人而被边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才有所谓的“命运”。预成性人性观注重通过过去推测未来。 2.预成性人性观之批判 预成性人性观在思考人的问题时总想寻找隐匿其后的“阿基米德点”,“企图寻求普遍必然的逻辑性、公共传达的言说性、明确的可分析性”[6],以期获得关于人的一劳永逸的结论。它不仅认为人有本质,而且还认为人的本质是唯一的、前定的、固定的、共有的,把人的发展过程视为本质的展现过程。在理论上,它为人设定本质;在实践上,它设法让人符应本质。然而预成性人性观并没有获得“独木之秀”的成功,因为每当一种新的预成性人性观提出之后,就会有另一种或几种人性观与之针锋相对。 预成性人性观存在诸多难以被人们认识的缺陷。第一,它否定了人的丰富性。当它肯定人的某一种本质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排斥人的其他本质,因为在它看来本质只有一个。它“把在本性上是多样性的人格还原为它诸多特点中的唯一的一个。如果该特点是令人欢喜的,就存在着对于这个人格的消极方面的忽略;如果该特点是使人厌恶的,就将存在对他的积极方面的无视。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将存在着不理解”。[7]对人性的独断设定必然会扼杀人的个性和自由。第二,它否定了人的能动性。由于本质是前定的,因此个人对其本质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与本质符应。又由于它认为人的存在与发展由本质决定,生活的过程就是本质“显灵”,因而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它否定了人的无限性。“当我们追问‘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先行地把人的本质设置为一个对象,使其同一个现成物一样,成为有限和相对的规定性”[8]。在预成性人性观的视域中,人无法也不应超越其本质的规定,因为本质是决定性的、无法超度的。第四,其研究方法具有不周延性。预成性人性观一心想找到人的恒定本质,可每当一种人的本质观被提出后就会遭遇另一种或几种本质观的反驳,导致至今也没有关于人的本质的一致观点。人之本质的观点层出不穷与其最初的设想背道而驰,这自然引起了怀疑:到底是人本就没有本质,还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人的本质?预成性人性观不仅没有解决人之本质的论争,而且还遮掩了研究视域,因为关键的问题不是人的本质是什么,而是人是如何生成的。总之,预成性人性观的出发点虽然是人,但最终它却导致了人的退隐。不仅如此,它还使人作茧自缚、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