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公安派文论,实受李贽(卓吾)的启发,这已为学界所熟知。除受李贽影响外,公安三袁还通过李贽接受了王守仁(阳明)后学王畿(龙溪)、罗汝芳(近溪)等人的思想。学界已有人撰文讨论公安派与阳明后学的关系①,但阳明后学很复杂。按阳明弟子龙溪的说法,分为“归寂”、“修证”、“已发”、“现成”、“体用”、“终始”等六派②;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这六种说法加以分类,提出现成、归寂、修证三说③;黄宗羲《明儒学案》按地域分类,将阳明后学分为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粤闽、泰州王门。由是可见,阳明后学之间,思想有较多差异,笼统地谈论公安派与阳明后学的关系,不容易说清楚。应该具体地研讨公安袁氏与阳明后学各派究竟有何关系,才是正确的研究思路。最近几年,开始有学者研究袁宏道与泰州学派的关系④。但对于公安派与龙溪之学的关系,学界讨论还不够深入具体。本文认为,王龙溪的“现成良知”说对公安派文论的形成有较为重大的影响。从这个视角切入,或许更能深入理解公安派文学思想形成的学理机制。 一 龙溪“现成良知”说对公安袁氏心性论、人生观的影响 公安袁氏的性灵说与他们的心性论、人生态度都有密切的关系,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深刻理解公安文论何以形成。当然,三袁的人生哲学颇为复杂,随着他们人生阅历的不同而时有调整,其中有李贽的影响,亦有王守仁及其后学王畿、罗汝芳、焦竑、陶望龄、王时槐等人的影响。从远处看,三袁都很推崇白居易、苏轼的生活态度,他们濡染禅宗、净土宗亦甚深。但相对而言,王龙溪的现成良知说对公安三袁早期心性论与人生观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并深刻促成了他们性灵派文学主张的形成。 袁宗道(伯修)实是袁宏道(中郎)、袁中道(小修)心性之学的启蒙师。而伯修有志学道,亦有一个过程。入仕前的他,其实并不知道学为何物,虽也读程朱经注,但并没有将其视为身心性命之学,而是作为取科第、图富贵的敲门砖而已。据伯修自述,他早年鄙视理学家语录如“热月贩絮”。及至二十岁第一次科考落第,情绪很低落,于是受其舅父龚惟学先生的启发,喜读理学家身心性命之学,并感叹自己“廿载醯鸡,知瓶瓿外别有天地”⑤。伯修二十七岁官翰林之后,求道之心愈切,在京师问学于泰州学派的焦竑、精通佛学的瞿汝稷以及与李贽来往密切的僧深有(无念),从此接受了顿悟之学。后来伯修将其道学心得启发两个弟弟中郎、小修。据小修回忆说:“是年(万历十七年),先生(伯修)以册封归里。仲兄(中郎)与予皆知向学,先生语以心性之说,亦各有省,互相商证。先生精勤之甚,或终夕不寐。”⑥性命之学极大地改变了三兄弟的人生状态。据说中郎“自是以后,研精道妙,目无邪视,耳无乱听,梦醒相禅,不离参求。每于稠人之中,如颠如狂,如愚如痴”⑦。他的人生境界可见有了一个彻底的转换。 李贽是袁氏兄弟性命之学的引路人。自万历十八年至二十一年,袁氏三兄弟曾一起先后三次拜访李贽。正是通过李贽,他们接受了阳明后学龙溪一系的心性理论,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生命世界。李贽对龙溪学术推崇备至,他称赞说:“世间讲学诸书,明快透髓,自古至今未有如龙溪先生者”⑧。又说:“予尝谓先生此书(《龙溪先生集》),前无往古,今无将来,后有学者可以无复著书矣。”⑨又云:“龙溪先生全刻,虽背诵之可。学问在此,文章在此,取科第在此,就功名在此,为经纶参赞之业亦在此。”⑩可见,李贽简直将龙溪视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学第一人;龙溪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王阳明。李贽自言:“龙溪之后当何人以续龙溪先生耳?”(11)可知,他不仅推崇龙溪,还隐然以龙溪传人为己任。三袁虚心地向李贽求学问道,而李贽也很自然地视袁氏兄弟为门人。李贽曾经对中郎说过这样的话:“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12)于是他毫无保留地“都将舌上青莲子,摘与公安袁六休”(13)。由于师生关系如此密切,可以想见,“无岁不读二先生(龙溪、近溪)之书,无口不谈二先生之腹”(14)的李卓吾肯定会将他甚为崇拜的王龙溪学术介绍给袁氏兄弟。伯修的《白苏斋类集》卷二十二《杂说》与小修的《柞林纪谭》(见《珂雪斋集》附录二)都记载了李贽向他们讲述的王守仁如何收服放荡不羁的王畿为弟子的故事。这足以说明,李贽在袁氏兄弟面前对龙溪之学津津乐道,而且深刻影响了三袁对龙溪心性之学的接受。 龙溪是阳明弟子中“现成良知派”的代表(15)。他认为良知本来现成,不待修证,因此他反对同为王门弟子的罗洪先(念庵)等人主张的良知本体须待修证而全的观点。就致良知的工夫来说,龙溪主张顿悟以复不学不虑之良知本体,而反对采取渐修式的方法。在有名的“天泉证道”中,王阳明提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龙溪认为:“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16)这就是龙溪著名的心、意、知、物“四无”说。阳明本来说的是心之体无善无恶,并没有说性无善无恶;而龙溪在“四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认为性亦无善无恶。他主张“善与恶对,性本无恶,善亦不可得而名,无善无恶是为至善”(17)。龙溪对良知与心性的理解,得到了王阳明的首肯,认为“四无之说”是为“上根人立教”,是“顿悟之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