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张力

作 者:

作者简介:
彭修银,侯平川,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彭修银(1952-),男,湖北省广水市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文艺美学和美学。E-mail:pxy52@163.com

原文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分别论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结构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哲学基础的支撑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实践性张力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包容吸纳张力。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0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10)01-0166-04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中国至今,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20世纪初期,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学东渐”的时代洪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他西方文艺理论以及一些先进的哲学思想等,伴随着国门的打开而传入中国,从而与中国古代文论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到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几乎达到了一家称雄的地位。这其中缘由固然很多,已有不少学者专家对此从历史语境等角度进行探讨,在此不再赘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至今在中国文艺理论界仍处于主流话语地位,其话语体系必定具有强大的张力场,这里我们把话语张力理解为该话语体系的生命力及其包容性。本文力图从话语张力这个剖面,来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主流地位生成的原因。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即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经世致用”的哲学观、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我们将分别从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及其主要品性来探讨其话语张力,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内容实为理论支撑与实践运用的关系,不可能完全分开,故而我们进行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阐述,同时它们所具有的相同品性即“实践可用性”也是本文所着重强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最突出特色和最重要属性。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逻辑结构张力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而进入中国的,其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统一的思想体系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这保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完整性。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产生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作品的文艺思想。在很多学者的研究整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该理论已具有相当的全面性,虽然是散见于其著作中,但基本涉及了所有的文艺问题,既有对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经济、文艺与历史、文艺与宗教等外部规律的研究,也有对文艺创作、文艺欣赏、文艺生产、文艺消费、文艺批评、文艺的主体性、文艺的创作心理等内部规律的研究,形成了文艺理论的完备学说。而西方其他一些文艺理论流派,如形式主义文艺理论、英美新批评理论、精神分析文艺理论、神话原型批评文艺理论、结构主义文艺理论、女性主义批评文艺理论、新历史主义文艺理论等多对文艺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但却不能比较全面地说明文艺问题,至多自成一派,然而却很难构成一个系统全面的话语体系。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研究发现已包含一系列具体的基本原理,诸如文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文艺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文艺是有别于理论思维的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艺的真实性和倾向性、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和典型问题、文艺批评的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文学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关系、文学创作也是一种生产等等。他们关于文艺问题的各种论述和观点,彼此之间都是有机联系的,我们不能将其单个地看作一个个历史片断,而应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中,在有机联系中进行整体考察。正是这种从整体内在结构的考察方式,才使我们更易于发现其周密的逻辑,从而发现该理论内在的强大张力。因为一个具有强大张力的话语体系的首要条件是具有一个周密严谨的逻辑框架,从而以保证其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这方面看,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经具备了这种话语体系的全面完整的逻辑框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支撑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它的现时代意义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指向性,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在实践活动之初就已经以“观念形态”存在于实践者的意识之中了。那么包括文艺创作在内的文化建设对任何一个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理所当然地发挥了潜移默化的重要的指引作用。—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话语体系,总是能指向它所置身的时代和社会的,并为之服务。在当代社会,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别指向,是时代的先进性与社会的和谐性。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包括文艺理论在内的文化建设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型,文化的转型与文化的惯性呈现出相当强烈的对峙关系。而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价值追求在目前语境下,总是体现为对社会核心价值的守望。因此,我们绝不可忽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当代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要把其当作该话语体系的主要理论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时代性的研究和创新性的发展。我们有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样一个久经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作为文艺创作的指导,作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有效地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由上可见,中国化马克思文艺理论构架的完整性及科学性保证了该理论话语体系的结构性张力。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哲学基础的支撑张力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1]这里的“任何历史观”当然也包括文艺理论史观,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而马克思有关这一点的论述与中国儒家的“经世致用”的哲学观,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的引进过程中,大概缘于与中国“经世致用”哲学观的本土文化的强烈契合,从而具备了极大的话语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正如钱竞先生在其论著中所分析的那样,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并得到认同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来者不拒,“其一,需与中国主流文化传统有所破例,而不能完全抵触;其二,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中国人接受的重心也有所不同。越是危难当头、危机深重的时刻,中国儒家思想的‘经世致用’性越明显;对外来思想文论的吸纳重点也就越发生于政治、经济、法律这些功利性强的学术领域;其三,外来思想进入中国并且能够得到传播普及,必须经过中国知识精英阶层的审视并获得通行许可。”[2]64很明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完全满足了这三个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