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一词的产生、流衍和意义

作 者:
张法 

作者简介:
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文艺”一词是中国在现代性进程中用古代以“文”为核心的艺术体系对接西方以“艺”为核心的艺术体系而产生出来的语汇。在这一对接过程的造词中,出现了“雅艺”、“美术”、“艺术”和“文艺”。“文艺”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艺术体系总称,二是文学这一艺术,由此产生第三义,即文学之学又成了文艺学。“文艺”一词是互动的产物,但“文艺”与“艺术”作为两套语汇同时存在,又因对方的存在而变换着语义。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11年,中国学术和学科体系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科授予与人才培养目录》,原在文学门类下面的艺术学一级学科,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升级为学科门类,成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从此,艺术与文学并立,在学术体制和教育体系中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从属文学的历史。这一体制性的变化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和现实意义,但尚未改变“文艺”一词所关涉的复杂内容,也没有改变该词作为文化关键词的含混。本文从“文艺”一词入手来理解学术和学科体系的变化所反映的中国现代进程中文艺的复杂演进,更主要的是,以此为入口,进入“文艺”在其产生和演变中所内蕴的复杂内容。先定一下调:“文艺”一词的出现及其演化是世界现代性进程推动下的中国现代性进程的产物,具体来说,是在这一进程中由中西文化体系所决定的中西艺术体系的互动和会通而演成的结果。目前中国现代性进程尚在中途,因此,“文艺”一词所包含的明晰与模糊、定义与语用和忽宽忽窄的混杂还会继续。本文希望理解这一词汇作为文化关键词出现以来的内容、语用、变化、游走、含混,从而把握住它所关涉的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内容。先从语汇现象入手进行基本的逻辑分析,然后进入其历史发生与演进,最后回到当下事件,以加深对其未来演化的理解。

      一、“文艺”:一词三义

      “文艺”这一现代汉语词汇,是“文学艺术”的简称。后者包含两种语义:一是文学和艺术(含两项),二是文学这一艺术(仅一项)。由第二点,又引申出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文艺学。文艺学不是文学和艺术之学,而仅是文学之学。虽然仅多一“学”字,却把“文艺”一词搞得更复杂,因此可算做该词的第三种语义。在这三种语义中,第一和第三种最为复杂纠缠,第二种较简单,但由于与第一种关联并与其在字面上矛盾而变得复杂。详述如下:

      第一语义,文艺作为文学与艺术。这意味着文学不是艺术,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定义不相同。在西方,艺术首先包括六大门类,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文学,加上后来的电影和电视剧,共八大门类,文学是艺术之一种。“艺术”一词曾有三种语义,一是只指绘画,二是指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在内的美术,三是指作为一切艺术门类(即上述八大门类及其他小门类如舞蹈、工艺、摄影等)总名的艺术。当西方把“文学”和“艺术”并列来说的时候,“艺术”只指绘画或美术,但中文说“文学”和“艺术”时,“艺术”则指除了文学以外的其他所有艺术。因此,“文学”和“艺术”这一对语汇并置时,在西方指艺术总类中的两个重要门类①,在中国则指整个艺术体系。为什么中文里,文学会单独列出来与其他众多艺术门类并列呢?盖因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高位:文学高于艺术。当中国文化面对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平等的西方艺术体系时,把文学与艺术并列成为“文艺”一词,既可以包含中国文化以文学为高位的艺术体系之义,又可以包含西方文化把文学和其他艺术门类视为同一的艺术体系之义。从而“文艺”一词,无论中国思维还是西方思维都可以接受,由此可知它是中西文化会通的结果。

      第二语义,文艺即文学这一艺术。与“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电影艺术”、“摄影艺术”这些词放到一起,就可以知其“文学艺术”的语义为何。但是由于第一义强调文学与艺术不同,第二义强调文学是一门艺术,语义正好冲突,因此当其作为第二义出现时,总让人感到不习惯。比如在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中读到“研究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②、在沃尔科夫的《文学理论》中读到“作为艺术门类的文学艺术”③时,会感觉到其用词不仅画蛇添足,而且会引起理解混乱。然而,他们如此用词,是其文化体系使然。在西方,文学属于艺术,而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知识的本质特征,强调文学作为艺术,就是强调文学的本质属性。这恰好不同于中国文化传统认为艺术中最高的是文(学),文(学)的目的是“载道”。如果说,当“文学艺术”的语义是“文学和艺术”之时,中国文化在中西互动与会通中占了优势(因为文学保持了高位),那么,当其语义为“文学作为艺术”之时,西方文化占了优势(文学只是一门艺术)。

      第三语义,即文艺学。以学术方式和学科形式言说文学,在西方至少有两个传统,英语里的“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④和德语里的“文学科学”(Literaturwissenschaft)。这两种类型都经日本而传入中国:前者以“文学概论”一词进入中国(典型地体现为后来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一书),成为民国时期的主流话语;后者以“文艺学”(日本学人用的汉字是“文芸学”,“芸”即“艺”)一词进入中国(典型地体现在当时冈崎义惠以“文艺学”为名的论著),在民国时期影响不大。然而,“文学科学”进入苏俄,以俄文“литepатуpовeдeниe”为旗帜而蔚为大观,在中国革命的高涨中进入中国,中国因多种因素而用“文艺学”一词对接这个俄文词。共和国前期苏俄理论一统天下,“文艺学”也成为学科的正式名称⑤。日本人引进“文学科学”,是为了反对日本学界把文学作为文献来研究的“国文学”,突出和强调文学是一种艺术,要从艺术(即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因此,把德国的“文学科学”译为“文艺学”,这个“艺”是为了让文学成为艺术之学而非文献之学。苏俄承接德国的“文学科学”,同样认为文学是艺术的一种,但认为整个艺术都须为政治服务,因此,文艺学成了服务于政治的政治之学。而这一政治之学,正与中国文化“文以载道”的传统相契合。由此可见,文艺学从命名之初,西方思想体系占了优势,但演化之中,又回到中国思想的优势。改革开放后,文艺学又重学西方,要回到文学本性,即强调文艺学之“艺”的艺术和审美,然而,西方文论的演进,也走向远比文学更广的流派理论和深入社会的文化研究,以至文艺学界一些有影响的学人把文化研究作为文艺学的方向。从更广的层面看,改革开放后的文艺学,最初文学作为艺术之学占上风,接着作为研究文化的入世载道之学开始上扬。总体而言,文艺学在名称和内容上都在中西的互动和会通中摆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