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批评,依照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Albert Thibaudet)在《六说文学批评》中对文学批评模式的分类,属于以大学教授为批评主体的“专家批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院批评都是文学批评的主体,作为批评者的教授专家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学术眼光,而且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开阔的历史视野,从而在文学—批评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甚至一度“称雄评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文学传播与接受机制的变化,囿于“自己的园地”的学院批评,日益与社会脱节而变得孤芳自赏不合时宜,甚至成为了僵化、学究气的代名词。“批评家尤其喜欢借用不同学术领域的理论来解释小说,甚至简单的叙述性的话都能解释的东西,偏偏用非常抽象的术语或者套话,挟学院所谓的权威优势来宰割作品。”①作家张大春在《小说稗类》中这段话可以说代表了很多作家对学院派批评的看法。而读者对于学院批评的不满更是比比皆是:“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枯燥、乏味、行文程式化、规整化、学究气浓厚、堆砌时髦的学术名词,却未击中要害,没有思想深度、没有锐气、没有鲜明的立场、没有独到的学术见解、没有对作品文本的针对性、行文空洞、沉闷。”②甚至很多学者也敏锐地指出其弊端:“学术研究的新模式化的产生和僵化,进而导致批评的学术活力和思想力量的真正丧失。”③学院派批评一度四面楚歌,更为严峻的是,学院批评逐渐丧失了面对鲜活的文学现场与纷纭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批评的当下价值体现在对正在发生的文学事实的介入上,而恰恰在这方面,学院批评失去了“介入当下”的力量,对当下的作品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学院批评在文学批评中的失语使其不再具有曾经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而被日益边缘化。 与此同时,随着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等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的多元化,媒体全方位地介入了文学领域,对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也使媒体批评应运而生。2000年3月18日,《文汇报》刊载了艾春的《传媒批评,一种新的批评话语》和洪兵的《期待健全的媒体批评》两篇论文,“媒体批评”(“传媒批评”)首次作为学术专有名词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作为迥异于学院派批评的新型批评话语,媒体批评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日益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首先,媒体批评强调感受性。媒体批评中出现了批评主体泛化的情况,记者、编辑、作家、普通读者都成为了批评的主体。因此,媒体批评往往显得较为感性,多直感式、印象式的批评方式,没有引经据典却往往言之有物,为大众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没有晦涩的理论与繁琐的注解,却生动细腻从而更加贴近大众。其次是趣味性。媒体批评的接受对象大多是非专家的普通读者,因此较之纯学术阐释式的文学批评要求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因此,媒体批评在语言运用上往往机智幽默,生动活泼,作者写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读者的阅读也是轻松惬意、酣畅淋漓。再次,媒体批评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这使得它对当下的作品能做出快速反应,不仅以其鲜活、灵敏的姿态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借助大众传媒的优势得以广泛传播,而这些正是学院批评所欠缺或忽略的。 不过,媒体批评的弊端与不足也逐渐显现:一方面,文学批评要求批评者有一定的阅读储备与人文素养,而媒体批评主体的泛化,使撰写者往往缺乏专业的文学知识和人文素养而显得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特征,使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追求“眼球”效应,一些哗众取宠、变骇为习、强调娱乐至上的“酷评”、“恶评”堂而皇之地成为批评的主角。以曾引起轩然大波的《十作家批判书》(朱大可等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为例,其从撰写到出版、发行都打上了鲜明的商业炒作与市场运作的烙印。封面上赫然印着“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一次暴动和颠覆,把获取了不当声名的‘经典’作家拉下神坛”,书中的标题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失禁的道德激情中作秀”、“道德的自慰与失禁”、“纵万般风情,肾亏依然”……如此“酷评”虽然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却因此丧失了文学批评的道德标准与理性批判的科学尺度,使得原本不乏真知灼见的文学批评湮没于刻薄恶俗、哗众取宠式的矫情浮夸中。这些都使文学批评溢出了正常轨道,偏离了对审美性、艺术性等文学价值的追求,而走进了媚俗的误区。 正是基于这样的批评现状,学院批评的突围显得尤为重要而呼之欲出。众声喧哗的批评环境尤其需要学院派以其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人文素养来树立标尺,以合格的“把关人”身份重塑批评的公信力与审美指向,自觉地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品位的责任,为文学批评的健康、有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反之,学院批评如果还固守于自己的园地,拒绝与时代、社会对话,终将失去与大众对话的能力和文化建设的引领功能。如今,文学批评的传媒化趋势已愈演愈烈,学院批评应与媒体批评互相激发和补充,从媒体批评的得失中借鉴反思,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当下文学批评的建设,共建健康有序的文学批评环境,如陈思和教授所指出的尽可能地把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转为社会文化的精神,从而使媒体、学术与文学批评共同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象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吉林出版集团最近推出的由刘中树、张学昕教授主编的“学院批评文库”显示出重要价值,嘈杂的时代并没有湮没批评者的声音,文库中所选二十位批评家既身处学院又活跃于文学现场,并以自身愈益坚实的批评实绩预示了具有本土经验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和广阔前景,“重新寻找自己的姿态、批评立场、精神方位和话语方式,以重新确立批评的合法性”④。那么,从学院批评的长远发展来看,如何凭借其学院优势展开有效的文学批评,从而在杂沓纷呈的媒体批评中突围,这是摆在文学批评界与文艺理论界面前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