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能力的涌现

——从日本教师教育课程模式谈起

作 者:

作者简介:
盛迪韵(1980- ),女,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比较教育、外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涌现过程,分析该涌现过程的内在规律,对于改进和完善相关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日本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按照“实践育师”的教育体制要求,以分层体验式教育课程为基本途径加以实现。以这种培养教师教学实践力的课程模式为实例,从“构材”、“量积”、“质组”、“环境”四个涌现环节,分析日本教师教育课程模式中所蕴含的教学能力涌现规律。对照日本教育界的做法,从目前国内教师培养的现状看,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培养体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帮助教师涌现出更多的教学实践能力。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12)01-0059-(08)

      2010年,新世纪第二个五年行将落幕,在此期间,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进入了关键的攻坚阶段,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形象地称之为啃“硬骨头”阶段。[1]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包括师范生在内的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认为最不满意的就是高校就业实践教育的缺失。[2]看来,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的就业实践能力是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之一,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我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也于2008年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资格认定中的核心地位。[3]这表明,在近年来大力推进教师教育的变革进程中,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已经成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研究,我国不少学者已作了一些相关的实证和理论上的探索,如廖嗣德认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正确分析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等。[4]王沛依据对教学过程施加影响的直接性,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由核心能力群和外生能力群两大部分构成。[3]这一系列的研究为教学实践能力的内涵界定提供了科学的理据和细则。然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弄清楚需要什么类型的材料去建构这个能力系统,还需要知道怎样去建构,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高效。涌现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既涵盖教学能力的内容,也论及到内容的组成方式、生成过程等,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系统建构的描述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能够有层次性地描述整个建构过程,因此容易剥离出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的建构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现行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评估方案尚未形成全国统一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上是以其教育部门的指导性意见为基础,制定各自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在内容和测评手段上差别较大,[3]为了确保国内师范教育能够满足各地区的基本要求,需要为教学实践力的发展提出全面的发展目标和评价体系,为教师的培养、管理和考核提供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教学实践力的培养不仅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道路中正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日本教师教育改革中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教育界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教师教育制度。本文拟以日本教师教育课程参考模式为实例,从涌现理论的角度,解析和探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体系的建构,供我国教师教学实践力的培养研究作参考。

      一、教学实践能力的涌现环节

      涌现主义(Emergentism)是一种新兴的方法论,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哲学。它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作为复杂系统科学的重要概念被提出来,[5]现在已经广泛用于各种自然及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所谓涌现,通常是指多个要素组成系统后,出现了系统组成前单个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这个性质并不存在于任何单个要素当中,而是系统在低层次构成高层次时才表现出来。[6]涌现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只要是系统,就会呈现出整体涌现性。[7]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建构同其他任何复杂现象一样是一个非确定性、非线性、动态的复杂适应系统,因此,教师的教学实践力同样蕴含涌现性。

      霍兰(2006)在著作《涌现》中,描述了复杂适应系统许多永恒的未知性和新奇现象,[8](P228~243)比如在棋类游戏中的各种棋局,神经网络中的识别、记忆、同步、层进等功能,都起源于它们的组元,即涌现的本质是由小到大、由简入繁,由适应性主体依照一些简单的规则进行行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产生的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以及部分之总和不具有的特性。例如,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首尾相连而成,但它具有直线所不具有的“面积”的几何特征。涌现现象并非凭空出现,它具有可以查寻的客观根源和能够用科学揭示的产生机制,概言之,“构成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环境效应四者共同造就系统的整体涌现性”。[7]首先,由于系统是由主体构成,所以系统组成的基本单元的特性决定了系统的涌现,比如说,英语教师的听说教学法对于数学教师就不适用,这是由学科主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其次,由于“质变”需要“量变”的过程,所以系统的规模大小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整体涌现性,例如,教学行为的继发性,可能是由若干个类似的偶发性所积淀形成的;再次,系统的基质提供了涌现客观的可能性,但基质组分之间的不同方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整体涌现产生不同的效果,换而言之,只有组分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才会把涌现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例如,“一题多解”就是由不同知识方法的组合而形成的,最终通过比较后又能得出“最优方案”;最后,系统在同环境下相互作用获取资源、开拓生存空间,形成边界,最终才会形成系统特有的整体涌现性,比如,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与他所处的教学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系统的整体涌现性的生成,不仅需要主体自身的基本单元作为根基,还需要系统的积累和整合组织,此外,还与系统周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