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社区服务到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的政府责任

作者简介:
屈智勇,何欢,张秀兰,王晓华,刘芳南,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和管理体制经历了从企业/社区福利服务为主到社会化服务为主的体系转变。这种转变是导致学前教育服务不足的根源,致使当前的中国学前教育当前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学前教育供给不足、地区差异大、服务质量不高、弱势群体入园难等,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期望,使得“入园难”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根据学前教育服务的现状,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设定的相关目标,应在认可学前服务有正外部效应的基础上,顺应中国公共服务发展的规律,建立政府责任明确的国家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政府要在财政政策上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充分考虑到东、中、西部的差异,帮助弱势家庭,为贫困儿童、流动儿童提供学前教育补贴。同时,优先保证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利用多种资源发展农村幼儿教育,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监管体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11)06-0106-08

      学前教育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早期,尤其是0~5岁,是个体中枢神经、视觉、语言、情绪控制、社交能力等脑和心理发育各方面的关键阶段(Thompson,2001)。儿童早期的经历对其未来的学习、发展与成功有着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家庭来说,学前教育有助于保障家庭生活质量,如果学前托育、教育服务短缺,不仅可能迫使母亲被迫延长产假或中断职业生涯,增加生育的机会成本,而且可能造成家长的养育压力,增加儿童被忽视或者虐待的可能性,不利于儿童的早期发展。学前教育对社会来说也是回报率可观的投入,对美国佩里方案长达4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到27岁时,学前(幼儿)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1∶7.16;40岁时,投资的总体回报率高达1∶17.07,其中对个人的回报率为1∶4.17,对社会的回报率则为1∶12.9(Schweinhart,2005)。这些社会收益包括了特殊教育服务需求的降低,犯罪率的降低,对公共福利费用的节省,毕业率和就业率的提升等。正是这种高正外部性效应强化了家庭和世界各国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需求和投入,以及对困难家庭的支持(Rolnick & Grunewald,2003;周兢、陈思、郭良菁,200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和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经历了探索、徘徊和振荡的过程之后,逐渐恢复了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前教育制度也从企业/社区福利服务为主的体系转变为社会化服务为主的体系。而当前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无法满足人民大众激增的社会需求,出现了以“入园难”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政府责任,标志着学前教育可能将向整合型的国家公共服务体系转型。学前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其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中长期人力资本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相应的发展战略,对理解现有问题的症结,建立公平、高效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学前教育服务供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学前教育政策和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自1983年起,中国学前教育进入由“福利化办园”向“社会化办园”转型的阶段。这一转型的趋势是:办园核心目标由支持妇女就业到提高国民素质,组织依托由单位到单位和社会的多元,且以社会为主,举办主体由单位向个人转移,经费由举办主体负责筹措。福利式学前教育解体后,许多地方政府将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推向社会,公立办园力量的退出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幼儿园的数量和在园儿童人数大幅下降、托幼费用增长等问题。据教育部统计,从1995年到2001年,城市幼儿园的数量由3.7万所下降到2.8万所,在园儿童人数由536.4万人下降到464万人;农村幼儿园的数量由10.7万所下降到5.3万所,在园儿童人数由1624.9万人下降到1045.6万人(张颖、周沛然、张秋洁,2008)。因此,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由“福利化办园”向“社会化办园”的转变是导致我国学前教育服务不足的根源。

      在经历了探索、徘徊和振荡的过程之后,中国的学前教育恢复了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1)幼儿园数量和在园幼儿数量逐步恢复增长。与1978年相比,在园儿童数量由787.7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57.8万人①,增长了两倍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11.4%提高到2007年的49.7%,增长了三倍多。(2)民办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民办幼儿园数量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从2001年的39%上升到2009年的64.6%②;2009年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1134.2万人,占在园(班)儿童总数的42.7%③。(3)各地积极探索,积累了一批好的经验。诸如上海、河北等地以公共投入增加供给,提升幼儿入园机会;浙江、山东等地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筹资机制;浙江、江苏等地以“公办园”带“民办园”,以“优质园”带动“新建园”,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提升学前教育;此外,各地也探索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④。

      但同样要看到,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还面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下面主要分四点阐述其表现及原因。

      (一)学前教育总量供给不足,区域差异明显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稳中有降,0~6岁儿童数量大致持平。同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9.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长达到9.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增长达到5.3%。在这样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人民群众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是普遍的。但学前教育的供给规模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学前教育的普遍需求。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总体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47.3%,即在城市地区,也有33.1%的3~6岁儿童没有被正式托幼服务覆盖。3岁之前的托幼服务覆盖率则更低,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3岁以下幼儿的入园率仅为21.4%(谭琳,2008)。而农村地区,有高达67.3%的3~6岁儿童没有被正式托幼服务覆盖,3岁以下的幼儿入园人数非常少。在笔者参与的一项对两个贫困县整村抽样的1536个农村家庭的调查发现,56.1%的家庭报告当地没有幼儿园/学前托儿机构,可见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供给严重不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