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陷阱

——教育改革的误区

作 者:

作者简介:
郝德永,渤海大学教授,锦州 121000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教育改革是促进教育恰切与合理状态实现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什么样的改革都能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不当的改革不仅不利于原有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引发种种新的问题。在现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由改革引发新问题的现象十分普遍与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改革的性质、立场、方法的偏失。定位不准确、立场不鲜明、方法不得当是教育改革失败的症结所在。规范、明确、理顺教育改革的定位、立场与方法,不仅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而且也是教育改革走出误区的必然选择。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字号:

      教育改革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使用异常频繁的术语。无论是对教育理论问题的探究与反思,还是对教育实践问题的诊断与解决,人们经常会不假思索地将改革这一术语脱口而出。然而,改革是什么、应该改什么与怎么改,却是一个严重缺乏深刻、系统、全面思考的问题。教育具有明显的功能性起源与发展性特征。对教育赋予任何固定不变的定位、解释与追求都是僵化的、不具备辩护性的。因而,教育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并不缺乏改革,尤其是在现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改革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然而,在众多的、频繁的教育改革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很少,相反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改革的性质、立场、方法的偏失。定位不准确、立场不鲜明、方法不得当是教育改革运动失败的症结所在。

      一、定位不准确:教育改革的逻辑性错位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改革的定位问题。定位不恰切,势必造成关于教育改革的性质、指导思想、思维方式以及措施等各个方面的错位与混乱。纵观教育改革尤其是现当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频繁的教育改革运动不仅没有使学校教育达到最佳的、理想的状态,相反,教育发展常常因改革定位不准确而无所适从,并陷入困境与误区。具体地说,教育改革定位不当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教育改革作为一种政治运动

      教育改革应明确改革的主体问题。无疑,教育改革应是教育活动承担者所进行的一项自主性的建构与调适活动。然而,更多的教育改革运动通常都是由政府启动、推进与实施的,政府成为改革的主体。于是,教育改革变成了一种政府行为,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呈现出明显的非主体性品质与特点。政府的强制执行与推进,使教育改革完全表现为一种“外推型”改革,即借助于外在的、行政性措施而推进的改革。这种改革剥夺了教育活动主体作为教育改革主体的地位,造成了明显的教育改革主体错位现象,使改革严重缺乏自主性品质。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无疑应是教育改革的主体。在教育改革的酝酿、启动、实施、评估与调适的各个阶段,教师都应扮演主体角色。尽管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动员、协调、监控、保障等方面的职能。“任何像样的教育政策理论必须关注政府的作用;当然任何像样的教育政策理论也不应该拘泥于政府控制的视角。”[1]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品质。然而,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常常只被定位为接受者与执行者,改革者与教师被绝然区分开来。对于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核心问题的解决及其方案的制订,教师几乎处于“无关者”状态。这种在逻辑上对教师的不恰切定位,使教师更多地表现为改革的阻力而不是动力。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实施变革,让变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发生、得到落实。那种“认为只要提供了(或下达命令)吸引人的或适应需要的变革方案,那么变革实施便是水到渠成的事”[2]的认识与做法,必然因为教师的不支持与不适应而难以落到实处,并使教育改革流于形式甚至失败。教育改革是教师职业权力与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教育改革完全定位为政府行为,造成教师从事教育改革的职业权力与职业能力的缺乏,致使教师排斥与抵触改革、不会改革。

      政府改革决定了教师在主观上不支持教育改革。“就教师界而言,与变革的要求存在着严重不一致的状况占到十分之九。”[3]教师对频繁进行的强制性改革,在心理上与行动上都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排斥与抵触。“这种抵制可能是十分激进的,教师对改革表示出直接的断然拒绝;也可能是比较委婉的,教师以缺乏时间、精力和设施为由推脱责任;在更多情况下,它还可能是一种阳奉阴违的消极抵抗,即教师表面上接受改革,但并不落实在行动中。”[4]改革主体地位的被剥夺状况,使教师在认识上、情感上、态度上排斥改革,在行动上、策略上、方法上抵制改革。他们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要在改革上浪费时间,它很快会消失的。”[5]而更为糟糕的后果是,政府改革决定了教师在客观上不适应改革。教育改革不是简单地将标准化的改革方案不折不扣地付诸实施。没有一支改革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任何改革都不会成功。教育改革发展历史表明:教师教育改革能力的不足,是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障碍。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明显缺乏教育改革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方法与技巧等。他们不仅不能深刻地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而且在改革实践中茫然困惑、不知所措,盲目地、被动地、机械地实施改革方案,使改革陷入非自觉的、表浅化状态。于是,教师的不支持与不适应使教育改革只能得到有限的、支离破碎的执行,使教育改革形式上变化较多,实质性进步很小。

      (二)教育改革作为一种社会“疗方”

      教育改革应明确改革的依据问题。任何改革都是因为问题的存在,问题构成了改革的重要依据,对问题的诊断是进行改革的前提。对问题的诊断是否准确,决定改革的论据是否恰切。无疑,教育改革应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所进行的一项专业性的建构与调适活动。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教育问题才使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充分性得以解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明显存在因对问题的判断与论证不够合理、不够充分而造成的改革论据不足与不恰切现象。在教育发展史上,重大的教育改革运动常常与种种社会危机相伴随。教育改革的酝酿与启动,往往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寻求立论依据与支撑点,将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为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与目的,使教育改革表现为社会问题的“晴雨表”。教育改革被定位为一种社会“疗方”,即将教育改革作为解决政治与经济危机、文化冲突以及社会问题的渠道。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当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面临危机之时,人们总是在教育方面寻找缘由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世界各国无不以教育改革为主要手段,以提升国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实力与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