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010(2006)12-0049-07 道德教育的两大问题是:教什么道德?如何教? 当我们说要重建中华美德教育的时候,刁钻的或者要求严格思辨的论者很快就会提出质疑:为什么是中华美德?为什么不可以是基督教伦理?为什么不可以是伊斯兰美德?为什么不可以是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或者责任伦理(duty)、规则伦理(ruleethic)呢?之所以有这样的质疑,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在一个宗教多元、价值观多元的世界里,决定道德教育应教什么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本文只分析第一个问题,即教什么道德的问题,力图说明中华美德教育或儒家伦理教育在理论上具有深刻性、涵盖性和圆融一致性,且符合人的常识经验,同时还具有现实的适切性。 一、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 中华美德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儒家伦理教育。儒家伦理不像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先从最高处肯定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存在,然后由上而下,要求人们信仰神,接受神或上帝的命令。孔子强调下学而上达,即由眼前的经验事实上推到一些普遍伦理原则,进而体验、体会至高至真实的存在与原则。如果从至高的神或原则开始,人们就会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不信其神也就没有相关的宗教感情,所信不同就会互相否定、互相对立。儒家从人们最平常的经验和事实出发反思人的本质和道德,这些最平常的经验和事实是人人都有或都可以有的。所以,这里我们也从人最平常的经验和已被普遍接受的事实知识出发来分析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其价值。 (一)从常识经验出发反省人的存在本质 如果依据常识经验认识人,就可以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人的存在包含着不同的层面。①最低的层面是物质的层面。人的身体是一团物质,受着物质定律的限制,在物质层面上,人没有自由与自主可说。例如:人的身体会因为地球引力从高处落下;人的身体遇火或高热便会碳化以至熔解。其次,人是一生物,故而有生理层面。人的身体也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要受到生理的限制。在生理层面上,人也没有自由。例如:人需要喝水、吃东西才能够生存。在生理层面之上的是人的社会层面。人生活在社会中,不自觉地在社会化(socialization)过程中接受了社会存在的既定模式与价值观念。人在社会层面上也是不完全自由的,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人的价值取向与视野要受到社会存在的限制,即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例如:如果笔者出生在伊拉克,便会是一个伊斯兰教徒。然而,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在物质层面、生理层面以及社会层面上的现实限制,能自觉地追求种种价值的实现,这正表示人原则上能超越这些层面的限制。能体验这些层面以及更高层面的种种价值的,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灵性或心灵。灵性或心灵是自由或自主的,因为它能超越现实的限制。现实是人不吃东西便会死亡,但人可以为抗议不合理的事情而绝食。灵性使我们虽生而为中国人,但不一定就推崇儒学或中国文化,而是要在真正了解了儒学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与价值之后才推崇。 自孟子重人禽之辨始,儒家一直强调人之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所独具有的这一灵性的或心灵的或自觉的层面。孟子认为,这灵性便是“仁义礼智”四端。荀子也说过:“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人之为人的存在正表现在人所独有的灵性层面或心灵层面,由此方能体验义理之当然、道德的当然之理。也只有在这一层面上才可以讨论道德,人也才有真正的自由与自主。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人所独有的灵性层面,固然可以说是心的层面,这里指的是心灵的层面,但严格说来,应是精神的②、灵性的层面,它不是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一般心理现象。心理学所研究的一般心理现象,是人在物理、生理机能驱动下的固定反应,这些是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反应。如:人在黑暗中会因为无法预计环境变化而产生恐惧心理。灵性则可以使人在黑暗中一方面自觉恐惧,另一方面超越恐惧,保持冷静,避免危险或解决危机。不只如此,当外国人都视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批评中国什么都不行时,灵性可以使中国人意识到不能给外国人看扁,进而为复兴中华而沉着坚毅,努力奋斗。 虽然儒家认为灵性层面或心灵层面为人所独有,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本质,但据此就说儒家是唯心论,则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在儒家看来,心物并不一定对立,但只有融合为一才能造就人的存在。因此,从物质、生理的角度看,也可以说必须在物质与生理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有灵性或心灵或精神的现象。没有了物质与生理层面,灵性与精神亦无法呈显。③这也是我们常识经验所共同认可的事实。当代大儒唐君毅也说过:“物的存在与实在,我们一点也不否认,我们同一切唯物论者一样的坚信。……宇宙间不只有物质世界,且有生命世界,心灵精神世界。”[1] 儒者不会否定物质世界、生物世界的真实性与重要性,更不会忽视维持人类物质与生理需要的劳动生产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孔子主张“先富后教”(《论语·子路》),也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的话。也即是说,孔子主张要先使人民有基本富足的生活,然后再教化他们。如果人民衣不蔽体,栖宿无处,饭也没得吃,那又如何教化他们呢?而且,即便教化也不管用。所以,孔子也说过,为了满足生活,愿意从事低下的劳动职业。孟子也十分了解一般人“无恒产,则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的道理。 (二)儒家对道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