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怎样关涉人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建军(1969-),男,河南南阳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研究,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看,生活是由人作为主体建构起来的,是动态生成的,具有实践性。人也通过实践,在过生活中,促进自我的生成。作为自觉的成“人”活动,教育不是外在于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的问题,不是脱离了生活,而是异化了生活。所以,教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把生活还给教育,赋予教育以生活的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过”一种教育生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11)09-0014-06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实践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人”、“生活”和“生活世界”的钥匙。

      一、人通过实践在生活中生成

      人的本质是固定的、永恒的,还是动态的、生成的?对此,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传统哲学是有区别的。传统哲学,无论是把人性归结为自然性,还是社会性、精神性的某个方面,例如,人是社会的动物、政治的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思想的动物,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的动物,等等,总之,它们都在探讨人不同于动物,体现人的本质的那一特性,而且在它们看来,这种特性是固定的、永恒的。这种把人的本质抽象化、固定化的思维,是一种物性的本质主义思维,它遵从的是“本质先于存在”的逻辑,本质是先在的、预成的。人要成为什么样子,不取决于自身的活动,人的本质已经决定了他的存在。舍勒认为,这种本质主义的人性观“建立在一个根本性的谬误之上,即把人的本质及其价值视为一种自然事实的自然延伸,这是一种带根本性的审视错误,也是近代以来各种人学的普遍错误”。[2]雅斯贝尔斯也指出,人不同于物,在于“人是一种随时在改变的存有:人无法保持现状”,“他要突破他在开始的情况。他不断在新的情况中获得再生”。[3]萨特对人性的认识颠覆了物性的本质主义思维,他认为,“本质先于存在”适用于认识物性,对于人来说,则是“存在先于本质”。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之初是空无所有,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造就自身,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愿意变成的人。存在主义反对人性本质主义的思维,主张人性的开放和生成,但他们往往把人性神秘化、抽象化,没有找到人性生成的现实根基。

      马克思同样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但这种不同不是某一特殊的、动物所不具备的特性,而是生存方式的根本不同。马克思指出,动物与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表现为本能,但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能够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4]人不同于动物单一性的生命本能,而是一种两重的生命存在:一方面是自然的存在物,秉承了物的被动性;另一方面又是超物的存在,秉承了神的能动性和自由性。因此,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5]作为“自然存在物”,人依靠本能生存,但人又能够超越自然存在,依靠意义和价值而生活,成为“类存在物”。

      人和动物存在方式的差异,决定着人和动物生成方式的不同。对于动物来说,本能是先定的,本能决定了动物的本质。而人依靠实践进行有意义的生活,在生活中形成人自身。对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6]动物的本能决定了动物不需要生产生活资料,但人需要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生产生活资料成为动物和人在生存方式上的区别。人的生成、生活需要在生活资料的生产中体现。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7]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看来,人性是开放的,人的本质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人通过实践创造自我,实现自我。

      实践何以能够实现人的自我生成和自我超越呢?长期以来,我们把实践看作生产劳动,只看到人对自然界单向的改造,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的改造。实际上,实践活动表现为双向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在物质生产中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作用于世界,把自我的意志、本质和力量投射到世界中,世界成为“属人的世界”,实现人的本质对象化和人向世界的生成。另一方面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实现世界向人的生成,世界的属性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正是通过人与世界之间的双向对象化活动,使人不断扬弃“旧我”,塑造“新我”,实现人的自我创生和自我超越。“实践活动就是人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创造活动,在此意义上,实践活动过程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就是一个基本的人的价值生成过程,就是作为整体的人创造自身、生成自身的过程。”[8]因此,“从马克思的观点看来,人的实践性也就是人性、主体性。人有什么样的实践性、从事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也就有什么样的人性、主体性,也就是属于什么样的人、主体。这二者是同一的”[9]。

      实践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的生活和生活世界。我们常常把生活世界视为一个先在的实体世界,把它看作是客观的、固定存在的,人若属于这样的生活世界,只能被动地认识它、适应它。马克思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0]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在与人发生关系之前,只能成为人生活世界的潜在对象,而不是人的生活世界。只有进入了实践活动的自在世界,与人发生着意义联系,从而使自在的世界“活化”起来,才能使其由生活世界的潜在对象转化为现实的生活世界。“‘现实生活世界’作为人所独有的生活世界不是一个从来就有的自在世界,而是由实践活动所开拓和创造的一个动态的属人的‘活的世界’。”[11]生活世界体现着人的意识、意志和价值追求,“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2]。因此,生活世界是特定主体所特有的意义生成的世界,是人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