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4-0034-18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变化一直是与具体的历史条件、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联系的。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各门类的学科理论建构不断加强,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和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都在不断赋予艺术学理论以新的实践意义和应用性社会价值。艺术学理论是一个丰富的具有独立品格的系统,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更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学科体系。艺术学理论不能是空中楼阁式的空洞理论,而是应该着眼于解决现实的问题。艺术学理论要建设成为真正的学科体系就必须实现自身研究范式的转型,即从单一的文本研究、书斋里的研究走向田野的实地考察和实证研究,同时需要艺术发生学、艺术分类学、艺术文献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等基础理论的学科支撑,需要具备艺术学宏观视角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基础性学术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学科体系,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学界的重要使命。 当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界,关于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学术讨论和科研成果很多,但是把艺术学理论的发展、建设放置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语境之下予以考虑、研究的较少。鉴于此,本文认为深入思考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与作用这一命题非常必要。 一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新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日渐深入,各个学科之间的分化日益细密,科学技术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在各个研究方向上继续向纵深挺进。就科学而言,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其一,沿量子阶梯下行和时间之矢回溯,在小尺度上研究夸克及比夸克更低的层次,在大尺度上探索极早期宇宙的起源;其二,沿量子阶梯上行和时间之矢顺行,在小尺度上研究生命起源、人体和意识,在大尺度上探索生态及其演变;其三,研究不确定性,如混沌、分形、分岔等。① 科学的发展规律说明,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相继获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却不得不开始面对各学科之间日渐独立、壁垒森严、逐步分离的严峻现实。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加快了向社会科学的渗透,实证的研究、分析的方法等等广泛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进程,并深入到人类对自身生命科学的探索层面。不仅一向谨慎的考古学、文献学等等学科采用了三重、四重证据的严密的实证方法,而且偏重于形而上的哲学也走向了分析哲学的研究途径。19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人类内在深层心理意识的层面,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在明确区分了意识与无意识之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冲动论”等等建立在心理分析基础之上的各学说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人文社会科学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研究的领域愈发细致,程度愈发深入,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20世纪中后期以后,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导致传统艺术创作的技法、方式、途径以及传统艺术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技术的支撑、推动下,艺术创作的媒介、技术、方式方法的变化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传统经典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观念被彻底颠覆。在西方,艺术审美和作品创作批评标准的发展变化也非常明显,在18世纪的康德至20世纪的格林伯格一脉相承的传统经典美学思想体系之外,20世纪90年代之后兴起的格朗基美学将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庸俗、丑陋等也归于美的范畴。在理查德·沃尔海姆(Richard Wollheim),特别是乔治·迪基(George Dickie)和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的现代分析美学面世之后,艺术及其定义再次成为社会思想界、学术界的中心议题。21世纪是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社会科学研究更是深远影响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大批艺术家已经开始着手把眼光和注意力投向尝试运用本国特有的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象进行新的艺术创作,风姿各异的地域文化风格和各地方本土艺术形象的丰富性、广泛性、包容性,早已突破了长期受理性控制的客观、单一的审美标准。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所说,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形成不是一种力量的塑造,而是各种不同力量最终“妥协、交易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生产的意识形态不再是狭隘的,往往也不再用传统的经典式的视觉形式加以彰显,而是蕴涵在开放多元的样式之中。② 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相关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传统社会形态的近代转型和西学东渐的强烈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经历了历史上最剧烈的震荡和演变。在中国,随着传统艺术形态的现代转型,相应的关于艺术史、艺术理论的研究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中国艺术拥有了愈发良好的创作发展环境,中国艺术理论研究在思想解放的社会大潮中得以蓬勃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表现现实主义题材的红色经典艺术作品,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创作理念与方法的“八五思潮”,直至20世纪90年代之后艺术创作观念与表现形式的巨变以及后现代观念艺术的兴起,艺术的发展得到了不断地拓展、突破、创新,创作观念的转变结合艺术本体的开拓,加上长期坚持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方针的指引,最终催生了当代中国多元发展的文化艺术格局。进入新的世纪,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观念实现了对现代艺术的认知并开始了对其从形式到本质的逐步接受,高雅艺术更加普及的同时,群众文化和大众通俗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愈发变得不可或缺,社会各界在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同时,民族民间艺术也实现了自觉的持续繁荣,并以此为基点开始自觉探索实现文化民生的现实途径。在这个已经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的传媒时代中,社会大众参与艺术的方式已经促使艺术创作和艺术形态产生了多样化和多路径的新变化,艺术审美生活化和日常生活艺术化、审美化的交汇共同弥合了传统社会中经典艺术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巨大鸿沟。用艺术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方面需求的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社会现实。时至今日,当代中国的艺术理论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体系日益完善,成果日渐丰硕。为繁荣理论建设,中央不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同时,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两大一新”,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项战略任务,强调繁荣包括艺术学理论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理论研究的投入,各地对理论研究重要地位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艺术学学科特别是艺术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当前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明确要求,各级文化科研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机构、整合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方法,争取取得文化艺术理论研究的更大突破。总体而言,在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愈发欣欣向荣,艺术学理论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增长,学术积累日益坚实,开展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社会基础更加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