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512.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1)05-0019-04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小说以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之后的心理波动为核心,展示了主人公极其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从而与作者本人的思想形成呼应,两者在精神结构上呈现出同源性的特征,读者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俄国19世纪60年代社会的尖锐矛盾和罪恶、黑暗的本质。 一、自由与责任及信仰的辩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他作品中主人公的真正心理问题就是对自己缺乏尊重,但是在决定我们是否有自尊的问题上,他人是起作用的,因此导致我们一边有否定我们自由的倾向,一边逃脱与之相联系的责任。但是他又认为,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属性是自由,在明确了这点并认识到这种自由有毁灭的可能时,他寻求一种与这种自由相适应的限制力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作品中抨击了有关人类决定论的观点以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他认为,尽管我们有自由的信念,但是我们经常犯有否定我们的自由之罪,所以我们就不能自由地过着有选择的生活,正确地运用自由。既然人的困境是生来就有的,我们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生活。所以在《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一直在寻找一种真正的自由以满足一种自我的尊重,但是他又不断地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陷入困境。他该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他将如何为自己的所谓自由付出代价呢?答案自然还是需要从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寻找。 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记》中由地下室人推论出不自由的结果,而《罪与罚》则通过拉斯科尔尼科夫让人们导出了自由所带来的恐怖结果[1]。借用小说文本中检察官彼得罗为奇的话来说《罪与罚》所展示的是一个黑暗、疯狂的当代案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事件,在这个时代,人心已经变黑变脏……物质上的舒适被视作生活的唯一目的。《罪与罚》在《地下室手记》停止的地方起步,小说主人公罗季昂·罗曼洛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23岁的穷困潦倒的大学生,他与地下室人有精神上的亲缘关系,其性格桀骜不驯,对自然和社会所树立的“墙”一直存在着反抗心理,并且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最后以杀了两个无辜的生命告终。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强调人的本质的自由性,但他并不否认自由可能引起可怕的后果。拉斯科尔尼科夫正是由于自由,采取了可怕的犯罪行为,随意地杀了两个人。然而细读文本,我们发现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杀人动机除了自由外,还另有原因,因此,通过追寻拉斯科尔尼科夫复杂的犯罪动机以及多变的精神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本内涵。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拥有绝对独立意识的人,一开始出于对世界的敌意,他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住在一间阴暗的小屋里,整日思考关于自由的问题。他认为他和所有人都不同,厌恶他遇到的任何人,讨厌他们的脸、走路的方式。他认为需要一个目标,一个积极的生活理由,更需要行动,所以他实施了可怕的犯罪行为,杀死了那个令人厌恶、像一只无用、有害的虱子般的典当铺老太婆。然而除了追求自由,并将此付诸实际行动外,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似乎还有很多理由,比如他很贫穷,通过害命谋财来完成学业;再比如他想得到更多的钱来挽救姐姐,帮助母亲和弟弟,可是这些又偏偏都不是。 拉斯科尔尼科夫所拥有的绝对独立意识,实际上是作者赋予的,目的是让其不再成为自己的附属品,从而站在一个与自己同样的高度去完成一件也许自己想完成却没有机会也不敢去完成的事情,实施对自由最大程度上的突破,也是对他所认为的人类困境的突破。此外,除了采取所谓的“自由”行动,像地下室人一样,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权力机构面前也有一种强烈的抗辩欲望,竭力证明犯罪的合理性,这或许与新功利主义的影响有关。该理论认为,在既定的条件下,正确的行动可能导致好结果的最大化,所以拉斯科尔尼科夫选择伤害一个人来造福更多的人。在实施这次犯罪之前,拉斯科尔尼科夫曾无意听到了一个学生和一个年轻军官的对话,学生认为放高利贷老太婆十分愚蠢,活着对社会毫无价值,并且用不了多久就会老死,相反如果她死了,她的钱可以帮助许多人,因此,杀死她,拿走她的钱是为更多的人服务,为大众谋福利。显然,学生观点影响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思想与行动,促使他更加义无反顾地去实施犯罪。但这是否就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真正动因?要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拥有绝对独立的意识,作者本人的潜意识也不允许拉斯科尔尼科夫就这样单纯地为了钱和权力以及他人受益问题而从事犯罪活动。拉斯科尔尼科夫曾对索尼娅说:“我不会为了得到钱和权力从而让人类受益而杀人。那也是扯淡!”他犯罪的真正动机可以在他写的一篇论文中找到。在论文中他把人类分为“普通”和“非凡”两种人,认为普通人必须服从规律,非凡人是拥有说出某种新东西的天才,因而只有他们才是未来的主宰。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实施这次犯罪之前特别想知道他是否加入了这少数非凡人的群体当中,是否能够迈出这一步。但拉斯科尔尼科夫终究不是非凡人,他在行动之后有了另外一种想法,他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天才,尽管他原本以为他是,这使他感到万分地苦恼。如果拉斯科尔尼科夫真的相信其行动是正确的,他后来就能够忍受行动的结果,可是他没有,从始至终,他尚未真正发现一个令他足以为所做的任何事情辩护的“上帝或信仰”。与那些在按自己所珍视的信仰而行动时就已经打破了社会法则的人们相比,拉斯科尔尼科夫缺乏他们所具有的信念与力量。那些人有他们的信念勇气,因而他们是正确的,而拉斯科尔尼科夫认为自己没有,所以他没有权利迈出他所迈出的那一步。从这点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相信绝对价值的存在,他反对那种认为个人有拥有自己价值标准的道德相对主义,这就达成了拉斯科尔尼科夫论文中的哲学基础。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像“虱子”一样的典当商的行动看做是一次谋杀行动,因而是绝对错误的,更不要说杀死无辜的丽莎维塔,拉斯科尔尼科夫自己都认为已经“到达了审判的时刻”。这样,面对自己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在自由的想法和自由的行为的矛盾之中,在绝对价值和道德的相对标准之间,惩罚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开始了,他陷入无尽的恐惧和疯狂之中,一直处于心理崩溃的边缘,他的牺牲品的血液开始在他体内嚎叫,他无法面对外界,无法面对来彼得堡探望他的母亲和妹妹,只有与索尼娅还能勉强交流。索尼娅是这部小说的英雄,也是唯一能够拯救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人,她能迅速刺穿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思想,促使拉斯科尔尼科夫不得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自己的荒谬,没有什么绝对的价值标准,那个典当商也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只虱子,杀死她并不能改变什么,也得不到思想和行动上的绝对自由反而让自己陷入一种更矛盾更疯狂的状态,所以在索尼娅以及潜意识里的俄罗斯东正教的影响下,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哲学的荒谬性,决定皈依上帝,通过洗涤良心来换取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