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学阅读理论的多向展开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在中(1961-),男,湖北黄梅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和文学批评。

原文出处: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西方当代文学阅读理论的多向度展开首先表现在对阅读本质的不同理解上,并产生了多种看法:阅读即解码、阅读即对话、阅读即意义空白的填补、阅读即品味的区隔、阅读即“互文”;当代西方文学阅读理论中关于阅读心理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并形成了多种文学阅读心理理论:认同论、完形论、同化论、内摄论、极乐论;对读者类型的研究在当代西方文论中才真正进入到一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有关读者类型的看法,主要有:虚构读者、真实读者、隐含读者、理想读者、冒牌读者、模范读者、超级读者、内行读者、抗拒的读者。这些理论的划分目前还未必十分成熟,但无疑都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对它们的了解有助于推动我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践和批评理论的建设。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1 年 06 期

字号:

      当代美国文学理论家拉曼·塞尔登曾这样说:“一首诗没有被阅读,就没有真正的存在;它的意义只有读者才能够讨论。我们对一首诗之所以有不同的理解,是因为我们的阅读方式不同。只有读者能够运用那些写有信息的符码,从而激活那在阅读之前仅仅具有潜在意义的作品。”①这实际说明,无论是研究文学还是研究其他艺术交流方式,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就是,阅读活动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逻辑优先。而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情形则像美国学者布洛克所说:“艺术品不等于从一扇透明窗子看到的外部世界的景象,而是一种独特的人类观看世界的方式(是无数方式中的一种)。”②换言之,读者都是充满主体性的个体,其阅读趣味往往只依赖于自身而不服从于别人的指正,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读者、不同的阅读心理、不同的阅读方法、不同的阅读价值追求、不同的对于阅读本质的理解,以及针对不同阅读情势进行的理论提摄即阅读理论的形成,而这一切在西方当代文学阅读活动及理论总结中又表现得更为集中、更为复杂,并整体上呈现出多向展开的发展态势。就此而言,厘清西方当代文学阅读理论多向展开的内在动因,探析其价值追求,对作为一种现代批评学说的阅读理论进行认真总结,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当代批评实践,进一步完善批评理论建设。

      一、阅读本质

      西方当代文学阅读理论的多向度展开首先表现在对阅读本质的不同理解上,并产生了多种看法。

      一、阅读即解码。这种看法在符号学和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结构主义诗学中,作者的写作被视为编码,而读者的阅读则是将代码还原为信息的解码活动。比如在罗兰·巴特的《S/Z》中,巴尔扎克的《萨拉辛》被切割成561个语义单位,并在93个单元中得到了详细分析,罗兰·巴特分析出每一语义单位所包含的符码,并将文本中的所有能指归纳为解释代码、语义代码、象征代码、行动代码和文化代码五种代码,充分展示了结构主义者在文学阅读活动中的解码的技艺与才华。前苏联符号学家尤里·洛特曼认为,任何文本的类比都存在于各种编码秩序的相互对应中,文化的结构是建立在高级有序的体系与不同程度上没有秩序的体系的结合上的,文本给自己选择了读者,读者同样也给自己选择了艺术(的分析方法或解码方式)。法国批评家皮埃尔·马舍雷在《文学生产》中把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symptomatic reading)方法运用于文学阅读,认为读者应当关注文本的无意识内容而非理性内容,换言之,代码才使得作家的作品和评论家的评论成为可能,阅读即是对文本中的“空缺”、“误解”、“疏忽”里反映出的深层代码进行的解码活动。

      二、阅读即对话。这种看法将目光集中于阅读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问题。它在现象学文论、解释学文论、俄国学者巴赫金和法国学者托多洛夫的对话诗学以及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中都得到不同层次的阐述。如胡塞尔在其现象学中以“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强调了主体意识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伽达默尔在其哲学解释学中将文本的解读看成是历史维度中不断生成的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之间寻求“视界融合”的对话关系。巴赫金在其复调小说理论和对话诗学中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人物的复杂对话关系的分析,深刻揭示了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对话性、共同参与性及未完成性特征。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动理论”中把“互为主观”看成突破封闭体系、重建“话语伦理学”和“交往理性”的基本前提。可以说,从阅读角度讲,这种看法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言说关系或话语伦理,即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应遵循的是问答逻辑,对话双方没有任何权威而对彼此却又具有规范和矫正的作用,真正居于权威地位的则是问题本身的呈现及其解决,对话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达到阅读活动中的互证、互识。

      三、阅读即意义空白的填补。这种看法主要集中在现象学文论、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中,其目光聚焦于文学文本的召唤性结构和读者的主观能动性。阅读活动中读者对文本意义空白的填补有多种形式。如就阅读记忆与阅读期待而言,这种意义空白的填补显现为“期望与回顾”,伊瑟尔认为,这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阅读过程,期待引起人们对后面内容的兴趣,接踵而来的更改又使人们去回味已阅读过的部分。就阅读交流的诱因而言,意义空白的填补则来自于英伽登和伊瑟尔所说的对文本“间隙”的寻找与跨越。就阅读发现而言,意义空白的填补又是一种“否定”,即文本同读者熟悉的定向模式发生冲突时读者的自我否定和自我修正。

      四、阅读即品味的区隔。这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文艺理论家布迪厄在《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一书中提出的,它对阅读本质的理解集中于文学消费及其趣味区分这一环节。布迪厄认为,一切文化实践中存在的趣味,实际上与教育水平和社会出身等因素相关。少数人能够掌握编码艺术品的代码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天资更为聪颖,只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更好的经济资本或由此转化而来的文化资本及更好的高等教育条件,因此,阅读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具有“区隔”和标识不同阶层及其文化品味的特质与功能。这种从文化商品的消费者及其对此类商品的鉴赏品味(taste)赖以产生的条件的分析,为理解阅读活动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文化消费所具有的特殊象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