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2)05-0148-05 一 正如世界学人对“全球化”见仁见智的不同认识一样,中国学人对“全球化”更因中国的特殊语境和文化氛围而见仁见智。张颐武在《全球化:亚洲危机中的反思》中指出:“我们有关‘全球化’的看法往往是矛盾的:一方面全球化被浪漫化了,它成了最终解决我们面对的许多矛盾的终极幻想。在中国语境中,有些信仰全球化的‘自由主义者’不断地利用所谓‘世界潮流’、‘普遍价值’之类的话语对全球化进行阐释,这种阐释异常简单地将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变为人类的终极价值,以所谓共有文明的浪漫掩盖‘全球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将全球化陌生化了,认为中国距现代化还十分遥远,中国还有巨大的封建因素,根本谈不上全球化,因此全球化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西方人所看到的全球化的问题在中国还非常遥远。”[1]当然,除这两种对立观点之外,还存在着对抗和否定“全球化”的观点,将其视为“西化”或“资本主义化”,以民族主义来抗拒霸权主义欧洲中心论、帝国主义的观点。说到底,这些矛盾和冲突集中反映在我们长期以来纠缠不清而又反复讨论的一些老话题上,诸如现代和传统、中国特色和世界接轨、民族性与现代性、“西化”和“中国化”等。归而言之就是一个问题,如何使中国既有特色和独立性又能汇入世界潮流并确立世界位置的问题。中国文学批评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社会问题一样,也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问题。 “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批评一直因面对这一现实问题而产生出现代性情结,面临着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并寻找中国现代批评。而始终制约和制衡的是中国特色化的、中国传统化的民族集体无意识的中国社会现实语境。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文学批评面对的这一现实问题就转换为“全球化”情结。一方面现代性与“全球化”有内在逻辑联系,“全球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现代化的一种表征形式;另一方面当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中就必然会面临“全球化”,何况,中国当下所面临的世界潮流集中表征为“全球化”。中国文学批评从“五四”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就孕育了走向世界的情结,当下的“全球化”问题更加深、加强了这种情结。当代学人一方面努力借助改革开放之机,引进和学习西方现代批评,为我所用,使传统批评改造为现代批评;另一方面努力建立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体系,力图跻身于世界批评潮流,与国际接轨,试图发出中国批评的声音。但这种努力始终导致出一个结果:既不被世界批评所接纳,因为中国声音未能“全球化”,民族间的差异和误读无法使之在一个共同平台上平等交流和对话;又不被世界批评所承认,因为中国声音的“西化”、一步一趋的摹仿而缺乏原创性。即便被“认同”,也只是被纳入西方的语境中而被视为西方话语体系,是认同西方话语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学批评始终处于悖论和怪圈中,而无法解开“全球化”这一情结。 中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情结的产生原因大体归纳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批评向现代批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现代性情结或现代化情结。这不仅是“五四”以来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情结,更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情结。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三个高潮,或者说可划分三个阶段,一是以“五四”时期与封建专制主义决裂从而迈入现代化进程为标志,其动力显然是一方面来自反封的需要;另一方面来自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苏俄文化影响所致;再一方面是来自中国文化中滋生出来的新文化影响所致。二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所提出的“四化”的现代化进程,其着眼点主要放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上,力图使中国在经济上、政治上进入世界行列。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其着眼点主要是通过思想、观念现代化而影响科技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从而促使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因此,现代化始终是中国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的奋斗目标,也是进入“全球化”的基本条件。 其次是使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从而使中国“世界化”的情结。中国自“五四”打破封建专制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后,一直致力于与世界交流并走向世界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因素干扰,步伐一直较为缓慢和沉重。但始终没有动摇过走向世界的念头,并一直在寻找有利机会。中国在走向世界进程中也面临过四次机会:一是“五四”时期在走向世界时因反帝、反殖民主义的中心任务淡化和削弱了力度;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组成联盟,但因内战爆发也淡化和削弱了力度;三是在建立新中国后通过外交关系建立了走向世界的渠道,但因国内的革命和建设以及政策失误等原因也淡化和削弱了力度;四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又面临着走向世界的机遇。这一次无论是内部条件或是外部条件都十分充分,从上到下的认识都较为统一,逐步并稳步从各个方面开始进入世界潮流。因此,中国走向世界不仅是“全球化”潮流所驱,而且也是中国的内在动力所致,是中国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必然,也是中国人始终追求的目标。 最后,是中国的特色和优势一直未能有效展示而产生出的情绪和焦虑,也以期通过“全球化”来缓解和释放。中国不仅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造就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当下也不断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但自身特色和优势一方面不为世界所认识和重视,缺乏交流渠道和缺乏平等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来自中国某些一味迎合西方“他者”眼光的媚态,从而既使西方某些人误读中国,也使中国某些人也误读了自身。这种误读式的展示以期“全球化”确实是不可取的,是一种畸形的情结和焦虑,不仅不能缓解和阐释焦虑,反而更增加了焦虑。因此,有必要在“全球化”视域中准确展示中国的特色和优势,不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更不惟让中国走向世界,而且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对话,为了更好促进中国和世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