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文学审美伦理的失据与抗争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文辉,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刘文辉(1966-),男,汉族,安徽灵璧人,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新闻学、当代传媒与文学等。

原文出处:
江淮论坛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逻辑与现代传媒语法的“合力”作用下,文学审美伦理的传统向度在社会语境的置换中失却规约性,开始由“唯审美”的终极超越性滑向“泛审美”的日常经验性,表现出奔赴世俗、走向休闲、陷于颓废的叙事症候。在文学审美伦理失据的“人文精神”溃败时代,文学审美精神不仅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大讨论中以及一些传统作家坚贞的文学写作中继续传递,而且还在作家与大众文化“合作”的“触电”写作中,以迂回的“曲线”姿态进行审美的精神表达与价值抗争。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0)05-0173-07

      一

      20世纪90年代作家整体上面临着新的美学困惑,这就是“唯审美”的大面积“溃退”和“泛审美”的全方位“滋长”,文学审美精神由“崇高之巅”坠入“流俗之谷”。在既往人们的美学视野里,审美(包含艺术和其他审美活动)具有超拔的形而上的意义,它指向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第二自然”,追求一种超然于日常平庸人生之上的纯粹精神体验。既不以满足人的实际需求为目的,也不以满足人的欲望本能为归向。这是一种传统的精英性的“纯审美”或“唯审美”观念,它强调的是审美与艺术所具有的与日常生活相对立的精神性或超验性内涵,其最适合的审美对象往往是具有强烈的终极关怀意义的、神性思考层面的经典文化或曰高雅文化。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种“纯审美”或“唯审美”的观念已经被具有明显“泛审美”倾向的“审美文化”话题取代。[1]90同“唯审美”指向经典和高雅相比,“泛审美”却是指向世俗和庸常,强调的是审美的日常性和经验性。

      人们感到困惑的是,“唯审美”的经典文化所代表的是具有权威性和传统性的文化价值规范,这些文化价值一直模铸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为何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些“唯审美”的伦理规约突然失效了呢?

      不可否认,“唯审美”的经典文化渗透和层累着世代知识精英的思想精华,可是,久而久之却又常常凝固成某种意识形态,并逐渐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样不但损害了普通大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更有可能扼杀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然而,在“重义轻利”的传统社会里,“唯审美”因为有其稳定和深广的社会心理结构作支撑,本身又具有强大的文化惯性,人们的审美趣味必然而然地就被格式化在“唯审美”的叙事范式里。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迅速转型,市场逻辑和现代传媒建构了一个完全异样的文化生态环境。

      首先,市场逻辑把一切都市场化了。经济市场化,文学也随之市场化。本来文学作为商品具有一般商品所具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属性,然而,由于中国近现代社会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当代社会,一直承续着“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表现在文学上就是重视文学的价值,也即文学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而文学的使用价值,也就是文学的商品价值却是普遍地遭受拒绝与藐视。可是,在市场逻辑的操控下,文学的这种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文学中的地位却发生了根本性的置换。能不能赢得受众的青睐?能不能大面积地占领市场?能不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文学的使用价值即文学的商品价值,成为衡量文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有时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文学的商品价值遮蔽了文学的精神价值、情感价值以及文学的审美价值。

      其次,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的崛起,使之成为当下人们接触社会、获取信息、进行文化娱乐的主要管道。大众文化借助于现代传媒和商业化运作机制,不仅事实上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潮,而且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闲暇活动本身,改变了当代文化的走向。大众文化的兴起,意味着当代文化从传统的文字的印刷时代进入了影像的、视觉的时代。视觉文化的到来,使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分野变得模糊起来,特别是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以追求感官愉悦为旨归,通过欲望化的叙事以及视觉影像的形象性和现场感,对大众的感官进行刺激和按摩。处在市场经济重压下的人们为了缓解生活压力,解放沉重的肉身,普遍追逐具有感性、娱乐和世俗性质的大众文化。这样一来,以厚重、严肃、崇高为特质的“唯审美”高雅文化,其审美特性和审美逻辑就与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严重隔膜。于是,“泛审美”的大众文化以其来势汹汹的席卷姿态,不断渗透、消解“唯审美”的高雅文化。

      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市场逻辑和现代传媒语法的支撑下,高雅文化或精英文化不断地被边缘化,而物质化和世俗化的大众文化却不断地攻城略地,扩大地盘,并一举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纯审美”或“唯审美”,而是渴望美在生活、实用、通俗和商业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美成为日常生活本身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以往的“纯审美”被泛化到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日常生活体验成为审美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也趋于审美化,有意无意将审美作为自己的标准,泛审美倾向尤为明显。由此,有的学者认为;“从唯审美的精英文化启蒙到泛审美的大众文化狂欢,经典美学逐渐走出了以现代主义艺术为范本的审美自律的内聚模式,投入到新一轮的学科扩张与理念调整之中;当代美学的建构也逐渐走出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范式,进入到新型的社会行为学范式。”[2]这种新型的社会行为范式美学其主要表征就是泛审美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信息性、科技性、商业性和产业性,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费功能,具有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创作生产方式,具有快速、直观、应时、随意的创作特点,具有主体参与、感官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的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特别是具有与西方后现代文化及其广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契合性和呼应性。所有这些特点,不仅在卡通片、警匪片、摇滚乐、霹雳舞、流行歌曲、通俗小说、行为绘画、实证电视等中可以清楚看出来,而且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和市场背景下出现的常规性的录音、录像、广播、影视、书籍、报刊中,也同样可以看出来。”[1]90可见,泛审美的大众文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无处不在的文化景观,被推到文化的前台,处在多元文化格局的核心主流地位,不仅牵引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而且规定着当下文化的美学走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