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8-0008-09 一、讨论背景及概念界定 有一句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就是“认识你自己”(Know thyself),这一格言被公认为是阿波罗的神谕。其实,认识人自己甚为艰难,而认识“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则是难上加难。也许,对人类来说,最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任何一个没有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巧的人,很难把人教育成为更好的人。他会完全是在做表面文章,并且会错误地深信,由于事情的外在方面已经发生改变,他完成了某些有意义的事情。实际的情形向我们表明,只要行为模式或本身没有改变,这种技巧对个体的改变是多么微小,所有表面的变化又仅仅是多么外在的变化和多么无价值。”① 当今最大的教育异化是,一方面,学校教育使自然的人成了社会的人,有文化、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同时它又使人成了窒息自身价值的超理性或反自然的动物,成了笼中之物,成了部分的非人。人们在这个教育异化的困惑中举步维艰。 随着物质财富源源不断地涌现,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为什么据盖洛普的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先升后降,而不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放眼全球化时代,经济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说,早已从物品经济、商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作为从需要角度对知识经济所作的解读,体验经济更关注是人而不是物。人们体验接受教育的快乐,实际上是在体验幸福带给自己的快乐。幸福是人因自身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引入这一评价指标所具有的意义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让教育工作者尴尬的是,学校为何越来越成为远离幸福的地方? 今天的学校教育正在以“成功”的标尺衡量人的一切价值:在校时的考试成绩,离校后的赚钱能力。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且人人趋之若鹜时,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② 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实践和理论的层面亦呈现出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样态,但其基本路径不外乎或者是形而上的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发展取向,或者是形而下的教育领域实际问题的求解取向。如果说,教育学是以教育领域内的所有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哲学研究的则是最基本的教育问题。可以认为,从哲学体系出发论述教育问题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做哲学探讨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教育哲学”(educational philosophy)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教育哲学论著概括而言,一类是从哲学的体系出发来论述教育问题,另一类是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来作哲学分析。③王国维在考察西方教育学的历史后,指出:“夫哲学,教育学之母也。”“世所号为最有用之学如教育学,非有哲学之预备,殆不能解其真意”。④也就是说,人们只有依靠哲学的独特而富有穿透力的视角,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本意。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理性实践活动,它对教育者的理论思维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才能使教育者真正地认识教育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问题。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人类的教育活动能够起到指导作用。这既是由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哲学是对“思想的思想”。教育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功能就是对教育问题所蕴涵的前提予以反思。发挥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不是对教育现实的彻底否定,而是在观念、精神活动层面形成一种制约或导向,在这个意义上批判也就是一种建议和建设,引导教育实践健康发展。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可以帮助人们树立一种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二、教育实践中五类基本问题的哲学反思 哲学的探讨往往是提供一种思维问题的可能,它并不追求一定要回答问题。这正如维特根斯坦说的,哲学问题的特征是“我不知道出路何在”,布鲁贝克认为,“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而是寻求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⑤ 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己、人与神及知与行是古今中外教育领域的最根本的问题,不妨称之为教育基本问题的“五元”,即根源性的五大教育问题,这是所有各类问题的“共同基点”。 (一)人—物关系 当代学校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空前膨胀是源于人对物的无尽控制的原始欲望。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助和渺小,反而激发其幻想具有与大自然同样的伟力,从而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使自己为所欲为。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一直严重地依附自然,从而形成人类最初的思维是偏于“天人合一”的自然思维,即基于自然本位的思考方式,祈求自然的包容,渴望国泰民安的前提通常是风调雨顺。但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人类开始由过去的依附自然变为能动地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人开始由崇拜外部自然、崇拜超人间的神的力量转向崇拜人自身、崇拜人的理性和技能。科技理性的发展甚而取代了“神”的地位,并将此力量赋予人类。在这种背景下,人开始以自然的主人面目出现,对自然为所欲为、予取予求,人与自然的关系亦日趋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