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教学交往的实现机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和学新,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300387;陈晖,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00387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有效教学交往是师生在教学中通过广泛的相互交流、沟通和理解进而完成预期教学任务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是不存在交往,而是交往的有效性不够,对教学交往的深层机制把握不够。有效教学交往的实现,需要充分认识教学交往的本体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建立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还要不断创设有利于交往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1)05-0026-06

      有效教学交往是指师生在教学中通过广泛的相互交流、沟通、理解进而完成预期教学任务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是不存在交往,而是交往的广度、深度等不够,缺乏有效的教学交往。从深层来看,人们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策略研究及其运用上,缺乏在整体层面从机制上探讨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交往。本文试图从机理层面探讨有效教学交往的实现机制,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一、充分认识教学交往的本体意义和价值

      古往今来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往进行的。教学交往是教学活动的存在形态,是教学本身。没有师生的交往活动,就没有教学活动。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个性的养成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升等,无不通过教学交往来实现。如果离开了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学活动便成为一种虚无状态,不复存在。交往之于教学而言,并非仅仅是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而是教学本身。没有不以交往而存在的教学,不呈交往形态,或者不发生真正交往,就根本谈不上教学。这正是教学交往的本体意义。

      充分认识教学交往的本体意义,是由教学交往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所决定的。教学交往是实现学生完美发展的重要渠道。学生要在教学交往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这是教学交往的基本职能。更重要的在于,教学要在实现基本职能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和沟通,学会展示自己、理解他人,在与人相处中克服自身的有限性,实现社会性发展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教学交往是学生社会性发展和良好个性全面发展的桥梁和载体。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学活动中度过的,在一定意义上,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活动的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教学交往就很难实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这种价值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是更为重要的,这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依托。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既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和特性,也有后天难以弥补的缺陷和不足。任何个体都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人们在交往中相互交流、学习,不断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以及完善自我。离开了与他人的交往,人的社会化发展将随即中断,人也就不能再称其为人,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与其他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规定,才能实现社会性的发展。教学交往更典型更深刻地体现了人类活动的这种特点,而且是有意识地在创设这种交往活动。教学交往不仅能使学生“成人”,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成己”。人的性格、素质、才能等并不都是天生就有、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实践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是在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在交往中,人们通过交流,互相碰撞思想火花、表达着自我、接受着彼此、相互比较以及评价彼此的经验、知识和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地对自身的缺陷进行反思并加以改善,从而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交往正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意识的规范交往。它是社会有意识、有计划设计的正规交往,是一种要求效果和效率的正式交往。长期以来,由于将教学视为单纯的知识授受过程,忽视了教学的交往功能和价值,使得教学交往的意义和价值被严重遮蔽,教学交往的有效性严重不足,如交往主体的单一性(教师)、交往内容的唯一性(知识)、交往形式的单一性(单向的教师知识讲授)等等。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交往的意义得到重视,如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教学等,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上从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层面来认识其价值还显得不够,有的教师还只是将它们看成是一种教学策略。这都影响了教学交往本体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二、培养学生教学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活动是教师领导下的活动,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学生是教学交往活动的主体。教学交往的效果和质量根本上要取决于学生交往的意识和能力的获取和提升。或者说,教学交往活动的展开,需要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一定的交往意愿,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和技巧。交往技能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交往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既是教学交往活动的前提,又是教学交往活动的目的。

      教学交往是一种主体间关系。主体间关系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它要求交往主体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活动过程,使交往呈现出双向对话和沟通的性质。它要求交往双方介入、沉浸其中。它是一种活生生的过程,而非一种僵死的、无生气的、具有强制性的过程。它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语境、背景之中,交往主体遵循一定的规则、规范(这些规则、规范是交往者双方共同接受、共同认可而达成的同意、一致和普遍性)所进行的物质的、精神的、情感的交换和传导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所传导的包括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语言与非语言的理解与解释、领悟与说明等环节和方面。[1]主体间关系要求,要么交往双方彼此有同一性,有共同的交往符号、环境、规则、规范、权力、义务、利益和角色;要么双方之间有差异性,彼此有沟通、交流的需求,希望通过交往,双方可以相互承认、理解,达成共识,获得双方认可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则和规范。这种相关性正是交往活动展开的必要条件。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教学的社会性使得师生进入教学活动带着共同的目的,保证了师生交往的同一性。师生彼此间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交往具有必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正是这种差异性要求教学交往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沟通、理解、交流的技能和技巧,要有彼此间沟通、交流、理解的意愿。没有这种交流、沟通的意愿、技能和技巧,教学交往就无法展开。教学交往中沟通、交流、理解的技能和技巧也就是教学交往活动的规则、规范、权力、利益、角色、态度和情感等。学生把握了这些规则、规范、权力、利益、角色、态度和情感等,就能促进教学交往的多样性,从而使教学交往不断变化、发展和提升。

      以往的教学活动,由于对教学知识授受的工具性理解,教学活动往往无视学生交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交往的相应技能和技巧。有研究表明,多数学生的交往意识淡薄,不会主动寻求机会与人沟通,甚至还会拒绝与人沟通。例如,对于“在某一个问题上与同学观点不同时,你的态度怎样”这个问题,有74.14%的学生选择不作反驳,不愿与人探讨。而当在交往中遇到困难时,能自己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解决并达到理想交往结果的学生也较少。又如,对于“中午放学回家,家里没人,吃不上饭,身上又没钱”这个问题,五六年级的学生居然有42%的人选择“忍着饥饿来上课”。[2]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极度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意识与欲望,以及相应的能使交往活动妥善发展下去的交往技能。交往技能的缺乏,使学生在交往活动中无法取得其预期的理想交往结果,在学生的内心滋生挫败感,最终使学生拒绝与他人交往。虽然培养和提高学生交往意识和能力的途径有很多,但作为占据学生学校生活主要时空的教学是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有效交往的实现需要对学生进行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与技巧的培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