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5-0113-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但是,入学率或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同步提升。相反,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日益构成了教育矛盾的核心问题。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既是社会矛盾的一种助推剂,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均衡点。由此,教育问责自然地被纳入政府公共服务问责的范畴,这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之一。但是如果作更具体的追问,我们必须进一步求解教育问责与政府治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具体关系,也就是需要进一步追问三个问题:针对政府教育问责之主要内容是什么?导致政府教育问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政府教育责任担当或政府治理教育问题的路径选择和具体对策怎样?本文试图求解上述三个问题,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政府教育问责的五个主题 在“十二五”发展期间,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集中怎样的力量办怎样的实事才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后劲?选择怎样的突破口才能真正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加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建设从而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上好学”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供应不足的社会矛盾?如何让“好学校”各具特色、创优质学校的个性品牌?如何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有尊严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如何让我们的青少年学子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人格健全?如何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发展潜能,真正落实“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行动?如何建设“安全、安心、安康”的校园生活环境等等? 我们认为上述诸多的教育问题,可以归纳成以下五类问题。 (一)问责政府的教育质量监测 1.办学质量问题为何屡成社会关注焦点 近年来,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一方面,个别地方接连发生校园暴力、群体事件、精神伤害、甚至自杀他杀等事件,另一方面团中央和教育部近年来的多次调研显示: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思想品德水平、创造性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不同程度地呈现下降态势。此外,学生的成长环境质量状况堪忧,屡屡成为民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 2.教育行政对教育质量状况的全局把握能力不强 我们已经能对工业、农业、金融业、畜牧业、服务业以及生态环境等监控其整体的质量状况,但是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情况,目前我们依然所知甚少。比较清楚的是升学率、毕业率、考试成绩,除此之外,便所知不多了。 3.如何杜绝教育界的浮躁? 浮躁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浮躁+浮夸”曾经给当年的国家造成了“大跃进”等等无法估量的损失。表面上看,教育改革、课程改革、评价改革四处热气腾腾,一派欣欣向荣。但是细心观察,会发现不少人心浮气躁、不少事浅尝辄止。人们对于究竟如何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如何做到“关心每个孩子成长”?如何做到“让学校充满安全感”?如何做到“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如何做到“真正的教育公平”?思考甚少、行动更少! 由于浮躁,我们盲目地高估了本地教育质量;由于浮躁,我们不注重教育细节;由于浮躁,我们不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如果让这种心态蔓延,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教育无小事,教育上一旦出事,便是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的大事,是影响未来一代发展的大事,是影响地区和国家竞争力的大事,因为教育关涉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涉地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周总理说过:“关照小事、成就大事”。作为政府,应当正确引导对教育质量的追求、正确引导对优质教育服务的追求。而教育质量的不断完善、优质教育服务的持续改进,必成于关注细节和关照小事。 (二)政府的教育决策值得反思 1.为什么没有失败的学校? 经济改革大潮中,总是会出现企业的成败结局差异。很多企业成就非凡、历久弥新;也有很多企业曾经叱咤风云三、五年,轰然倒下三、五月。企业成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则是“决策失误”!何以导致决策失误?关键原因在于细节不到位,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但是,我们的疑问在于教育领域,在教育改革大潮中,为什么没有失败的学校?为什么没有失败的教育决策?无论是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学校层面、班级层面、教师层面、家庭层面,实则上到处都存在着失败的例证。 2.似是而非的教育判断和决策 有一种公认的说法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发生”。整体上来看,这种判断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所谓“优质”是什么?不同的学校究竟缺乏怎样的“优质资源”?该如何判断“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因为似是而非,我们针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教育决策常常隐藏着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