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理论界对人的主体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主体概念也被引进教育领域。自此至今,主体、主体性、教育主体、主体教育等词语高频率出现在教育话语中,其合理性似乎无需质疑①。然而,随着人们对工具理性的批判、质疑,“主体退隐”、“主体的黄昏”、“主体死亡”等渐渐成为后现代思想的主题,主体教育内部所存在的张力也凸显出来。其后,尽管交往论、交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认识主体、认识主体教育,其内部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只有在全面了解主体教育、交往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完善教育改革,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认识主体”及“主体教育”的内在张力 (一)理解“认识主体”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揭开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主体化进程,主体的认识能力是其焦点,理性、主动性、独立性、超验性、自我决定性构成主体性内涵。主体也借此确立和规定一切存在,为世界奠基。与此同时,人们把希望的、美好的一切东西都聚集到主体这里,主体不但是知识的而且也是秩序、真理、行为、发展等的根基与承担者。这些观点可从康德到萨特相关的论述中看出,因为:康德的“我”是一种思维活动,而不是一种思维实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其实就是“自我意识”,思维是通向绝对精神的第一步。胡塞尔认为“我思”应是“我思所思之物”,“我思”的“我”则是“先验的自我”、“纯粹的自我”。“我思”也是萨特存在主义的出发点,他认为个人的主观性是哲学的出发点,“我思”是第一真理,并对笛卡尔的“我思”进行了改造。他把“我思”一分为二,改造成“反省前的我思”和“反省的我思”,其结构为反省前的我思——我思——反省的我思,与胡塞尔的纯粹意识形态结构(先验的自我——我思——所思之物)有些相似。简言之,“认识主体”成为近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主题。 (二)理解“主体教育” 主体哲学思想引入我国教育领域后,是对教育的一种启蒙,它为建构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②。在论述主体教育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形成了这样一些“共识”: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对主体性的呼唤就是对人的呼唤,学校教育要培养“真正的”、“大写”的人,就要确立师生是教育中的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阐述,核心点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他方面如教师主体、教育中的主体、教育的主体性、教育的自主权、教育教学目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评价等皆围绕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展开,并逐渐形成了现代人——主体(人)——学生主体——学习主体这一命题链及相关命题话语圈。 从人们对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确认来看,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多数论述者甚至现在仍有一些人是放在认识论的范畴中对主体教育加以认识和把握的③,对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论述也是在把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展开的③。在具体的诠释过程中,人们通常认为:学生是自主的,他们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有权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都是独特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差异性,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是鲜活的、生动的、独立的个体,是不可重复的、不可再造的价值主体。学生是能动的,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自觉、积极和主动的特征。学生的学习具有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它表明学生在学习这一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中具有探索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内在需求和意向。③这样的学生主体与主体哲学中的主体性内涵是一致的,它是自我决定的、独立的、独特的、超越的,是具有先验色彩的自我确认的主体,是把他者客体化凸显自我的主体。 面对我国教育场域中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解与定位,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主体教育所赋予学生的主体性,更多的是针对教育现实中学生被宰治、被工具化现象的一种批判性建构,是应然层面的呼唤,而不是一种实然的呈现。当学生走进学校日常生活,走进主体教育的实际运作中,其内部所存在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进而让我们认识到只是从应然层面进行诉求的局限性。 (三)“主体教育”的内在张力 1.超功利性与功利性之间的张力 所有人都是主体,即不允许相互当作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来利用,这是康德哲学同时也是主体哲学的精髓,把这一根本性原则应用于教育则旨在使人成为人,除此之外,无他。主体哲学视野下的教育追求是超功利的,主体教育是围绕使受教育者“成”“人”而进行的,这也与我国主体教育对学生主体定位的应然诉求相一致。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主体教育内部存在张力,即便是康德的教育思想也是如此。康德给教育规定了四项任务:训导思想、树立高雅的见解、推动文明发展、培养道德情操④P303,以促使学生服从理性成为世界公民④P305。然而,一旦落实到现实中,主体的“真相”就显示出来,因为学校教育实践中不能不受到这样的追问:用谁的思想来训导?树立的是谁的高雅见解?推动的是谁的文明发展?按照谁的道德情操标准培养学生?有没有超越历史的、阶层的、地域的、个体的思想、价值?回答这些问题就意味着对学生能否成为主体——“真正”、“大写”人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