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考试策略研究综述

——五十年回顾

作 者:

作者简介:
胥云、武尊民,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考试策略是受试在考试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的解题步骤和程序,是效度验证的必要证据。纵览国外考试策略研究五十年历史(1958—2009),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研究重点是考试智慧策略,之后研究重心向语言学习者策略和考试掌控策略转移。本文综述了这两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未来考试策略研究应在平衡研究话题、完善考试策略分类和验证研究工具几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进一步促使考试策略研究在考试开发和效度验证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7 期

字号:

      一、引言

      策略能力是弥补语言能力不足而进行的一种补偿行为(Canale & Swain,1980),是交际语言能力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会对考试结果产生一定影响(Bachman,1990; Bachman & Palmer,1996)。考试策略是受试完成考试题目时有意识地选择的解题步骤和过程(Cohen,2006),可以被看做是应用于考试情景的学习策略(Cohen,1994),或者是为完成测试任务而激活的策略(Cohen,1998)。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效度概念的变化,考试过程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受试在考试中采用了哪些考试策略,是否以出题人预期的方式完成试题,这些都成为试题效度验证的证据,对试题设计和考试结果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考试策略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效度验证的必要环节。在我国,高风险考试中考试策略的使用很普遍,但在学术研究领域却几乎是一片空白,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旨在综述过去五十年间(1958—2009)国外考试策略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以期对我国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启示。

      二、考试策略的分类

      考试策略可分为语言学习者策略(language learner strategies)、考试掌控策略(t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和考试智慧策略(test-wiseness strategies)三大类(Cohen,2006),这里笔者以阅读考试为例具体说明三大类考试策略的区别。

      首先,语言学习者策略是指受试调动听、说、读、写、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和技能来完成试题的能力(Cohen,2006),具体到阅读考试中就是阅读策略,例如寻找关键词、快速略读以掌握全文大意,通过语境推测生词意思等。考试掌控策略是指受试能够借助考试形式的某些特点更有效地做出回答的策略,例如在选择题形式的阅读考试中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并寻找答案;根据阅读文章逐个排除与文章意思不符的选项从而得到正确答案;根据背景知识和文章大意进行猜测等(Cohen,2006; Cohen & Upton,2006、 2007)。考试智慧策略则是指受试在做题过程中没有经历一定语言、心理和认知加工过程(Cohen,2006),而是“利用测试形式、特点或测试环境来取得高分的能力”(Millman,Bishop & Ebel,1965:707),例如不读文章直接选择最长或最短的备选项;四个备选项中三个是肯定句,只有一个是否定句则选择此选项;选择一个选项因为该选项与题干相似等。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后两类策略都涉及到利用测试形式和特点得分,也都包括猜测,但差别在于考试掌控策略需要动用语言能力,同时结合测试形式的特点答题,其中的猜测属于基于语言能力的合理猜测(informed guess)。而考试智慧策略中语言能力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是基于语言能力之外的因素进行猜测。所以这种分类法实际是以语言能力在考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为依据划分的,在三类策略中语言能力的作用呈递减趋势。

      从考试效度角度看,三类策略中考试智慧策略对试题效度的影响最大,如果不依靠语言能力就可以得出答案,那么根据考试结果对受试语言能力做出的推论就失去了根据。而语言学习者策略和考试掌控策略会影响到考试是否考到了出题人想考的知识和技能。在试题设计之初,出题人会对受试的做题过程做出假设,但在实际操作中,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受试未必会以试题设计者期待的方式答题(Nevo,1989),受试可能因为正确的原因答错了题或者因为错误的原因答对了题,如果这不是由于个别受试自身原因造成的,而是试题设计特点造成的,出题人就有必须了解受试做题过程,在必要时修改试题设计从而提高考试的效度(Cohen,1998)。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考试策略实际研究中,很少将语言学习者策略和考试掌控策略完全分开研究,因为考试策略本身就是学习策略应用于考试情景的结果,是受试语言能力与试题形式的互动,很难将二者完全分割开来,因此本文将会把这两种策略放在一起讨论。

      三、不同时期考试策略的研究成果

      纵观考试策略研究五十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对智慧策略的构念和影响因素研究的“鼎盛时期”;80年代中后期研究重点从智慧策略转向了学习者策略和考试掌控策略,这一时期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都明显有别于智慧策略研究的“鼎盛时期”。

      1.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研究重点是智慧策略对考试效度的影响,学习者策略和考试掌控策略还没有进入研究视野。这一时期的研究对象多为英语本族语者,但到了这一阶段后期已经开始关注二语学习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以“考试法”为主,即刻意设计泄露答题线索的试题,通过考试考察受试能否通过智慧策略识别正确答案,这些特点都明显区别于8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考试策略研究。这一时期对智慧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构念和影响因素两方面,根据对智慧策略的认识程度又可分为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的初步探索和70至80年代中期认识深入两个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