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1)03-0205-08 孔子的原创性美育思想理论及实践是指孔子首倡的、具有原发性的广义美育观点、主张以及所进行的创造性的美育活动。孔子所提倡并实践的美育主要是广义美育,即通常所谓的大美育,其内容包括高尚思想道德修养、政治艺术美学以及陶冶人们美好心灵的文学艺术等各种表现形式的教育。其教育目的在塑造执政君子的理想人格,追求的是执政君子的人格美、行为善并惠及等级社会的亲和有序。其教育内容与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善良心性的向往、美好生活的憧憬密切相连。虽然今天我们探究的重点在狭义的学校美育,但不能不涉及其与社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相互关联,只有如此,才能更全面、系统、深入地发现并增益美育的意义、价值,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真正实现。 一、对美育内涵、功能的创新性揭示 孔子的原创性美育思想理论及实践形成于春秋末,彰著于战国时期。美的教育是以人的“类”为教育对象,以“成人”(或称“圣人”、“仁人”、“完人”)之美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其美育,在概念内涵、指导思想、精神旨趣、内容选择和实现途径、实施方法手段等方面皆与当时“社会广义”之美的追求和人类主体性美育内容的要求相契合,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法律教育、知识技能教育、军事体育教育、文学艺术教育等培育“成人”美性的一切内容和方式的教育。“美”与广义的文化、艺能相通。对此,既不能以现代美育去衡量彼时的美育,也不能以西方古典美育去审视它。我们今天需要的是弘扬包含广泛的、集注于人的本体全面美化的大美育或广义美育教育传统。 作为在人类历史上发挥重要奠基、塑型作用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空前发展繁荣的时期,学术下移、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审美逐美创造美的重点在人类主体自身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使人美化,以“成人之美”为理想诉求,同时符合时需,达到人类自身成为“仁人”、社会“仁和”的境界。从已发现的历史文化遗存可见,早在远古时期,我国的原始先民对美的追求就十分强烈,对美的艺术化表现形式就极为重视,对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美化艺术化表达功能有极高的估价,甚至将其神秘化,且都与如何把统治者培养成为理想的圣人君子的基本要求紧密相关。孔子的原创性美育理想,既是对三代以来美化政治美学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自身人生经验体悟的理性化提升和创新型建构。 从先秦之际留存下来的文化典籍看,此时人们极其重视文学、美学、艺术的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这种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主要聚焦于高尚完美政治人格的培养上,集中体现为政治功能,对此,儒、道、墨、法及其他诸家无一例外。只是由于各家学者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代表的阶级阶层利益不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起点不一,就文学、美学、艺术对人性化教育作用的褒贬评价各异。在多元评价中,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家认为,文学、美学、艺术提升了人的人格素养,带来了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为育人、立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策;而道家、墨家和法家则或者认为它扭曲了人性,招致社会腐化、伪善、巧诈;或者认为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国富民强相矛盾等等,主张从根本上取消美育,取消文化艺术,或者限制它的发展。总的来说,先秦诸子都强调或夸大文学、美学、艺术的积极或消极社会功能,都将其与人性、物欲关系的认识密切联系在一起,那么,如何使人正确对待物欲关系、人我关系,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以实现理想的社会——天下归仁或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由此而改造人性或恢复人性,以使每个人的欲求按照各自所处的阶级阶层地位得到不同的节制,在放任或克服之间加以规范,便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儒家认为,通过文学、美学、艺术的修养和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按照礼制,过等级差次的社会政治伦理生活,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在等级差序格局下和谐、仁和。道家则认为,只有“绝圣弃智”(《老子·第十九章》)、“无欲无为”,舍弃一切后天人为的加工,使人的本性去掉伪饰巧诈的恶染,还原于自然,人才能成为本真的人,社会才能进入理想的社会,“绝学无忧”(《老子·第十九章》)。与道家相比,儒家强调美育的入世情怀和社会选择性,其美育思想与人类发展规律相契合,这就使以文学、美学、艺术为基本内容,兼具社会政治功能的原创性美育思想理论构建集儒家学者之一身,至今仍有其普遍主义价值。儒家教育思想的宗旨是塑造人的仁者人格和主政君子的政治人格。因此,其原创性美育思想是以政治教育为主干,寄意于圣人、君子、士,乃至于普通自由民通过“大美育”以节欲制情、理政治国,并按社会伦理政治规则与人交往,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此,在美育功能的分析上,强调美育应该发挥“兴、观、群、怨”的文学、艺术和政治教育功能。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首次对美育的功能做了创造性的阐发,强调艺术的,也可以理解为艺术教育的“兴、观、群、怨”功能。在中国古代有关艺术教育功能的认识和分析上,孔子最为杰出,其原创性贡献最大。他在论说诗之具体应用价值时,总体上认为“诗言志”,具体分析时则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总的看来,孔子将赋诗吟诗并不局限于艺术自我欣赏本身,而是扩大到社会政治及对自然界认知的更广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