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师德建设走过了30年迅速发展的历程。促进师德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在师德建设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伦理思潮从诸多方面影响我国的师德建设,其中,尤以道义论、功利论和契约论三种伦理思潮的作用与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三种伦理思潮的碰撞、冲突和交融与国家改革步伐相结合,引发了师德建设的变化和师德建设中新问题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审视师德建设的新视角。 一、道义论在师德建设中的道德践行与新境遇 (一)道义论伦理思想在我国师德建设中的践行 道义论两大支派(德性论和义务论)的伦理学说对我国师德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师德建设像德性论所倡导的一样,要求教师追求和实现道德完美的理想,成为道德上完美的人;另一方面,我国的师德建设像义务论所提倡的一样,引导教师从社会发展、国家兴亡、教育事业的成功与否等视角理解道德的本质,把道德视为从社会整体利益中引申出来的行为规范。具体来说,我国的师德建设从以下两个方面实践着道义论的伦理思想方法。 第一,自觉的责任感。我国的师德建设通过提倡和宣传一定的精神观念,从真理性方面激发教师的理想信念,塑造共同的价值观;使工作要求内化为教师的行为动机和自觉的行动;获取教师在思想认识、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一致性;使教师在内在德性的驱使下,自觉自愿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把履行国家和集体提出的道德规范作为不可推卸的道德义务。正是这种非功利的、非个人的、无条件的绝对命令,体现出道德的伟大和人格的尊严,也体现出责任的崇高和威严。 第二,对道德律的敬重感和行善后的愉悦感。我国的师德建设着力于教师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影响,把教师的工作与崇高的理想、信念、事业心和使命感联系起来,从而使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神圣职责产生一种敬重感;而教师履行职责后产生的愉悦则是道德的愉悦。 (二)道义论伦理思想遭遇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的道德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变化。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师德建设和评判的伦理思想没有变,“应当”的道义论伦理学说仍然指导着我国的师德建设。在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和变化了的教师面前,单一的道义论伦理学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道义论伦理思想指导的师德建设,“很容易将适用于全体的和发展的教师角色的道德期望压到单个教师的一言一行上,从而对教师采用绝对主义的评价标准。”[1]义务论伦理思想所指向的是人的理想完满存在状态,是应然,不是实然。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不可能完全超越于物质利益之上,完全舍利取义。因而,这种道德伦理仅仅具有了一种形式上的至上性。这就是师德建设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道义论伦理思想对丰富的、多元的人性的简单化评价和要求,以及利益和权利因素的缺失,是它在实践中乏力的又一重要原因。在计划经济年代,受到生活大环境的影响,教师工作的神圣性和崇高性被过于夸大和抬高,教师成为不可以言利的人间圣人,其合理的物质需求被无端压制,对教师的激励主要集中在精神激励方面,忽视甚至完全摒弃了物质激励手段。因而,在师德建设中,管理者对教师的价值观、需求特点、人格特征等研究得不够,忽视个体的多层次需要,只考虑社会制约的重要,而没有考虑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倾向;加之,在一些地方,管理者缺乏管理思想,业务素质较差,管理方法简单,管理风格不能随环境而变;这些缺陷使师德建设的效果大受影响。 第三,从教师个人来看,自我渐趋完善,超我适当弱化的心理结构给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的师德建设之所以有效,除了马列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感召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吸引这一原因以外,更深一层的原因是,这种教育与当时教师的心理结构相适应,即发达的“超我”与相对缺乏的“自我”构成独特的心理结构,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节”、“义”等观念的影响,教师的超我人格相对发展,在教师心理内部产生了一种自省、自律的力量,处处以社会是否接纳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主动按照上级、集体的意识去行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轨对教师的心理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济改革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教师“自我”心理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一种‘自我渐趋完善,超我适当弱化’的心理结构逐渐形成”[2]。在这种心理结构下,单一的道义论的伦理思想的教育作用效果日渐式微。 二、功利论对师德建设的强势影响与缺陷 (一)功利论伦理思想在我国师德建设中的发展与影响 功利论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它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要看行为的结果。其基本特征之一是:在行为前权衡、比较、计算利弊得失。在我国的师德建设中,我们从来也没有否认过功利论伦理思想的作用。 功利论伦理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强调了道德与利益结合的合理性,肯定了关注教师正当合理利益需求的必要性。教师的利益需求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教师是知识的加工者,在入职前,他们常常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投入更多的教育成本,因而具有较高的物质需求起点;二是知识加工者的身份使教师有更高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社会的尊重、学生的好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事业的长久效应;三是知识的拥有使教师比一般行业的人员更为理性,他们既关注分配制度、晋升制度、学术氛围、人际关系、办学条件和学校的知名度等眼前利益,更关注终身学习条件及学校发展前景等长远利益。道德与利益结合的合理性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和分析教师的上述多层次需要,正确评判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不断进取、追求成功等行为的道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