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素质教育占据很重要地位,其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就要更新教育思想,诱发创造兴趣,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创设良好氛围,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1554(2000)03—0074—0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那么,何谓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这种思维的目的不是着力寻找陈旧的知识,不是去重踏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是把注意力引向发现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新的理论、新的观点,促进人们向更高、更新、更复杂而广阔的方向开拓前进。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它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适应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家长和教师眼里,分数高低往往是一个孩子是否有出息的标志。因此,孩子经常受到的督促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老师、家长都忽视了对孩子情感、意志、性格、信念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而国外有人曾对一大批智力超常儿童进行长达三十年的追踪研究,在800名被试男生中,对20%成就最大的与20%成就最小的做了比较,发现主要差别是两组人的个性品质不同。前者有自信,有进取心,不屈不挠,后者则缺少这些品质。试想,一个怯懦、缺乏自理能力,稍遇挫折便无所适从的孩子,怎么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第二,教学指导思想陈旧。传统教育重教师,轻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研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灌输多而启发少。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花样翻新,但往往流于形式。教学目标仍只重掌握“学会”,教师想尽办法把知识填塞给学生,课堂上很少有独立思考,发表不同意见的余地,学生只不过按照老师的思路作出预定答案,说不上培养什么创造能力。

      第三,过分重视发展学生的集中性思维。所谓集中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较长时间内从事一类工作,解决一类问题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只要求学生从与教师或教科书相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把思维固定在传统的单一的正确结论上。如果学生仅仅只有这样一种能力,是不可能成为创造性人才的。

      第四,忽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的保护与培养。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往往要求学生考试科目要齐头并进,不要偏科,实际就是要求学生平均发展多,而忽视个性特长的发展。据有关人士调查,中国学生与欧美学生比较,中国学生的笔答能力较强,各学科发展较均衡,而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造力却明显偏弱。这正是传统教育忽视对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结果。

      第五,课堂结构单一化。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重视“第一课堂”过多,而忽视“第二课堂”。学校的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课内,每天重复着“从学校到家庭”的两点一线的模式,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这样,学生的创造力难以充分发展。

      上述现象说明:传统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抛弃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来作为我们国家教育的着眼点,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核心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

      首先,要从改变旧有的教学思想入手,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切实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要领是:①要激发学生发生疑问,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其浓厚的学习兴趣。②教学计划安排与单元活动设计要有充分的弹性。要考虑学生有接受消化的可能,又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还要让学生有时间去解决实验和实际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启发式方法的实施应采取多种形式,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既可通过教师讲授学习,也要通过发现学习法让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教师不要干涉太多,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④教学活动不必拘于公式化,要灵活掌握。

      第二,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创造兴趣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尤其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要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只有具备丰富的表象才不会使想象枯竭。因此,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给予关注,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其次,还可利用教学环节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可以从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入手,也可采取智力游戏的办法来启发学生思维。例如,用几根火柴组成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取走一根火柴,是否能组成6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图形呢?(火柴不能折断,也不能弄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