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德育走向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辩

作 者:

作者简介:
孟利艳,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助教,法学硕士,主要研究德育与青少年问题,新乡 453007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在国内学者关于现代德育与后现代德育主张的矛盾冲突之中,阐明我国德育的走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处理好传统德育和现代德育的关系,批评和继承的关系,我国德育和西方德育的关系,现代德育和后现代德育的关系,沿袭现代性的精神理念并根据自己的文化渊源塑造一种不同的现代性德育模式。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德育要承担社会进程中价值教育的重任。当今德育之所以问题重重,是由于它正处于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价值体系的矛盾对话之中,以及现代性的话语转型与寻求新的德育合法性思潮的拐点之中。我国德育处于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价值体系的矛盾冲突之中,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在这三者之中,最有争议的是现代德育与后现代德育问题。虽然我国的现代化实践还远未完成,但现代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成为超越的对象,而发达国家的话语优先权又使部分中国人生活在后现代语境中,后现代德育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现代德育也因后现代德育的诟病而缩手缩脚,不敢做自我辩解。那么,我们的问题是:我国的德育是否应该或能够超越现代而直接进入后现代?后现代德育在中国是不是不合时宜?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德育现代性?在德育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我们应做出怎样的选择?或者是否应该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本文正是基于以上思考展开的。

      一、德育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误读与争议

      澄清我国德育的走向问题,要充分理解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涵义。按照现代性现象学的阐释,“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这三个概念主要涉及到对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时间框架的确定;“现代化”主要涉及到现代社会整个生活模式的实际变化;“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主要涉及到文化艺术的风格;“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则主要涉及到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导性价值观念[1]。

      目前国内大致有如下三种倾向:一是避开与后现代的比较与讨论,直接论述现代德育或后现代德育,已出版的著作大多数是这种情况。甚至有些论著中将现代德育的主张当作后现代德育的主张,或将后现代德育的主张当作现代德育的主张而加以论述,现代思想与后现代思想相互叠合、不加分辨的现象比较常见。实质上,对德育现代性的讨论,绕不开与后现代的比较与分析。现代德育与后现代德育的主张只有在相互比较之中,才能澄明德育后续的发展路线。二是仅仅从时间维度上来界定现代,从而将现代德育理解为当前的德育形态,仅是从现代的层面理解德育的现代化,缺乏对德育与现代性概念的完全融合。关于现代德育的研究,可以从“时间维度”和“性质维度”两方面来理解。虽然有关德育现代性的研究成果不少,然而表面的喧哗并不能代表本质上的理论匮乏,有些研究成果甚至仅仅是借用“现代化”这一颇具时尚意味的字眼,缺乏对现代化的实质性规定,仅仅是从“时间维度”来理解现代德育。三是有关现代德育与后现代德育的界定模糊,二者相互不同的主张明显叠合。任何有说服力的现代性“理论”都必须认真对待后现代性和现代性的断裂这个假设。对德育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的探讨,必须基于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方面,对现代德育与后现代德育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另一方面,对现代德育与后现代德育进行理论上与操作上的比较,否则只会导致更多的冲突与模糊。虽然关于德育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的研究不乏其著,也不乏其人,然而这些研究多数脱离了以上两点的思考,导致了现代德育与后现代德育主张的叠合,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陷入更多的迷茫与混乱之中。对现代德育、后现代德育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确立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的精神价值取向,铲除后现代观念的消极影响,避免后现代道德及其恶果的生发。在全面审理现代、后现代德育经验与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创新德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接受机制,从而建构一种开放、多元和对话式的德育体系,促进德育的认同和接受。同时,也有助于摆脱当前德育的道德虚无主义,解决德育中价值矛盾和“知行分离”问题,提升德育实效,把青少年从当前的精神危机中解救出来,从而扭转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偏重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现状,重建我国社会的价值根基,促进青少年的德育认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后现代德育危机

      后现代是站在对现代性批判与质疑的立场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现代性、现代主义既有内在的联系,更有本质的区别。从逻辑上讲,后现代话题是由“现代性”问题引发的。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的,后现代其实是现代性未竟事业的延续。以“自我中心、消费主义、碎片化”为特征的缺少道德和审美标准的后现代德育在自我的建构和发展中存在着重重危机。

      1.后现代道德观的虚无性

      后现代主义者的道德话语消解了德育主体和主体行动的意义,也就消解了德育的体系,解构了其存在的意义价值。在行动意义的虚无之中,主体共同参与并制定的道德准则、规范及其相互关联的模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后现代十分关注自我的个体感受,而这必将导致躯体和欲望的极度放任和自由,一向追求感官舒服的后现代主义者把“躯体和欲望”放在首位,这直接导致了婚姻道德、性道德的丧失与混乱。受后现代道德观的影响,人们将丧失对于婚姻的责任并导致性泛滥,性生活将越来越置放于大众的视野中,丧失神秘性,人们的性态度将越来越随便。随着性道德、婚姻道德的沦丧,人们责任感的日渐缺失,家庭道德、友情道德等也受到极大冲击,在后现代的虚无主义侵蚀中日渐消弭。“去中心的”、“陶醉迷狂的”、“一切皆可的”和“不负责任”的后现代主义对当前的学校德育构成了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已经使学校正统教育陷入困境。青少年作为一个尚未形成自我意识中心、自我价值定位与自我道德承担的“无中心的”个体,在信念、意识、伦理、品行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最直接的是青少年,且主要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青少年中的学习落后者、性格偏激者、心理偏执者等弱势群体。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其巨大的穿透力,快速渗透到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中,并以一种虚拟的、不确定的精神幻景笼罩在80后、90后甚至21世纪出生的年轻人身上。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一种社会思潮如果给青少年提供的价值观念体系是高度模糊的、不可表达的和流动不定的,那将是非常可怕的。遗憾的是,后现代主义恰恰就是这样一种令人担忧的思潮。

      2.缺少道德标准的后现代主义

      人本质上是道德的存在,是价值的存在。道德关系蕴含在对价值意义的追求过程当中,无价值的人生本身也是一种价值。现代性否定了这种无价值的人生,后现代性夸大并以这种无价值的人生为其所有精神涵义的全部内容。现代主义尝试以理性取代权威,建立一个更为理性的、公正的和人性的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指出,我们已进入后现代的新纪元,我们的行为不再受到压迫性的和无止境的责任、命令和绝对义务的限制。在后现代中,自我牺牲的信念已不再具有正当性,人们也不愿意去保卫道德价值。后现代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置可否”的道德选择,免除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类行为的道德判断,实际上同时也免除了道德意义。后现代道德消解了道德的高尚性和理想性。人的一切可能的行为无法超出自律和他律两种情形。如果把它们都说成是道德的、那么还有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呢?直接后果是道德与权威的碎片化,道德控制社会的能力直线下滑。缺少合理标准的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原。后现代主义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尤其是当代青少年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意义,导致了90后等新生代群体的道德边界模糊,行为选择标准缺失,最后致使一种规范性的标准不复存在,无所谓好坏,进而使得德育也陷入一种意义虚无的境地中。当我国从整齐划一的计划经济时代转向思想多元的市场经济时代后,因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而导致的迷茫、焦虑等负面情绪都表明了寻求一种社会认同的重要性,一种需要确定性精神的迫切性,正是这种“不确定”的精神思潮,使得90后等新生代群体陷入一种更为焦虑、迷茫的状态,同时也使得德育走向在各种学术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的选择中左右为难,难以取舍。我们需要一种“确定性”,需要在面对多元化的思潮中,做出一致性的并代表我们精神价值理念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