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史空间结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葛红兵,1965年生,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本文从空间的整体性特征出发,研究共时态中文学史团块运动的特殊规律,分析文学史空间维度的构成及各维度刻度选择对文学史研究的深刻意义,确立了文学史空间范畴,并将之上升到文学史观层面。

      一

      空间并不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只是一个让(文学史)时间(人物、事件)在其中流变而本身却不受影响的容器,它更像是一个形态依赖于其中所盛物形状的弹性膜套。文学史空间性状受制于文学史本体的性状,是文学史本体性状的有效表征。文学史空间是自然空间的特殊形式,具有一般空间的自然属性,又具有文学活动的审美属性。

      尽管我认为文学史时间具有审美属性,但是时间具有永恒流动,不可返回,不可静止的属性,它所能承担的审美含量是极为有限的。纯时间属性的审美在质上总是一次性的,它诞生的那一刻也就是消散的那一刻,也因此时间概念是离审美较远的一个范畴。

      而空间不一样,它具有凝固性。在空间范畴中,审美能量不仅不会随自然时间的流动而耗散,相反会得到不断的积淀而在量上积累,质上增强。这种情况在文学史上不乏其例,例如楚文学的积淀。楚文学正是近质的审美质素(浪漫情韵、感伤色彩、传奇风格)在历时性状态中不断叠加强化出来的文学史地域概念,它是同一空间中文学传统得以实现的文学史类型。

      没有对文学史空间范畴的考察我们将只能观测到文学史发展的结果也即现时呈现的文学状况,自然这种“现时呈现的文学状况”是文学史流变过程中新质与旧质不断更替、新陈代谢的结果。就像自然界中高级生物作为进化的结果是包含着低级生物(也即进化的进程性)因素的,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文学流变的现时呈现的状况,即共时态的观察中见出历时的分布样式,但是显然这种“见出”是有限的,非量化的。

      事实上纯粹的时间范畴其实就等于“现时”。质而言之,在纯粹的时间范畴中只有“现时”具有可实现性,因为只有在“现时”中文学史主体才能实现自身,也因此,时间范畴内的文学史解读从质上讲都是共时性的(这也就是审美活动的当下性),这使“一切历史都成为当代史”。

      遗留态历史(文学作品、作家书信、手札、日记等有形的历史资料)在这里成为原生态历史(实际发生过的文学史事件)的“替代者”,遗留态历史在共时性中呈现而原生态历史悄然隐退,这是单纯的时间视野带来的文学史研究的必然现象。过去,我们并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历时性是天赋的,但是历时性并不是文学史时间范畴的天赋属性,而是时空关系的产物,是文学审美活动分层次地以空间方式凝定在时间之中,才使文学史成为可能。

      虽然总体的空间运动除了时间以外没有方向,但它内部却具有方向性,因此它总是可以区分成不同的区块。这是文学史区域观念得以建立的基础。今天的文学史研究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审美质素在历史积淀过程中的空间分布,重视区域间的互动与不平衡,例如现代小说史中的京派小说研究、海派小说研究,然而这种研究依然是初级的,它仅仅是对审美能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的主观体认和由这种体认带来的研究主体对文学史题材域限的选择趋向,基本是经验性的,缺乏深入的追究。这种文学史审美积淀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由一定历史时期文学活动的不均衡性构成的。从宏观上讲,由于经济、政治、社会阶级结构、社会文化结构变化的非连续性非一致性,往往导致不同空间区域文学史星河时代/黑洞时代交替的不同步,致使在同时代条件下文学史时间进入星河时代的区域出现高密度审美积淀,而进入黑洞时代的区域则出现文学审美积淀密度极低的情况(参见拙文《论文学史时间结构》,《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例如唐宋之间中国南部(南唐)出现文学活动高密度区,而同时代中国北部则因战乱频繁文学活动较为贫乏成为低密度区,再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重庆及桂林、上海出现三个文学活动高密区的情况,都可以证实上述认识。这是文学史空间内审美能量分布的不均衡性。

      但是空间又是一个动态系统,在其内部审美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的同时,又具有趋向均匀,不断寻求内部平衡,保持系统稳定的特征。不均衡原则作用下的审美(主要指文学创作)高密度区会形成审美能量的聚集,产生能量高压,而审美低密度区则会形成审美能量的极度耗散,产生能量低压。在这种压力差作用下,为寻求内部能量的均衡,高压区会出现能量输出现象,其外部现象看起来就好像是文学创作繁荣区在扩大或转移。如果一个高压区其审美能量的聚集达到了同时带动几个临界区一同进入文学创作高密状态,并且依然保持能量的不断聚集而不耗散,我们就说文学史宏观空间处于星河时间状态,文学进入繁荣时期。如果一个高能区在能量均衡原则的支配下,其高密文学创作外移或耗散却又并未带动新的高能区的出现,那么我们就说文学史宏观空间处于黑洞时间状态。在这一状态,文学史运动能量萎缩,就仿佛是被无形的黑洞吸纳了一样,这时文学创作主体的整体水平降低,文学作品审美水准也降低了,整个文学发展处于萧条状态。典型的事例就是中国文革文学。17年文学积淀起来的创作经验在这一段没有得到增强却反而耗散了,文革中有些较好的作品非但没有因审美能量较高而出现推广其审美经验,扩大其影响的情况,相反遭到压制而处于被打击或干脆处于秘密文学、地下文学的状态,这种审美能量耗散的一般状况构成了文革文学的历史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