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文学、先锋批评在当代

作 者:
杨扬 

作者简介:
杨扬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东方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引子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现象之一,是先锋文学、先锋批评最终形成。研究者在论及中国大陆的先锋文学、先锋批评与当代意识形态的关系时,总以为它们之间是一种对抗关系。有些评论者对先锋文学、先锋批评除抱有同情之外,还对此寄予期望,以为先锋文学、先锋批评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批判因素,逐渐削弱当代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控制。在我看来,先锋文学、先锋批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很少与当代意识形态发生尖锐冲突,从未遭受过禁锢的厄运。相反,在广播电视等宣传部门,先锋文学、先锋批评却可以不受阻碍地畅行。这些现象,多多少少能够让我们注意到中国的先锋文学、先锋批评与当代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但我们的确很少能够见到在先锋文学、先锋批评与当代意识形态关系的问题上,有较为深刻的批评文章。即便有个别文章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也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所纠缠,譬如讨论什么中国是否需要先锋派,中国先锋文学接受了哪些外来影响,或是中国先锋文学、先锋批评的本土性在哪些方面构成了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差异,等等。

      事实上,中国的先锋作家、先锋批评家哪有什么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不要说他们对西方后现代文化是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迄今仍是一个有待证实的问题,就是从他们的创作及批评来说,又何曾受到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约束呢?如果一定要说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先锋批评有什么联系的话,我想主要还是借助“后现代”这一名称,而使先锋文学、先锋批评在中国大陆变得名正言顺起来。也因为有了这种后现代的来头,结果许多评论者放弃了对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先锋批评自身内容的研究,而要去补什么后现代主义理论这一课,这就使得不少评论更是离题万里。

      “先锋”的概念

      “先锋”一词,取义于西方先锋派,但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主要指八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某种文学现象。先锋文学、先锋批评尽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还缺乏一个非常明确的理论界定,但从目前人们经常提到的作家作品及评论家的评论文章看,大体还是有一个范围。所谓先锋文学,是指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一批青年作家的创作。这批作家包括苏童、余华、孙甘露等,他们年龄相仿,大都在三十岁左右,并且都生活在南方。至于先锋批评,是以阐释上述作家作品为主,鼓吹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批评。先锋批评家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京,生活于学院。虽然他们喜欢谈论文化边缘问题,但从文化位置上判断,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处于文化边缘状态。在论及先锋文学、先锋批评与当代意识形态关系时,我以为有两个问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一,是“先锋文学”概念的由来;第二,是先锋批评家为什么要用“后现代”来指称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文化现象。

      有关“先锋文学”的由来问题,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指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一批青年作家的创作。陈晓明先生在给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先锋小说精选》所作的序中,认为1987年是中国先锋文学的历史纪元,因为在1987年末,上海的《收获》杂志在第五、第六期连续发表了苏童、余华、孙甘露等人的作品。这种划分从时间上看,并没有多少问题,但应该进一步说明的是,在1987年,这批年轻的南方作家头脑中没有强烈的“先锋文学”的意识,而且他们也没有将自己的创作从新时期文学中分离出来的要求,当然,更没有将自己的创作与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在当时的评论家眼里,这批南方作家的创作延续了新时期以来文学形式上的探索,并从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中直接获得滋养。我以为,当时评论家的这种判断是有事实依据的。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对文学形式的探索,始终没有中断过,而且成效越来越显著。最初是“意识流”小说的探索,从马原开始,小说形式的探索才与作家的个人经验结合到一起。在他那一组以西藏为背景的小说中,马原展示了一个汉人初到西藏时的陌生感受。这种感受,通过小说叙述手法的变化,非常巧妙地传递出来。马原用自己的创作,为新时期小说叙述变革开辟了巨大的思想空间,后来的许多年轻作家,正是从马原身上,直接感受到创造的灵感。在马原之后,便有了苏童、余华、孙甘露等人的创作。他们年轻而聪明,创作时全然没有马原那份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他们能够将马原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才创造出来的叙述风格,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在苏童笔下,叙述的连贯性和对故事情节有节制的控制,真正使小说呈现出优美的姿态。

      在这批南方作家的创作成长过程中,理论上不断给他们以支持和帮助的,是当时以上海为代表的一批南方批评家。如批评家李劼和吴亮。他们与上述作家个人之间有直接交往。在马原的创作国内评论界无人反应之时,李劼发表许多评论,积极予以鼓吹和肯定〔1 〕,对予尚未登上文坛的一批南方作家,则竭力予以推荐。吴亮发表《向先锋派致敬》的文章,推动这批作家向小说文体更为精致的写作方向发展〔2〕。通过与南方批评家的个人交往, 这批新小说家们不仅获得了自信,而且文体方面的意识也在他们头脑中坚固起来。这一时期是苏童、余华等人创作激情最饱满,优秀之作纷呈的时期。现在评论界所公认的先锋作家最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几乎都在这一时期写就。这一时期,在南方批评家笔下,尽管开始出现“先锋”或“先锋派”等字句,但他们很少表示出要用“先锋文学”来划分出一个与八十年代文学相对立的文学时代,当然更不用说倡导什么后现代主义了。将这批南方作家的创作界定为“先锋文学”,那是后来鼓吹后现代主义的先锋批评家们追加上去的。

相关文章: